糖友饮食,最重要的就是均衡,这里有24个饮食小tip

对于1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在使用本指南指导饮食的同时,还应向专业的营养医师或营养师咨询,寻求个体化的营养治疗帮助。

1.科学饮食,规律运动,培养良好生活方式

科学饮食是所有类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在控制总能量的前提下调整饮食结构,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并达到平稳控糖、降低血糖波动、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目的。

2.保持健康体重,预防肥胖和消瘦

吃动平衡是指能量的摄入与能量的消耗保持平衡状态。吃动平衡既是维持健康体重的重要因素,也是调节和控制血糖的重要因素。

能量的摄入大于能量的消耗,短期可能导致血糖的升高,长久则会引起超重和肥胖,导致胰岛素抵抗,使血糖更加难以控制。反之,能量的摄入小于能量的消耗,则会导致体重下降甚至消瘦及营养不良的发生。

消瘦与营养不良也是影响糖尿病患者预后的不利因素,低体重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全因死亡率显著增高。

3.监测血糖,合理用药,预防低血糖发生

应先确定饮食治疗方案,积极实施饮食配餐、吃动平衡,以利血糖调节。当饮食治疗和运动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时应及时采用药物治疗或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实施血糖监测可以更好的掌控患者自身的血糖变化,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对饮食、运动以及合理用药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可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改善患者治疗状况。

4.主食定量,按需摄入

5.全谷物、杂豆类宜占主食摄入量的三分之一

随机对照研究显示,用50g或100g燕麦分别代替部分谷物主食可显著降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HbA1c、甘油三酯、胆固醇以及体重。

每日摄入2餐糯糙米(glutinousbrownrice)有助于降低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HbA1c和甘油三脂水平,并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利于控制体重。与单纯摄入白米饭相比,分别用斑豆、黑豆或红腰豆替换三分之一的白米饭后,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水平。

6.提倡选择低GI主食

在选择主食时,可参考血糖指数(glycemicindex,GI)与血糖负荷(glycemicload,GL)两个参数。提倡选择低GI的主食(主要指全谷、杂豆等,当然也与加工或烹调方法有关,作者注)。

7.餐餐有新鲜蔬菜,烹调方法要得当

8.每日蔬菜摄入量500g左右,深色蔬菜占1/2以上

糖尿病患者的每日蔬菜摄入量不应低于健康成年人,每日蔬菜摄入量不宜低于500g。蔬菜摄入量≥200g/d的糖尿病患者的HbA1c、血清甘油三酯以及腰围均显著低于摄入量低于100g/d的患者。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绿色蔬菜摄入量的增加,患者的HbA1c水平也呈下降趋势,每日绿色蔬菜摄入量≥70g的糖尿病患者的HbA1c显著低于每日绿色蔬菜摄入量小于50g的患者。

9.两餐之间适量选择水果,以低GI水果为宜

10.常吃鱼、禽,适量吃畜肉,减少肥肉摄入

11.少吃烟熏、烘烤、腌制等加工肉类制品

12.每天不超过一只鸡蛋

每天吃1~2个鸡蛋对2型糖尿病患者胆固醇、甘油三酯、HDL-C、LDL-C及血糖水平没有显著影响;但与从不吃鸡蛋或每周少于一只鸡蛋者相比,每天超过1个鸡蛋会增加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13.每日300ml液态奶或相当量奶制品

14.重视大豆及其制品的摄入

Meta分析结果显示每日豆制品摄入量占蛋白质摄入总量35%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HbA1c及空腹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每日摄入20g以上大豆及其制品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LDL-C水平显著下降,HDL-C水平显著升高。

15.零食加餐可适量选择坚果

研究显示,在摄入白面包的同时搭配混合坚果(开心果、扁桃仁、核桃等六种坚果等比例混合)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反应。与等能量对照组相比,每日膳食中包含50~56g坚果有助于降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HbA1c水平、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降低冠心病发病风险。

应将奶类、豆类、坚果类纳入到2型糖尿病患者的每日饮食中,每日摄入相当于液态奶250~300ml的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坚果类30~50g。零食加餐可选择开心果、扁桃仁等坚果。

16.烹调注意少油少盐

每日烹调油使用量宜控制在30g以内。食盐用量每日不宜超过6g。

17.足量饮用白开水,也可适量饮用淡茶或咖啡

饮用茶和咖啡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包括降低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减少糖尿病患者的总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等。

18.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

酒精会增加口服磺脲类药物的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对于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酒精可能会掩盖低血糖症状,促进酮体生成。过量饮酒还会增加肝损伤、痛风、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发生的风险。

19.定时定量进餐,餐次安排视病情而定

定时定量进餐,有助于糖尿病患者寻找自身餐后血糖变化规律。在等能量等膳食结构的前提下,少量多餐能够显著降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波动,有助于预防餐后高血糖及餐间低血糖的发生。

20.控制进餐速度,细嚼慢咽

咀嚼次数会影响富含碳水化合物食物的血糖指数,与咀嚼15次相比,咀嚼30次所测得的大米的血糖指数更高。摄入同样食物,细嚼慢咽(一口饭咀嚼40下与咀嚼15下相比)会促进富含碳水化合物食物的消化吸收,餐后血糖在15min之内快速升高,但是随后血糖趋于平稳,与咀嚼15下没有显著性差异。

但细嚼慢咽可能有助于患者减少进食量。在超重和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所进行的随机交叉研究结果显示,减慢进餐速度可以增加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scales,VAS)评估的的饱腹感,降低饥饿感。

21.调整进餐顺序,养成先吃蔬菜、最后吃主食的习惯

按照蔬菜-肉类-主食的顺序进餐,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短期和长期血糖控制。在糖尿病患者中所进行的干预研究显示与先吃主食后吃蔬菜(500g/d)/荤菜的进餐顺序相比,先吃蔬菜/荤菜后吃主食,其餐后血糖、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

进一步研究显示,按照蔬菜-荤菜-主食的顺序进餐可降低餐后血糖波动。长期坚持,还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及HbA1c水平显著降低。

22.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糖尿病的有效控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糖尿病自我管理主要包括饮食控制、规律锻炼、遵医嘱用药、监测血糖、足部护理以及高低血糖预防和处理六方面的自我管理行为。

23.定期监测血糖,预防低血糖发生

根据需要有目的地进行血糖监测,可以帮助了解饮食、运动和药物对血糖的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治疗方案。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要注意预防低血糖发生,低血糖可导致不适甚至致命,要注重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THE END
1.卫生保狡学育儿,预防肥胖——巢湖市中心幼儿园预防肥胖知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身边超重、肥胖的孩子越来越多!营养物质极大丰富,幼儿膳食结构的改变,加之不科学的育儿喂养方式,使幼儿肥胖发生率逐渐增加。肥胖会给幼儿的身体、心理造成诸多的危害。 肥胖儿的判断标准 判断一个孩子是不是肥胖以及肥胖的程度,我们可以用肥胖度来衡量。 https://www.meipian.cn/4y5n219c
2.肥胖症患者如何科学减重增加热量消耗/提高运动量运动是治疗和预防肥胖的关键方法之一,研究表明,规律的运动不仅能够促进脂肪燃烧,还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和力量水平,并改善人体综合健康。 饮食和运动疗法 【饮食疗法】 以低能量、低脂、适量蛋白饮食,限制热量摄入、长期平衡膳食、个体化为饮食原则。 http://cnvsj.cn/article?id=1432889502950494210
3.预防肥胖,从合理饮食开始,营养管理新视角合理饮食是预防肥胖的关键。合理的饮食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控制体重,还能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增强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为您带来启发: 1. 均衡膳食: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脉购健康管理系统)、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蛋白质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选择优质蛋白来源,如鱼、肉、蛋、http://www.maigoucrm.com/v3/news/detail.aspx?id=443005
4.小儿肥胖症怎么预防专家文章小儿肥胖症最好之法是提高小儿健康意识,积极采取行动预防。预防之时,要从小培养良好饮食、生活习惯等,例如:在婴儿期就要采用母乳喂养的形式,小儿进餐时间固定;幼儿期要均衡自己的饮食,膳食要注意多样化,实施粗细搭配形式,最好在荤素上搭配,多吃蛋白质、维生素高之类的食物,也不可挑食,小儿多到户外运动、散步、玩游戏https://www.bohe.cn/article/view/190432.html
5.论肥胖与营养膳食的关系4、适当运动还会引起食欲的下降、减少瘦体组织丧失等。如果你每周安排踢足球、散步或游泳等适当有规律的运动,不但使你的形体健美,还可以预防肥胖的发生。 合理膳食对各种营养素的要求 1、人体每天所进谷类食品的数量应与热能需要相适应,最好粗粮和细粮搭配,多样粮食混合食用。一般每天约进谷类食品200g~300g。 https://www.360doc.cn/mip/184827778.html
6.有关降饮食拒绝肥胖的手抄报降饮食手抄报知营养会运动防肥胖促健康手抄报简单 控制肥胖手抄报 科学饮食预防肥胖手抄报 饮食安全手抄报 注意膳食营养预防肥胖手抄报画法预防肥胖手抄报内容文字怎么写 知营养会运动防肥胖促健康手抄报简单 预防肥胖手抄报防止青少年肥胖合理膳食黑白线稿电子小报小学生 注意营养预防肥胖苹果word手抄报 https://www.puchedu.cn/shouchaobao/3291036.html
7.壹生资讯而对于超重/肥胖儿童,不管是否进行膳食控制,都应将运动作为体质量管理的一部分。除足量适当的日常身体活动外,限制久坐和屏幕时间也是预防肥胖的有效手段,学龄前儿童静坐时间每天应不超过1h,学龄儿童不超过2h。 肥胖的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 ★营养干预 营养干预是生活方式干预的核心。营养干预的核心原则是基于能量的精准https://www.cmtopdr.com/post/detail/c8c61df0-a2ec-4b13-bd89-43c7a8d203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