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食品卫生学C》教学大纲

【教学重点】植物化学物的分类及生物学作用。

【教学难点】各类植物化学物具体生物学作用。

【教学方案设计】

以番茄红素的功用导入新课,通过分析各类植物化学物的生理功能,引申出植物化学物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讨论、翻转课堂。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板书及移动互联网。

第三章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总学时】4学时

【学时分配】讲课(含研讨)4学时/实践0学时

【目的要求】

知识传授:记忆食物营养价值的定义、评价指标及意义;记忆谷类食品的营养成分,大豆的营养成分和非营养成分。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特点;理解食物营养价值的影响因素;应用食物成分表评价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能力提升:分析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指导人群合理膳食。

价值引领:帮助学生熟悉各类食物的营养特点和保存方法,节约粮食,珍惜食物。

【教学内容】

第一节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及意义

1.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指标:①营养素的种类及含量;②营养素质量;③营养素在加工烹调中的变化;④食物抗氧化能力;⑤食物血糖生成指数;⑥食物中的抗营养因子。

2.食物营养价值的意义。

第二节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谷类、薯类、杂豆类、大豆及其制品、蔬菜水果类、畜禽水产品类、乳及乳制品、蛋类及其制品和坚果类的营养价值特点。谷类食品营养成分、大豆的营养成分和非营养成分。

第三节食物营养价值的影响因素

1.加工对食物营养价值的影响,包括谷类加工、豆类加工、蔬菜水果类加工和畜禽鱼类加工。

2.烹调对食物营养价值的影响,包括谷类烹调、畜禽鱼蛋类烹调和蔬菜烹调。

3.保藏对食物营养价值的影响,包括谷类保藏、蔬果保藏和动物性食品保藏。

第四节食物成分数据库

食物数据库研究的基本原则、食物成分表的结构和应用。

【教学重点】食物营养价值的评定,谷类和大豆的营养价值,大豆的抗营养因素。

【教学难点】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评定。

以色彩多样的食物导入新课,通过分析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引申出食物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对分易平台、雨课堂和智慧树平台。

第四章特殊人群营养

【总学时】6学时

【学时分配】讲课(含研讨)6学时/实践0学时

知识传授:记忆特殊人群的膳食原则。记忆营养不良对母体和胎儿的影响。记忆母乳喂养的优点及辅食添加的原则。理解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应用不同的膳食原则进行合理膳食搭配。

能力提升:分析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指导不同人群的合理膳食。

价值引领:让学生认识不同人群的合理膳食对健康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人生健康观。根据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采取合理的营养干预,在特殊人群干预中培养学生责任担当。

第一节孕妇和乳母的营养与膳食

1.妊娠期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妊娠期营养对母体和胎儿的影响,妊娠期的合理膳食原则。

2.哺乳期的生理特点,哺乳对母亲健康的影响,哺乳期的营养需求和哺乳期的合理膳食原则。

第二节特殊年龄人群的营养与膳食

1.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婴幼儿的营养需要,婴幼儿喂养的方式包括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母乳喂养的优点和婴幼儿喂养指南。

2.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点、营养需要和学龄前儿童的合理膳食原则。

3.学龄儿童的生理特点、营养需要和合理膳食原则。

4.青少年的生理特点、营养需要和合理膳食原则。

5.老年人的生理代谢特点、营养需要和合理膳食原则。

【教学重点】孕妇和乳母的营养需求与膳食原则,母乳喂养的优点。

【教学难点】孕期营养不良对母体和胎儿的影响。

以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导入新课,通过分析不同人群营养需要,引申出不同生理阶段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翻转课堂、PBL、CBL。

第五章公共营养

【总学时】11学时

【学时分配】讲课(含研讨)6学时/实践5学时

知识传授:记忆膳食结构和膳食指南,营养调查的内容和评价,营养监测的内容,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的原则,营养教育的定义和主要内容,食品营养强化的目的和食品营养标签的阅读。理解不同膳食调查方法的优点和缺点。理解食谱编制的步骤和改进、慢性病干预的措施。应用营养学知识能阅读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制定食谱。

能力提升:针对不同人群编制食谱,对不同慢性病制定合理的膳食干预,能够准确阅读食品标签的内涵。

价值引领:分析人群的营养健康状况,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养成实事求是、辩证思维、用于探索的科研态度。

第一节概述

公共营养的定义、特点和工作内容。

第二节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制定

1.确定膳食营养素生理需要量的方法,制定的基本原则包括询证营养的原则、风险评估的原则。

2.制定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方法,包括制定营养素平均需要量的方法、制定推荐摄入量的方法、制定成人适宜摄入量的方法、制定可耐受最高摄入量的方法和确定预防慢性病营养素摄入量的方法。

第三节膳食结构和膳食指南

1.膳食结构和膳食指南的定义,膳食结构模式包括东方膳食结构、经济发达国家膳食结构、日本型膳食结构和地中海膳食结构,我国的膳食结构和应采取的措施。

2.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的原则:①食物多样,合理搭配;②吃动平衡,健康体重;③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④适量吃鱼、禽、蛋、瘦肉;⑤少盐少油,控糖限酒;⑥规律进餐,足量饮水;⑦会烹会选,会看标签;⑧公筷分餐,杜绝浪费。

3.中国居民膳食宝塔和应用。

第四节营养调查和评价

第五节营养监测

1.营养监测的定义、目的、特点和内容。

2.营养监测系统,营养监测的工作程序。

第六节营养改善措施

1.营养教育的定义、目的和主要内容,开展营养教育的步骤和方法。

2.营养配餐的定义和依据,食谱制定原则,慢性病的营养干预,食品营养强化与新食品原料的开发。

3.食品标签的阅读,营养立法与营养改善工作的管理办法。

【教学重点】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概念,居民营养状况调查的方法。

【教学难点】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概念及应用。

复习不同人群的合理膳食原则,引出一般人群的膳食指南,对比分析世界四大膳食结构模式。

教学方法:LBL、任务驱动教学。

知识传授:记忆肥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和痛风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理解营养和食物与肥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痛风的关系,明确各种慢性病的营养防治措施;应用营养学知识对不同慢病患肢编制相应的食谱和制定营养干预方案。

能力提升:针对不同慢性病人制定营养防治措施,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第一节营养与肥胖

1.肥胖的分类、诊断方法,肥胖对健康的影响包括对儿童的健康危害和对成年人的健康危害。

2.生命早期营养、膳食能量过剩、宏量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对肥胖的影响,全谷物、薯类、蔬菜水果、畜肉、大豆及制品对肥胖的影响。

3.肥胖的营养防治包括控制总能量的摄入、调整膳食模式和营养素的摄入、增加体力活动。

第二节营养与糖尿病

1.糖尿病的定义、流行状况、临床表现、诊断标准。

2.营养素与糖尿病的关系,食物与糖尿病的关系,糖尿病的营养防治原则包括健康教育、营养治疗、合理运动、自我监测。

第三节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动脉粥样硬化的定义、流行状况和危险因素。

2.脂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食物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3.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营养防治包括限制总能力摄入保持理想体重、限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提高植物性蛋白的摄入、摄入充足的膳食纤维、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饮食清淡少盐限酒、适当多吃富含植物化学物的食品。

第四节营养与高血压

1.高血压的定义、诊断标准、流行现状、危险因素。

2.超重和肥胖、高钠低钾低钙低镁与高血压的关系,食物与高血压的关系。

3.高血压的营养防治原则包括控制体重、限制钠盐摄入量、增加钾钙镁的摄入量、减少膳食脂肪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限制饮酒、克服不良的饮食习惯。

第五节营养与痛风

1.痛风的定义、发病机制、流行现状、临床表现和危险因素。

2.营养、食物与痛风的关系,痛风的营养防治原则包括控制能量摄入、低脂肪低蛋白饮食、低盐膳食、增加蔬菜摄入、低嘌呤膳食、保证足量饮水、限酒。

【教学重点】肥胖、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的营养防治原则。

【教学难点】糖尿病的营养防治。

以慢性病案例导入新课,分析慢性病的发病危险因素,着重营养防治促进疾病康复。

教学方法:LBL、CBL、双案导学。

第九章食品污染及其预防

知识传授:记忆食品污染的定义、分类,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食品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食品的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理解食品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物理性污染的原因,食品腐败变质的过程;应用食品卫生学知识对食品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物理性污染制定预防措施。

能力提升:能够运用食品卫生学知识预防和处理食品安全问题和食品污染问题。

价值引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提高健康意识;通过安徽阜阳空壳奶粉事件和湖南郴州特医奶粉事件的反思,通过食品安全法,培养学生制度自信,博爱精神。

第一节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

3.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和条件,食品腐败变质的化学过程和鉴定指标,包括感官鉴定、物理指标、化学鉴定和卫生物检验,食品腐败变质的卫生学意义和处理原则,食品的化学保藏、低温保藏、加热杀菌保藏、干燥脱水保藏和食品辐照保藏。

第二节食品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

1.农药和兽药的残留及其预防,有毒金属污染及其预防。

第三节食品的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

食品的放射性污染及其预防

【教学重点】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指标;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措施。

【教学难点】黄曲霉素对食品的污染及预防措施。

以目前食品卫生问题的实例导入新课,分析食品污染的因素,引申出食品污染的防治措施。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讨论。

第十章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

【总学时】2学时

【学时分配】讲课(含研讨)2学时/实践0学时

知识传授:记忆食品添加剂的定义、种类和适用要求。分析各种食品添加剂的特点和应用范围;理解食品添加剂添加的目的。

能力提升:明确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

价值引领:通过食品添加剂知识的学习,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第一节食品添加剂概述

1.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分类和适用的原则。

2.我国食品添加剂的卫生管理,国际上对食品添加剂的卫生管理。

第二节各类食品添加剂

酸度调节剂、抗氧化剂、漂白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防腐剂和甜味剂的定义、种类和适用范围。

【教学重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使用要求及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卫生管理。

【教学难点】FAO/WHO对食品添加剂安全性基础上的分类。

以食品营养标签上的各类食品添加剂导入新课,分析不同食品添加食品添加剂的目的,引申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安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第十一章各类食品卫生及其管理

【总学时】3学时

【学时分配】讲课(含研讨)3学时/实践0学时

知识传授:记忆各类食品的主要卫生学问题;记忆肉类腐败变质的过程;记忆常见人畜共患传染病及处理。理解各类食品污染的原因。应用所学各类食品的卫生管理的知识预防食品污染。

能力提升:能够合理运用食品安全、卫生管理的知识进行食品卫生评价和管理。

价值引领: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饮食生活习惯。

第一节粮豆、蔬菜、水果的卫生及管理

1.粮豆的卫生问题包括真菌及其毒素的污染、农药残留、其他有害化学物的污染、仓储害虫等,粮豆和粮豆制品的卫生管理。

2.蔬菜、水果的主要卫生问题包括细菌及寄生虫的污染、有害化学物的污染,蔬菜水果的卫生管理。

第二节畜、禽、鱼类食品的卫生及管理

1.肉类的腐败变质包括僵直、后熟、自溶和腐败四个阶段,肉类屠宰场所、原料、屠宰过程、运输销售的卫生要求,肉制品的卫生及其管理。

2.禽肉的两类微生物污染,禽肉的卫生检验要求,蛋类的卫生及管理。

3.鱼类的主要卫生学问题包括重金属污染、农药污染、病原微生物污染、寄生虫污染和腐败变质,鱼类养殖环境、保鲜、运输销售和鱼类制品的卫生要求。

第三节乳及乳制品的卫生及管理

1.生乳的微生物污染、化学性污染、掺伪。

2.乳畜、挤乳的卫生要求,病畜乳的处理原则,乳类储存、运输、乳品加工厂的卫生要求,乳类的消毒和灭菌的方法。

3.乳制品巴氏杀菌乳、灭菌乳、发酵乳、乳粉、乳清粉、炼乳、奶油和干酪的卫生管理。

第四节食用油脂的卫生及管理

1.食用油脂的制取、精炼、深加工。

2.油脂酸败的定义、原因,评价油脂酸败的指标包括酸价、过氧化值、羰基价和丙二醛,防治油脂酸败的措施,食用油脂污染和天然存在的有害物质。

3.食用油脂原辅材料、生产过程、成品检验包装、储存运输销售和产品追溯与撤回的卫生要求。

第五节罐头食品的卫生及管理

罐头食品的分类,罐头食品加工过程杀菌公式的含义,物理性胖听、化学性胖听、生物性胖听、平酸腐败的定义及意义。

第六节饮料酒的卫生及管理

1.饮料酒的生产特点及分类。

2.蒸馏酒与配制酒的卫生问题包括甲醇、杂醇油、醛类、氰化物、铅和锰,发酵酒的卫生问题包括展青霉素、二氧化硫、微生物污染等。

第八节保健食品的卫生及管理

保健食品的定义、分类、监督和管理,保健食品的特征包括保健食品属于食品、不是药物、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

第九节转基因食品的卫生及管理

1.转基因食品的定义、分类,分类包括①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产品;②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直接加工品;③以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以其直接加工品为原料生产的食品。

2.转基因食品存在的卫生学问题包括可能引起人体过敏反应、可能使感染人类的细菌产生抗药性、使食物营养成分改变、产生毒性作用。

3.转基因食品的法律法规。

第十节其他食品的卫生及管理

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定义、等级和标识。

【教学重点】肉类食品、饮料酒、食用油脂的卫生要求,病畜肉卫生鉴定与处理。

【教学难点】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的区别与联系。

以食品安全案例导入新课,分析各类食品的卫生问题,引申出各类食品的卫生管理。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双案教学。

第十二章食源性疾病及其预防

【总学时】9学时

【学时分配】讲课(含研讨)6学时/实践3学时

知识传授:记忆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食物过敏、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定义、分类、流行现状、临床表现和防治原则。分析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区别和联系,比较细菌性食物中毒和非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区别。理解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的原则。

第一节食源性疾病

1.食源性疾病的概念,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因素有生物性因素、化学性因素和物理性因素,食源性疾病的流行情况和监测。

2.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定义,包括炭疽、鼻疽、口蹄疫、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疯牛病、猪链球菌病、禽流感、猪水泡病、猪瘟、猪丹毒、猪出血性败血症及病畜肉的处理原则。

3.食物过敏的定义、流行病学特征、常见过敏食物、防止措施和处理原则。

4.食物中毒定义、发病特点、流行病学特点。

第二节细菌性食物中毒

1.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分类包括感染性、毒素性和混合型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原则。

2.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李斯特菌食物中毒、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变形杆菌食物中毒、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肉毒梭菌食物中毒、志贺氏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特点、流行病学特点、中毒机制、临床表现和防治原则。

第三节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

1.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

2.赤霉病麦中毒、霉变甘蔗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中毒症状及处理、治疗和防止措施。

第四节有毒动植物中毒

1.有毒动植物中毒的发病特点。

第五节化学性食物中毒

1.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

2.亚硝酸盐中毒、砷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理化特性、引起中毒的原因、流行病学特点、毒性及中毒症状、急救与治疗、预防措施。

第六节食物中毒调查处理

2.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的组织协调和经常性准备,包括明确职责建立协调机制,保障金费和所需物资设备。

3.食物中毒的报告制度,食物中毒诊断及技术处理,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程序与方法,食物中毒事件的控制和处理。

【教学重点】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的关系;常见的细菌性、真菌毒素、有毒动植物及化学性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预防要点及常见污染食品。

【教学难点】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的区别与联系。

以食物中毒案例导入新课,分析各类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引申出各类食物中毒的防治措施。

教学方法:CBL、角色转换、双案教学。

第十三章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和控制

【总学时】1学时

【学时分配】讲课(含研讨)1学时/实践0学时

知识传授:记忆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步骤。理解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营养毒理学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应用食品安全风险分析评估食品存在的风险性。

能力提升:能够分析和评定食品安全风险高低,为危害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价值引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作风,科学分析食品安全风险,树立健康观。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对受试物的要求,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内容,不同受试物毒性试验的原则,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目的和结果判定,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第二节营养毒理学

营养毒理学概述,营养素的不良健康效应,营养素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及其

制定,营养素/营养过程与外源化学物的相互作用,营养素/食物的风险-收益评估。

第三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概述,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法和内容,国内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

第四节食品安全风险分析

食品风险分析是对引起不良后果的事件进行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过程。风险评估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风险特征描述。

【教学重点】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步骤。

【教学难点】食品风险评估。

以实际案例导入新课,开展食品风险性评估。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CBL。

第十四章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知识传授:记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食品安全标准、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的定义,记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原则和内容。理解食品安全法律和条例;应用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制定的标准评判食品的质量。

能力提升:能够制定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的制定。

价值引领: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依法办事的能力和科学素养。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定义,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第二节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1.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包括食品安全法律、食品安全法规、食品安全规章、食品安全标准、其他规范性文件。

2.食品安全法调整的法律关系,食品安全法律规范。

第三节食品安全标准

1.食品安全标准的概念、性质和意义,食品安全标准的分类。

2.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依据、主要技术指标,国际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概况。

3.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的制定包括确定动物最大无作用剂量、确定人体可耐受摄入量、确定每日总膳食中的允许含量、确定每种食物中的最大允许量、制定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标准。

第四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原则和内容

1.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原则包括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

2.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内容,良好生产规范的定义、目标、基本内容,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的定义、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

3.食品经营的监督管理、餐饮服务的监督管理和食用农产品的监督管理。

【教学重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内容,食品安全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食品中有毒物质限量标准的制定步骤。

【教学难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的内容及应用。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讨论、任务驱动教学。

六、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序号

实践(实验)项目

学时

实验类型

实验要求

1

食谱编制

2

设计性

记忆一日食谱的制定方法及利用食物交换份法进行膳食计算

食谱评价与调整

3

记忆食谱评价的标准,学会调整食谱。

食物中毒病案讨论

综合性

记忆食物中毒的概念、发生原因,调查处理的原则和步骤;理解食物中毒的类型,发病特点,临床表现,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及防治处理原则

七、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为考试课,考核采用形成性评价。平时成绩占20%(包括课堂提问、课堂讲课、对分易平台阶段测试等),实验成绩占30%(包括实验汇报、实验操作、实验讲课等),期末考试成绩占50%。题型为选择题(包括A1、A2、X型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根据教学大纲内容要求,在学校考易系统建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试题库,加强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八、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一)教材:孙长灏.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出版社,2017

(二)教学参考书:

1.《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国营养学会,2023,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吴坤,2014,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公共卫生职业医师资格考试》,2024,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4.《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国营养学会,2022,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学大纲编审者:胡志勇授课教研室: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

THE END
1.营养膳食学课件.ppt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键 词: 营养 膳食 课件 温州文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营养膳食学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wenke99.com/p-15225064.htmlhttps://www.wenke99.com/p-15225064.html
2.终于等到你,营养师人手必备之《营养与医疗膳食学》2.0版本来啦!《营养与医疗膳食学》第2版于2022年6月出版,以更高颜值、更高清的食物图片及配套病例食谱等让人更加期待! 对于广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临床营养从业者,是一本兼具专业和实用意义的学习教材及工作实践手册。 第一时间分享! 书籍出版啦! 最先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OTc1MzMwMg==&mid=2651460105&idx=1&sn=d54177de372aa552031e83fadaa1027f&chksm=8b033e30bc74b726a58f8c7ffe269b9d48f83dd48cd444221e500a120a24b1ebcc01d782f2c4&scene=27
3.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主要课程有:《营养学基础》、《临床营养学》、《食品卫生学》、《食品工艺学》、《食品毒理学》、《烹调学》、《生理学》、《生物化学》、《流行病学》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食品质量与安全。 二、开设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的院校推荐: https://www.gaokao.cn/gk-mb/20/270
4.营养与医疗膳食学(第2版/创新教材)《营养与医疗膳食学(第2版/创新教材)》作者: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社:2022年6月 第2版,ISBN:128.00。1.本书紧紧围绕\https://m.kongfz.com/item/58245039
5.《营养与医疗膳食学(第2版)胡雯人民卫生新华书店正版图书当当北方图书城旗舰店在线销售正版《营养与医疗膳食学(第2版) 胡雯 人民卫生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书籍】》。最新《营养与医疗膳食学(第2版) 胡雯 人民卫生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书籍】》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营养与医疗膳食学http://product.dangdang.com/11710448667.html
6.《营养与医疗膳食学第2二版胡雯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预防医学专业石家庄诺展科技图书店 登录查看更多图片 > 营养与医疗膳食学 第2二版 胡雯 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材预防医 无 编 京东价 ¥ 促销 展开促销 配送至 --请选择-- 支持 加入购物车 https://item.jd.com/10100113332684.html
7.2018级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健康管理学★ 管理学基础● 社会学基础● 营养与膳食★ 药理学 中药学 健康保险学★ 人际沟通● 卫生法学 能够维护生命尊严及生命伦理 能够进行医疗护理帮助 能够应用工作程序,实施个体化服务 灾难性病伤管理 能够正确区分医嘱的准确性 能够观察和分析服务对象病情 能够观察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 能够阅读实验室及辅助检查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56.htm
8.医学营养治疗(精选十篇)4.1针对患者对糖尿病营养知识的需求, 打印了《糖尿病营养治疗原则》《糖尿病人食谱推荐》《常用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控制血糖的六大食招》等宣传单, 免费为患者发放, 深受患者及家属的欢迎。让患者了解常见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 低血糖指数的膳食能减少高胰岛素血症, 保护胰岛功能, 减少药物使用, 降低TG, LDL-C,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3h0xx20.html
9.均衡营养,合理膳食——国际医疗部与营养科助力大学生饮食管理原来这一天,学校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营养科普活动,我院临床营养科陈馥副主任及国际医疗部吴泽婷副护士长、洪丹绵医生受邀参加本次活动,为在场的教职工和学生们提供营养咨询。现场除了答题闯关抽奖游戏外,师生们在科学减重,运动营养,慢病预防和管理,消化系统问题处理,食物热量计算与烹饪技巧等方面向我院专家老师请教https://www.stuh.com.cn/index.php/home/view?id=10688
10.《中国心血管降与疾病报告2022》要点解读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总体改善。2015—2017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显示:中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能量摄入量为2007.4kcal,供给充足,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三大营养素供能充足。 中国居民总能量摄入呈下降趋势,其中蛋白质摄入量变化不大,而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呈明显下降趋势,脂肪供能比却呈上升趋势,自2012年起超过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83e2e862651f
11.课程公共卫生监测与疾病爆发调查 ●11.3公共卫生监测与疾病爆发调查-3 公共卫生监测与疾病爆发调查 ●11.4公共卫生监测与疾病爆发调查-4 公共卫生监测与疾病爆发调查 ●11.5公共卫生监测与疾病爆发调查-5 公共卫生监测与疾病爆发调查 第十二章合理营养指导 合理营养指导 ●12.1营养及营养素 合理营养指导 ●12.2膳食营养素参考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2354d2e9906eace048f4045
12.2019中国军梦少年军校夏令营新兵招募学校膳食标准,保证每位小特工饮食的营养与卫生 住宿服务 全覆盖式监控管理、24小时热水、配备空调、全封闭式营区、男女分区管理 交通服务 政府备案旅游大巴,驾龄十年以上经验丰富的司机全程护送 医疗服务 每日测量体温、检查营员身体状况,基地配备医务室及医疗保障人员;附近三公里内有三甲级医院 https://www.meipian.cn/22wbdmfm
13.医博士医学继续教育答案外科患者营养支持的规范化实施A:营养状况受损评分B:疾病的严重程度评分C:年龄评分D:性别评分E:患者年龄≥70岁者加1分2. 口服营养补充属于应用特殊医疗用途食品(FSMP)中的哪一个(20分)(C)A:婴幼儿配方食品B:婴幼儿辅助食品C:特殊医学用途食品D:其他特殊膳食用途食品E:孕妇奶粉3. 营养因素对患者临床结局(包括感染有关并发症,住院日等)发生https://www.360docs.net/doc/47153828.html
14.全国卫健委降管理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备考必备A.SF-12 B.SF-36 C.膳食营养分析量表 D.WHOQOL-100 E.WHOQOL-BREF 16.以下不适宜进行健康干预的危险因素是 A.吸烟B.饮酒C.疾病家族史D.年龄E.运动不足 17.中医学对于同一种疾病,因发病时间、地区、患者机体反应性不同,或疾病处于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治法,体现的中医思想是 https://www.yltwx.com/ljzt/685.html
15.肿瘤与营养,中国肿瘤营养治疗指南平衡膳食 肿瘤患者首先需要做到平衡膳食 ,即通过食物摄入能够满足身体营养需求的多种营养素。其中尤其应保证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摄入 ,以利于维持体重稳定。 保持适宜的、相对稳定的体重 肿瘤患者体重丢失大于 5%提示存在营养不良风险 ,并会对身体功能及临床结局造成影响 ,因此保持适宜的、相对稳定的体重对于肿瘤患者很重要https://m.globecancer.com/azzx/show.php?itemid=13390
16.南瓜降治疗膳食:营养科从辅助到核心的转型之路此外,营养学理论与各个科室的临床实践孤立发展,难以紧密结合。这些挑战不仅限制了营养科的发展,也使得医生和患者未充分认识到营养在治疗中的实际效果。 治疗膳食的引入成为营养科发展的一个重要驱动力。(治疗膳食又名:医疗膳食、医学定制营养膳食;与药品类肠外营养产品、药品类肠内营养产品、特殊医学用途食品,同属医疗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43642000408085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