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营养支持已参与或成为一种主要治疗方法,有些还具药理学的作用。临床的应用已显示了它的效果,不但是肠瘘、短肠综合征、肠道炎性疾病等的重要治疗措施,也是重症胰腺炎、器官移植、肿瘤及重危病人不可少的主要治疗措施,改变了许多疾病的预后,许多病人因而得益。
营养不良病人术后易有感染、肺功能障碍、胃肠吻合口易破裂成瘘、伤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营养支持可改善这些情况,直接或间接地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病死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当前,营养支持已从缺少有效的方法进入到临床可以满意实施的阶段。不论病人的胃肠道有无障碍,消化、吸收功能是否存在,营养支持都可实施。1959年FrancisMoore提出,为保证输入的氮能被用以合成蛋白质,每输入lg氮,需要同时提供H628kj的热量成为现时标准营养混合制剂中的热氮比。
其后,又认识到各种营养物质同时进入体内,能得到最佳的利用,最优的同化,犹如人平时进餐一般,膳食含有各种营养物质。配方肠内营养与全营养混合(TNA)肠外营养含有各种营养物质配比合适,提供机体需要的推荐量。
除此,肠内营养尚有促进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加速门静脉系统的血液循环,促使胃肠道激素的分泌,营养物质中的营养因子直接进入肝脏等,较肠外营养为优之处。因此,肠内营养不但有供给营养的作用,且能改善肠粘膜的屏障功能,这是单纯肠外营养所不具备的作用。相反,长期应用肠外营养后,肠粘膜将萎缩。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相比,“价廉、简便、有效、合乎生理”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相信外科医护人员为了病员的早日康复,坚信它的优点,坚持应用它,定能按照“当肠道有功能,且能安全使用时,应用它”的原则,应用肠内营养。
NO.2充足营养,膳食补充
科学研究证明人类可以通过膳食补充的方式,依靠营养干预的作用,控制或降低慢性疾病发生的风险,达到维护和增进健康的目的,进而减少医疗费用支出,提高人类健康与社会文明的水平。同时,对于疾病人群实施营养干预,也可以发挥配合治疗和促进康复的作用。目前,围手术期营养治疗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工作者所重视,但是,当患者走出医院后,因为缺乏专业的指导,缺乏专业的咨询平台,营养治疗往往被忽略,甚至中断。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石汉平表示,营养疗法应该成为肿瘤治疗的基础措施与常规手段,成为与手术、放疗、化疗并重的第四疗法,用于肿瘤患者的全程治疗。
NO.3全面均衡的饮食原则
1.保持每日食物的多样性
总会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食物降血糖”“什么食物抗衰老”……,类似这样的问题,其实这是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除母乳对于婴儿外,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
所以,要保持每日食物的多样性。
2.谷类是每日饮食的基础
因此,要大力提倡发扬以“谷类为主”的中国膳食的良好传统。
3.适量吃动物性食物,每周吃2~3次海鱼
不吃动物性食物,可能导致部分维生素、必需脂肪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缺失,导致负氮平衡和蛋白质营养不良,同时也难以避免高脂血症的发生。
因此,每周应吃2~3次鱼(特别是海鱼),每天应吃1两畜禽肉(少用或禁用肥肉和荤油)。
4.每天吃25克豆类及其制品
大豆是优质植物蛋白质,其蛋白质含量高达30%~50%,大豆中富含人体需要的8种必需氨基酸,是植物性食品中唯一可能和动物性食品相媲美的高蛋白食物。
大豆卵磷脂有促进肝中脂肪代谢、防止脂肪肝形成的作用。
5.每天吃500克蔬菜和200~350克水果
值得注意的是,水果一般作为加餐食用,就是说在两次正餐中间,不建议在餐前或餐后立即吃水果,以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导致胰腺负担过重。
6.吃清淡少盐的膳食,每日用盐量不超过6克
过多的钠离子会对人体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危害健康。当摄入钠盐过量,肾脏难以排除干净,日积月累在体内的超量钠离子,就会直接影响副肾皮质激素等内分泌激素的调节作用,致使血管对各种升压物质敏感性增加,引起细小动脉痉挛,导致血压升高。
7.每日补充膳食纤维
中国人的膳食以谷类食物为主,并辅以蔬菜果类,所以膳食纤维一般不会缺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精细化程度变高,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变大。所以,应该在每日膳食中添加燕麦片等粗粮,以及海带和新鲜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在合理饮食的基础上,再配合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这四者被称为健康的“四大基石”。
NO.4医学营养补充
康复营养
他们可能会因为鸡蛋的高胆固醇而不得不放弃其高蛋白质;也可能补充了蛋白质,但没有充足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来发挥营养素之间协同作用,导致了这些蛋白质浪费了;或者因为食欲不振只喝粥,导致了营养不良,种种问题,那个“老鼠洞”越来越大,机体功能和免疫力也就越来越差了。
在这个时候,他们自身是很难达到营养平衡的状态,就需要一种科学的途径,来帮助他们迅速补充每日所需的全营养素。这种科学有效的营养配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医学营养。
所谓的“医学营养”,是一种科学有效,全面均衡的营养补充配方。医学营养整合了医学及临床营养学,研究营养素与疾病预防治疗的关联,并以此为依据研发出的针对治疗及康复患者使用的营养品,能够提供营养支持,促进伤口愈合,帮助人体从疾病状态恢复,从根源上弥补“老鼠洞”,帮助患者重新享受有质量的健康生活。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时,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对“医学营养”有了普遍的认知和重视,并且已广泛地使用医学营养产品,在美国叫做MedicalFood,日本称为“病人用食品”,在我国被称为“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只是归类和名称不同。医学营养,在国内也愈发受到高度的重视。国内这几年管理部门通过设立国家标准(俗称国标)并且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管理,已经正式将医学营养以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SMP),纳入了食品管理体系。这类食品具有均衡、科学、全面的营养配方,可以更加便捷的满足患者长期或短期的营养需求,达到纠正代谢失衡、减少其他并发症的目的,从而促进患者康复,改善病人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