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的情况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算少见,许多人在误食了有毒的食物或者是不洁的食物后都经常容易出现食物中毒的情况,而大多数人人对于食物中毒的情况都并不是非常了解,那么哪些食物容易导致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后该怎么办?
1、食物中毒的情况
哪些细菌容易“藏”在食物中引起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常见的食物中毒,我国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多以沙门菌、变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动物性食品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其中以畜肉类及其制品为主,其次是禽肉、鱼、乳、蛋类。植物性食物如剩米饭、米糕、米粉则易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
吃这些可能导致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根据有毒有害性质,一般可以分为以下4种:
1.细菌性食物中毒。指摄入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所引起的,其特点是一年四季发生,夏季高发;发生形式有散发、家庭爆发及集体爆发;一般发病率较高,病死率低,恢复快;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为动物性食品,如肉、鱼、奶、蛋及其制品。
2.化学性食物中毒。误食了有毒化学物质或食入被其污染的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常见的化学性食物中毒包括亚硝酸盐、有机磷等。其中,亚硝酸盐中毒主要是食用腌制不充分的咸菜、存放过久的变质蔬菜等。
3.真菌性食物中毒。食用被产毒真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急性疾病,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真菌毒素用一般的烹调方法不能破坏。常见的有霉变的谷物中毒、变质的甘蔗中毒。
4.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误食有毒动植物或摄入因加工、烹调不当没有除去有毒成分的动植物食物引起的中毒。易引发动物性中毒的食品有河豚鱼、有毒贝类及不新鲜的鱼产生的组胺等;而一般植物性食物中毒多数没有特效治疗方法,有些可以引起死亡,多为散发,常见的有菜豆中毒、发芽马铃薯中毒、豆浆中毒及毒蘑菇中毒等。
细菌性食物中毒如何预防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除了加强食品卫生质量检查和监督管理外,还需要重视加强卫生宣传和教育。
对于个人家庭而言,首先,不要吃不新鲜食物,改变生食等不良的饮食习惯,食品在食用前要加热充分,以杀灭病原体和破坏毒素;其次,要购买新鲜的鱼、肉、海鲜等食物,尽快冷藏,切勿在外界环境耽搁太久;第三,为了避免熟食受到生食交叉污染,生食与熟食应该分开处理;最后,不鼓励吃剩饭及剩菜,隔夜的饭菜若要吃,食前还要加热煮透,记住冰箱并非保险箱,不应该把食物贮存在冰箱内太久。还要记住勤洗手,讲究个人卫生,搞好食具、容器和工具的消毒等。
食物中毒后应采取哪些急救措施
食物中毒后,首先,停止食用该食物;其次,对病人进行催吐,尽量把胃内容物吐空,并保留呕吐物;第三,对中毒较重者,尽快送医院治疗;第四,要注意保存吃剩的食物,以便检测中毒原因;最后,要注意腹泻物、呕吐物的消毒处理。
食物中毒这种事情可大可小,为了防止我们出现食物中毒的情况,冬季我们应该注意饮食卫生,一旦发现食物有异味,应立即停止食用。
2、食物中毒的特点
1、发病过程急骤
2、共食物
3、症状相似
所有中毒人群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多见急性胃炎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所以一般肠胃道症状是食物中毒的早期在症状。
4、无传染性
食物中毒病人和健康人群之间不会传染,发病曲线常于发病后呈急剧上升又迅速下降的趋势,无传染病所具有的拖尾余波。
5、季节性明显
根据中毒食物种类的不同,其发病季节也不同,但作为同一类食物中毒,在同一地区,季节性很明显,如细菌性食物中毒,南方以5-10月份多发,北方则以6-8月份发病最多。
6、地区性特点
农药中毒,桐油中毒,野生植物中毒多发生在农村;臭米面中毒多发生在东北地区;肉毒杆菌中毒有90%发生在新疆地区;鱼类食物,贝类食物中毒多发生在沿海或海岛地区。
一、白萝卜与胡萝卜
白萝卜中的维生素C含量很高,而胡萝卜中却含有一种叫抗坏血酸的分解酵素,这两种元素一旦相遇会擦出非同一般的“火花”。最终结果是白萝卜中的维生素C被破坏掉,其营养价值自然也就大打折扣,并产生有毒物质。
二、番茄搭配鱼
西红柿中的维生素C会对鱼肉中的铜元素的释放产生抑制作用。进而产生可刺激胃粘膜形成不易消化的鞣酸物质,让人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三、鸡蛋与豆浆
很多人喜欢吃将鸡蛋打在豆浆中煮成蛋花汤,豆浆中含有的胰蛋白酶抑制物,它能抑制鸡蛋清中含有黏性蛋白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大大地降低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率。况且鸡蛋与豆浆的沸点不同,当鸡蛋煮熟时,豆浆很可能因为加热过度产生毒素。
四、鸡蛋与柿子
吃完鸡蛋后吃柿子,轻则会得食物中毒,重则会导致急性肠胃炎还有肺结石。一般而言,这两种食物同时吃会导致以上吐、下泻、腹痛为主的急性胃肠炎症状。
五、鸡蛋与糖
鸡蛋不可以跟糖一起煮或者吃鸡蛋后吃糖也是不行的。很多地方有吃糖水荷包蛋的习惯,其实,那会使鸡蛋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形成果糖基赖氨酸的结合物。而这种物质不易被人体吸收,所以会对健康会产生不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