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待机”的三伏天如何养生?养心护脚饮食无贪凉

今年的三伏天比一般年份多了10天,高温、湿热的“超长待机”最难熬的40天来了。虽然今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在入伏当天没有感受到酷暑的“威力”,但据预报显示,入伏后夏天的热辣即将显现。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人体要适应自然环境和季节气候的变化,饮食、作息、运动等都要根据季节变化做出相应调整。今天我们请湖北省中医院金劲松、肖万泽、赵焰3位主任医师,根据中医理论,和读者聊聊三伏天的养生之道。

伏天养生要注重养心

《素问》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夏属火,其性热,通于心,主长养,暑邪当令,而心也属火,入夏后,天气炎热,火热之邪最容易伤心。人们都能感受到,入伏以后虽然有的地方气温并不是特别高,但湿度加大,出汗增多,而汗为心之液,大量出汗容易引起心的气阴损伤,这样就更容易受到暑湿邪气的侵入,所以夏季要注重养心。

伏天的运动推荐大家在室内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中医传统功法锻炼,达到天人相应、生发阳气。如果要进行户外运动,除了游泳以外,其他运动应选在气温相对较低的清晨和黄昏后进行。

伏天饮食不要贪凉

红豆薏仁汤

夏季暑热当前,而暑易夹湿,尤其是长夏季节,湿阻中焦,则会导致中焦脾胃运化无力,人们会觉得腹部胀满,纳食不香。脾主四肢肌肉,湿邪阻滞脾胃,肢体也会感觉到困重不舒。薏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红豆,在中药里称作“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

百合莲子心汤

莲子心,味苦,性寒,具有清热,泻心火的作用。百合,入心、肺经,具有宁心安神、润肺止咳的作用。夏季,心火上炎,则会出现舌生疮,口腔糜烂,心烦失眠,舌尖红绛的临床表现。百合与莲子心两者搭配,既可以清心火又可以助睡眠,对于消除暑热心烦、失眠多梦非常有效。

绿豆汤

绿豆汤是民间常常选择的消暑饮品。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绿豆性凉,具有解毒功效,因此,喝中药的人、体质偏虚弱的人、脾胃虚寒的人并不适合喝。

苦瓜

苦瓜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C、钾、钠、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苦瓜中的苦瓜甙和苦味素能增进食欲,健脾开胃。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苦瓜还能减少多糖的摄入,使血糖下降。同时,苦瓜也是一种美容秘密武器,能滋润白皙皮肤,还能镇静和保湿肌肤,特别是在容易躁热的夏天,敷上冰过的苦瓜片,能立即解除肌肤的不适。

莲藕

藕能清热生津,凉血止血,还富含膳食纤维,热量却不高,因而能控制体重,有助降低血糖和胆固醇水平,促进肠蠕动。藕中富含B群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6),能减少烦躁,缓解头痛和减轻压力,进而改善心情,降低心脏病危险。夏季可以多吃莲藕排骨汤、莲藕老鸭汤,既可以消暑降温,又可以滋阴养血。

“夏日吃苦,胜似进补。”研究证明,苦味食品含有生物碱、氨基酸、苦味素、维生素及矿物质等大量人体需要的物质,能解毒、明目、抗菌消炎、解热祛暑、提神除烦。适当吃点,还可以刺激脾胃的消化能力。三伏天最为炎热,同时也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皮肤腠理完全开泄,经络气血最为旺盛,但是,很多人外出回家或者进入办公室之后大汗淋漓,立马打开空调调到最低温度,站在风下吹,虽然汗被很快吹干,但寒湿也侵入了体内。还有的人三伏天运动完或者外出归来,喜欢喝冰水、冲冷水澡,这些习惯都将加速寒湿侵入体内。

少吃寒凉食物是三伏天养生的重要原则。夏天是阳气最盛的季节,适合多吃些温性食物,助阳升发。如果贪图一时痛快,大吃寒凉性食物,身体的气血遇热则行,遇冷则凝,反而将散热渠道堵塞了,更容易中暑。

三伏天的饮食总原则是以苦、辛、酸、少甜为主。从饮和食两方面推荐几款伏天饮品和食物。

伏天护好脚

秋冬身体棒

在人们的认知里,夏天穿凉鞋、拖鞋,用凉水冲脚都是很正常的事,但中医认为,伏天做好脚部的护理,有利于秋冬时节疾病的预防。夏季不护好脚,寒邪和夏季的湿气容易一起郁积于体内,如果不及时祛除,等到秋冬时节,就容易引起胃痛、腹泻、四肢关节酸痛等一系列病症。

中医讲,“寒从足下生,病从寒中来。”因此,夏季也可以坚持泡脚的习惯,但水温以40℃为宜,泡脚后可涂抹润肤霜,防止脚底干裂。夏季暑热邪盛,按摩脚底有利于助长阳气,尤其是按摩足三里穴可以补中益气。同时,即便是夏天,也尽量穿双薄点的棉袜或透气性好的丝袜,在皮肤和鞋之间建成一道“屏障”,避免脚部受凉。空调和风扇都不宜直接对着脚部吹。

伏天吃什么?

北方有句俗话,“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

头伏饺子:伏天里,人的胃口往往不佳,吃不下东西,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此外,过去头伏之时恰逢麦收不久,家家有粮,人们就利用这个时候享享口福。又因有“好吃不如饺子”之说,因此饺子自然成为头伏食物的首选。此外,“伏”与“福”谐音,头伏吃饺子的寓意就是元宝藏福。人们在“头伏”吃饺子,也有希望能平安度夏之意。从中医养生上说,头伏吃饺子,再喝上一碗热乎乎的原汤,发一身汗,有驱散盛夏“毒火”,弥补闷热天气体力消耗的作用。

二伏面:这个季节正是新小麦收完的时候,用新小麦磨成面粉做成热汤面,一碗吃下去往往出一身汗。新粮营养丰富,发汗可以驱病。

三伏烙饼:三伏选择吃烙饼摊鸡蛋,是因为立秋之后天气转凉,再吃热汤面容易发汗着凉;另外鸡蛋和饼都是圆的,寓意圆圆满满地过完整个夏天。

起伏吃鸡:民谚云:“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三伏天里人的体能消耗较多,须适当补充营养。在炖鸡时可适量加入生姜。生姜性温,可以帮助人体调节室内外的温差,使得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起祛湿强身的作用。(胡梦喻京英)

THE END
1.绘降秋养肺,冬养肾,五脏四季养生的问与答南方+3. 秋季养生吃什么食物好? 答曰:中医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法,秋燥消耗津液,最容易伤肺,易引起咽喉干燥、口舌少津等症状。因此,秋季养生应多“补充水分”,多吃些“养阴润肺”的食物,如:梨子、百合、银耳、山药、蜂蜜、核桃、芝麻等。 4. 秋季养生该如何运动锻炼?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10/11/c8186017.html
2.最详细的24小时养生之道一天之中,每个时辰都有一个脏器主持,那就是它最活跃的时段。随时间消逝,它会逐渐减弱到低谷,即薄弱期,如此循环往复。本文集众家之精华,根据这样一个规律,力求合理的安排我们一天的饮食起居,最大限度的把我们的生活细节规律化,合理化,健康化,完美度过一天24小时。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924/06/4194012_996851338.shtml
3.中医强调吃素吗?什么是养生运动?中医专家严世芸教你如何以“中和什么是养生运动?中医专家严世芸教你如何以“中和”养生 摘要:中医很讲究养生,养生就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人的生命进行养育和呵护。 不久前,在复旦大学通识课程讲座中,首届全国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原校长严世芸以《中国传统哲学视域下的中医学理——中和思想》为题,全面介绍了中医的学理、价值取向和对生命的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443706
4.权威降科普内容平台,分享专业降养生知识彩牛养生是知名的养生门户,为广大网民提供养生保健知识,包括中医养生,食疗养生,运动养生,健康养生方法,春夏秋冬四季养生小常识等内容,是您健康生活的好伴侣!https://www.cnys.com/
5.我苏早间速读丨2023年9月9日全省东到东南风3-4级。?详情>> 一年中最舒适的时节来了,我们该如何养生? 据我苏客户端 近日,气温逐渐下降,早晚温差增大。“春捂秋冻”有讲究,预防秋燥,滋阴润肺正当时,此时,我们穿衣服、吃东西,运动时需注意什么?快来了解。详情>>https://www.ourjiangsu.com/wap/a/20230909/1694216667694.shtml
6.7类人最需在三伏天养生!中医详解三伏天如何养生养生保健中医详解三伏天如何养生 三伏天养生要注意什么?三伏天里,既要忍受着暑热,还要看着预防与水果带来的湿气,暑温夹湿,让人不得不把养生给注意起来。 三伏天养生如何祛湿 湿作为人体水液代谢失常产生的病理产物,湿聚可生痰,痰阻则生瘀,痰瘀是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疾病的病理基础,所以可以说大部分疾病都是由湿https://m.bohe.cn/zxmip/363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