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核心——“治未病”

近年来健康市场风起云涌,各种健康理念也层出不穷。《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指出:“为加快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动员全社会落实预防为主方针,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可见“预防”是健康中国行动的核心要素,而“未病先防”正是“治未病”的核心理念之一。

“治未病”理念源远流长,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独具影响的理论之一。从古至今,历代医家对“治未病”思想都极其重视,该理念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有三方面含义:其一指阳阳协调,健康无病的状态;其二,指邪伏体内未发作的状态,类似于西医学的“亚健康”及“病毒携带者”的阶段;其三,指疾病已发但未累及其他脏腑与经络。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中的“未病”与“未乱”即是指疾病产生前的征象,是量变成为质变的过程,因此健康——亚健康——疾病三者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可以相互转化。在亚健康状态未形成病理改变之前,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有利于机体趋于健康,而不会形成疾病。

从中医角度论述,亚健康是由人体阴阳失衡,脏腑机能失调所致。而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自平衡、自调节、自恢复的动态系统,通过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审因论治,可使机体恢复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预防疾病的出现。除此之外,人们要顺应四时阴阳变化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内外邪气对人体的侵袭。

治未病的理念其实与我们常听到的亚健康调理不谋而合,总结为以下几点原则:

1调于四时天人合一

人类同大自然一切生物一样,受到大自然气候的影响和支配,随着大自然气候的变化而适应,方能保持健康,否则就会生病,即所谓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

2情志安宁气血通畅

人们在生活中,应保持情志安宁,心平气和,无妄想妄为,保气血才可畅达无阻,否则,便容易导致气血紊乱而化生诸病。

3动静结合形神合一

生命在于运动,经常运动,可强筋健骨,使人健壮,但运动必须动静结合,形神合一,才能使人健康无病。

4饮食有节保护脾胃

饮食是人体生命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饮食足,消化吸收好,营养够,排泄正常,才能使人健康长寿。

5益肾固精全真养形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故历代医家都将益肾固精作为保健强身、益寿延年的重点。

当下,生存环境和方式带来的种种客观压力导致人们身心经常处于应激状态、亚健康状态和精神空虚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导致各种健康危险因素发生频率增加。而“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恰好为亚健康的干预指明了方向,作为具有我国特色的预防保健理论和方法,相比之下具有更多的理论内涵、更多的养生保健方法和更加具有低廉的成本。

我们应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通过科普讲座、广播、电视、网络以及报纸、杂志等途径学习掌握正确的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变不良行为方式等;进行定期的检查,能及早发现、预测,以便进行防治。合理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发挥其疾病防控的作用,将潜在的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远离亚健康。

你身边的线上购药药房--健康云药房

以上产品均有销售

--扫码购买,领取最新优惠福利--

基层通视频号

基层通视频号--面向全国基层医生的平台,致力于服务百万基层医生。通过学术下基层,好药下基层,助推基层医疗发展;

基层CSO联盟

与多家知名企业合作,建立赋能体系,提供线上技能技术学习平台。目前已上线一系列视频,补缺线下培训耗时长、聚集难等短板。技能技术提升,技考培训学习,链接大资源,提供大方便;基层CSO联盟,你身边的技能进步平台。

THE END
1.中医养生“治未病”20231122075329.docx中医养生“治未病” 标题:中医养生之“治未病” 中医养生,又称“治未病”,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预防为主,通过保养身体、调整作息、改变饮食等手段,达到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目的。中医养生注重整体观念,认为人体内部各个系统的平衡与协调是保持健康的关键。 “治未病”是中医养生的核心思想,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122/6232041223010011.shtm
2.中医养生与治未病机标关键词: 中医养生 母体文献: 第57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菲律宾分会中国中医药部分论文集 会议名称: 第57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菲律宾分会中国中医药部分 会议时间: 2019-07-01 会议地点: 菲律宾马尼拉 主办单位: 世界传统医学研究会国际传统交流医科大学 语种: 中文 在线出版日期: 2023-07-23 (万方平台首次上https://d.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10631971
3.养生就是治未病(精选五篇)小论文:探讨中医养生治未病 篇2 “治未病”思想是由《黄帝内经》首先提出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治未病”就是治疗与预防相结合,以预防为主要手段、以保障健康为目的。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0k0w0ic.html
4.中医养生之道在于“治未病”中医养生之道在于“治未病”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大体译为:圣人不在疾病已经发生再去医治,而是治疗在疾病发生之前,如同不等到乱子已经发生再去治理,而是治理在乱子发生之前,就是这个道理。原文中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阐明了“治未病”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topic/466368/
5.中医治未病和养生骨伤科三病室 骨伤科四病区 康复理疗科 手术室 *1. 下列提出“不治己病治未病”的是() A.《神农本草》 B.《金匮要略》 C.《黄帝内经》 D.《千金要方》 E.《伤寒杂病论》 *2. 既病防变中,已得肾病,应防止累及(),传至()() A.肺,肝 B.肝,脾 C.心,肺 D.心,脾 E.肝,心 *3. 根据https://www.wjx.cn/jq/44792278.aspx
6.中医“治未病”《健康大讲堂》本期中医治未病,由沂南县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主任高平主讲。 中医治未病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就是如何不得病,这就讲究中医养生,而中医养生则无外乎:避风寒,节饮食,慎起居,调情志,勿劳累。 避风寒 避风寒:风、寒、暑、湿、燥、火为六气,太过则为六淫,成为外感病病因。避风https://www.meipian.cn/1uwp0wj7
7.东阿县中医医院降科普【健康科普】中医治未病养生 《黄帝内经》的养生学说建立了中医养生学体系,确立了养生的基本原则,即顺应自然、形神共养、惜精固本、综合调养等,并详细论述了具体的养生方法。指出养形要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节欲保精;养神则要“恬淡虚无”,“和喜怒”,“无为惧惧,http://www.sdde.gov.cn/site_dexzyyyc/channel_lcq_dexzyyyc_152e/doc_64aa6ee2c309c732b3d32959.html
8.中医养生之我见——旨在传播“治未病”理念其实,在与扁鹊同期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中医经典巨作《黄帝内经》中多次提及“治未病”理念,它包含了五层含义: 1、未病养生防病于先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疾病的发生关系到https://www.haodf.com/neirong/wenzhang/2362175253.html
9.专家手把手教你五行养生治未病中医秘方专家手把手教你 五行养生治未病 编者按:说到体质养生,人们会不约而同的想到九型体质,其实除此之外,中医养生还有五行体质。你听说过吗?五行人应该如何养生呢? 中医的传统理论将人的体质以五行理念划分为木、火、土、金、水五行人,不同体质的人易患的疾病不同,保养要点当然也就不同。本期,刘平老师将教你一起来https://m.39yst.com/20121025/81043.shtml
10.中医最高境界是养生治未病懒言懒语|去看了中医 (懒人生活指北小组) 中医教你怎样辨别自己的体质 (鹅们栖息地小组) 哈组原创|看中医,医生说我要减肥了,于是给我写了临床诊断: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小组) 水楼|有没有xsm了解中医 (守法普通市民小组) 学中医养生 (下班新生活计划小组) 不止一个医生对我说过:"你这是湿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86193551/
11.中医如何“治未病”二、体质——治未病的根本, 三、亚健康——治未病的重点 中医学将“治未病”表达为“未病先防”、“防微杜渐”、“既病防变”等多个层次,贯穿于无病状态、疾病隐而未显、发而未传的全过程。那么,中医究竟是如何“治未病”的呢? 一、养生——治未病的基础 http://www.100md.com/html/200804/0759/5684.htm
12.养生之道科室文化治未财内科系统科室导航讲究养生的,大多是老年人,年轻人正在拼搏,还顾不上这些,当然养生并不是只老年人的事,年轻人也很重要,年轻人不惜力气,超负荷的工作,到老了落下一身病,这就不是养生。当然养生并不是不干活,不工作。是要劳逸结合。年轻人也好,老年人也好都要讲究养生。年轻人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工作,老年人有了健康的https://www.gszyy.com/ksdh/nkxt/zwbk/kswh55/content_13789
13.中医专家:修身养性“治未病”39降网核心提示:“未病”究竟是什么呢?它和健康又有什么样的关系?昨日上午,著名中医谭凤森先生在深圳图书馆为市民介绍了中医治未病的原则和四季养生方法。 关键词 未病 不是无病,也不是可见的大病,按中医观点而论是身体已经出现了阴阳、气血、脏腑营卫的不平衡状态。 http://zl.39.net/a/2008624/525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