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饮食养生之道(一、)夏季的食物养生原则
2.清热利湿、生津止渴。因人体在夏天津液消耗较多,所以夏天应注意清热生津止渴,并且因这一时期暑湿并重,所以应在日常多注意清热利湿、清暑化湿。中医认为,长夏在五脏中归于脾,也宜清补。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过湿对脾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但应注意,因味苦的食物具有能泻能燥能坚的功能,所以不宜多食。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饮水多,导致湿气易侵入人体。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运化功能产生障碍,就会积水为患,引起食食欲不振等。因此,夏天要常吃利水渗湿的食物,这样能够健脾和胃,脾健则其升降运化功能得以恢复,有利于行水利湿。
总之,暑热、暑湿是夏季人体常易发生的生理反应,上述三个原则是根据人体在夏季易发生的生理现象或不良症状特点而确定的。朋友们在实际运用中还应根据当地当时的气象条件(如春夏之交由温转热,夏秋之交由热转凉,各地区的小气候等,)结合各自体质不同特点及在夏季容易出现的反应,做到辨证施膳。
夏季饮食养生之道(二)夏季的食物养生内容
1.夏季宜清补。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脾主水谷运化。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膳食宜清淡,这样才有助于开胃增食,健脾助运。清补的膳食一般总热量略低,其营养素的构成为两高两低(蛋白质含量宜略高、纤维素含量应较高,脂肪及糖的含量宜略低),因此以清淡食品、素食为主。主食宜用梗米、麦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米饭和软食(亦称半流质饮食,如粥、面条、馒头、糕、面包、馄饨、水饺、冷面、蒸饺等),以及各种汤、羹、糊等。副食宜用味酸(以性凉或平最佳)或性味甘凉(或甘平)的肉类、禽蛋类、水产类、蔬菜类、瓜果类、乳蜜类等食物,并宜用酸甜类调味品。食物烹调应以凉拌、炒、蒸、煮、炖、烩为主,并保证盐分的适度摄入。
2.祛暑利湿、清热解毒。具有这方面功效的食物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性味甘凉,可健脾利湿、渗湿、利水,可祛暑湿的食物有:黄豆、绿豆、荠菜、金针菜、东瓜、冬瓜子等;性味甘凉或性平的食物,可清热解毒或者清热祛暑的食物有:荷叶、牛蛙肉、茶汁、西瓜、冬瓜、冬瓜子等;具有清热之功的食物还有:菊花、苦瓜、茄子等;可清热利湿的食物有:青菜、芹菜、金针菜等。另外,能够健脾利湿的食物还有蚕豆、赤豆、青鱼、鲫鱼、鲢鱼、扁鱼等。
夏季饮食养生之道(三)夏季可选用的养生膳食
1.主食类:芝麻粥、蘑菇米粥、豆腐菜粥、山楂粥、莲子粥、蛋花粥、米油粥、大麦米粥、玉米粥、荞麦粥、葡萄粥、鹅肉粥、小麦米粥、番茄粥、高粱粥、赤豆饭、绿豆饭、赤豆粥、绿豆粥、丝瓜粥、绿叶蔬菜粥等。
2.菜肴类:蒜茸炒茄丝、糖醋藕片、莲子藕羹、清炒丝瓜、番茄炒蛋、笋丝金针菜、地栗(荸荠)炖鸡、生拌芹菜萝卜丝、荷叶粉蒸鸡、柠檬汁煨鸡、苦瓜鸡翅、菠萝汁鸡丁、豆腐蛋、金针菜狮子头、素烩面筋、菠菜蛋花汤、赤豆鸡汤、冬瓜肉片汤、金针菜黄豆汤、番茄冬瓜汤、豆腐汤等。
3.补酒类:可主选果子酒如苹果酒、雪梨酒、海藻酒、桑椹酒、茯苓酒、葡萄酒、山楂酒、乌梅酒、杨梅酒等。不过,对这类果酒的饮用也应有节制,过量饮用会降低机体抵抗力及胃肠功能,甚至会引起酒精中毒,诱发某些心脑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