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养生,食疗药膳来助阵

为什么有人总是有气无力,动不动就感冒?为什么吃肥肉都不长肉?为什么有人头发那么乌黑浓密?为什么有人总是手脚冬暖夏凉?为什么有人总是克制不住情绪?

……

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先了解什么是“体质”。尤溪县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毛祖冠告诉记者,所谓体质是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物质代谢和性格心理方面,综合的、固有的一些特质。

那么,中医又将体质如何分类?有哪些特征?每个人对应的体质该如何食疗养生?毛祖冠一一道来。

中医体质学将人分为9种基本类型

“中医体质学将人分为9种基本类型,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不同体质对应不同的养生方法。”毛祖冠说,每个人的体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更具有动态的可变性,而这九种体质之间不是泾渭分明、截然分开的,它们相互之间会有穿插和间杂,但是每个人总有他主要的体质类型。

体质决定了每个人的健康,决定了每个人对疾病的易感性,也决定了得病之后对于治疗的反应和预后转归。所以体质对于每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呵护体质,关爱健康,需从了解每个人自身的体质开始。

平和质

——身心平和的“健康族”

“平和体质,是精力充沛健康乐观的那一种。属于平和质的人精力充沛不疲倦,记忆力好不健忘、睡到天亮不失眠、适应外界能力强,是身心平和的‘健康族’。”毛祖冠说。

平和质的食疗养生方法:饮食宜粗细粮食、荤素食物合理搭配,蔬菜水果茶适量,不要过饥过饱,不要进食过冷、过烫的食物;宜少吃肥甘、黏腻、煎炸、烧烤、熏腌的食物;戒烟限酒。

气虚质

——肺脏功能和脾脏功能弱

“气虚质即气虚体质,从性质上来说,属于虚性体质。气虚体质的人相对五脏来说,肺脏功能和脾脏功能弱。气虚质的人精神不振易疲劳、腹胀便溏食欲差、气短自汗易头晕、怕冷怕热易感冒。”毛祖冠说。

气虚质的食疗养生方法:平时宜多吃中性平和、健脾益气的食物,少吃或不吃生冷寒凉气的食物。

食疗药膳方:山药莲子粥、人参桂圆母鸡汤、香菇豆腐皮排骨汤、灵芝红枣茶、牛奶仔汤、高枝杜梨汤(鸭脚茶)等。

阴虚质

——先天不足易上火

“阴虚质是先天不足。阴虚质的人容易上火大便干、手足心热易盗汗、口燥咽干喜冷饮、心烦失眠小便黄。”毛祖冠说。

阴虚质的食疗养生方法:平时宜多吃甘凉滋润的食物,少吃辛辣温热的食品。

食疗药膳方:小米芝麻粥、银耳百合汤、黄精石斛老鸭汤、石橄榄汤等。

阳虚质

——恶寒喜暖畏寒怕冷

“阳在中医里面主要是指人体温暖、体格、运动方面的功能。阳虚即人体脏腑功能活力不足,温煦功能减退,出现的恶寒喜暖症状。阳虚质的人畏寒怕冷关节痛、腹泻腹痛或便秘、尿频尿多睡眠浅、腰背酸痛下肢痛。”毛祖冠说。

阳虚质的食疗养生方法:平时宜多吃温热的食物,少吃生冷寒凉黏腻的食物,如:鸭肉、鸭蛋、兔肉等。

食疗药膳方:韭菜炒鸡蛋、板栗核桃粥、当归生姜羊肉汤、鹿茸鸽子煲、乌根汤。

痰湿质

——腹部肥满而松软

“痰湿质,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而松软,易出汗,且多黏腻,经常感觉脸上有一层油。痰湿质的人腹部肥满油脂多、胸闷多痰口黏腻、大便黏滞小便浊、身体肿沉头昏重。”毛祖冠说。

痰湿质的食疗养生方法:平时宜多吃健脾益气、祛湿化痰的食物;宜少吃肥甘黏腻的食物;应禁烟、禁酒、禁宵夜、少油、少盐、少糖。

食疗药膳方:薏米燕麦粥、香菇竹笋汤、紫菜白萝卜汤、鲫鱼豆腐汤、绞股蓝玉米须茶、盐肤木根汤(蒲芦盐根汤)。

湿热质

——腹胀恶心食欲差

“湿热质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湿热质的人皮肤油腻易生疮、大便黏臭小便黄、口苦口干常口臭、腹胀恶心食欲差。”毛祖冠说。

湿热质的食疗养生方法:平时宜多吃甘寒或苦寒的食物,少吃或不吃煎炸、烧烤、薰腌等辛辣、肥甘、黏腻的食物。

食疗药膳方:绿豆玉米粥、冬瓜排骨汤、海带排骨汤、莲藕排骨汤等。

血瘀质

——面色晦暗斑黄褐

“血瘀质的人,面色晦暗斑黄褐,皮肤干燥易瘙痒、唇暗健忘黑眼眶、舌质紫暗身疼痛。”毛祖冠说。

血瘀质的食疗养生方法:平时宜多吃调畅气血的食物。

食疗药膳方:黑豆粥、田七鸡肉煲、醋黑豆、山楂红枣茶、黑木耳炒大白菜、洋葱炒羊肉、乌根汤。

气郁质

——闷闷不乐情绪低

“气郁质的人闷闷不乐情绪低、多愁善感心脆弱、焦虑恐慌易紧张、唉声叹气常失眠。”毛祖冠说。

气郁质的食疗养生方法:平时宜多吃理气开郁的食物,少吃收敛酸涩的食物。

食疗药膳方:黄花菜香菇排骨汤、三花茶、糖醋卷心菜、金针菜汤。

特禀质

——冷热异味易咳嗽

“特禀质的人冷热异味易咳嗽、喷嚏流涕鼻敏感、皮肤划痕起风团、或见皮肤有瘀斑。”毛祖冠说。

特禀质的食疗养生方法:平时宜多吃补肾益气固表的食物,少吃易过敏的食物。

食疗药膳方:黑米花生粥、灵芝红枣茶。

“养生保健不是一朝一夕,一劳永逸的事情,也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我们只有持之以恒地运用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来保养身体,才能真正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毛祖冠提醒道。

THE END
1.流传千年的八大药膳养生名方!中医养生药膳馆加盟流传千年的八大药膳养生名方! 祖国医学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能够流传下来的方子,基本都安全、方便、有效,毕竟大浪淘沙,亿万人亲身实践证明效果才能留存。 今天医林膳食疗养生的健康管理师为您整理了八大千年药膳名方,补气血、补肾、止咳、祛寒湿、失眠、落枕……所有方子都详细到制法,非常实用!赶快收藏起来吧https://m.huashandao.com/cn/h-nd-3947.html
2.食疗药膳养生法(精选六篇)食疗药膳养生法(精选六篇) 食疗药膳养生法 篇1 药膳食疗早晚餐是根据中医食疗养生理论, 将中药、水果、蔬菜、五谷杂粮配合起来, 制作成系列食疗养生早晚餐。有针对性地调理人体的心、肝、肺、肾、脾、气血等, 并且服用方便, 不需要长时间的制作, 开袋即食或稍加烹煮即可。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100hhv7.html
3.秋季养生祛湿健脾胃3款食疗功效:既可使体内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以消除夏日酷暑的“后遗症”;又能调理脾胃功能。 结语:秋季养生,不妨多用食疗的方法,古语云:“药膳同源”,秋季祛湿健脾胃食疗大家做做看吧~ 不会湿的纸的作文09-04 如何有效祛痘11-15 祛痘印最好的方法10-29 蜂蜜可以祛斑吗12-06 02-15https://www.unjs.com/w/125624.html
4.炎炎热夏你被热到了吗?送您三个养生食疗方助您祛湿补气护血管送您三个养生食疗方 助您祛湿、补气、护血管 近日,北京连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多地气温均超过了40°大关,在如此高温的环境里,人体的新陈代谢旺盛,出汗多,消耗大,此时如果不注意调理,暑邪、湿邪就会随之增加,诱发各种健康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在夏季祛邪防病、健康养生呢?https://m.btime.com/item/47iu9ejchmn9cr9sr48reun734t
5.药膳食疗东汉著名大医学家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不乏有食疗药膳的有关内容,《金匮要略》著有“食禁”专篇,列举了治少阴咽痛的猪肤汤和治产后腹痛的当归生姜羊肉汤,以及桂枝汤、百合鸡子黄汤等,这些食疗方至今还被临床所常用。张仲景所说:“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他对食物疗法http://m.nytcm.net/h-nd-110.html
6.亚降人群中医治未病服务技术方案丹阳市中医院“治未病’科治法:健脾祛湿。 方药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砂仁,木香,甘草,川厚朴,薏苡仁,炒麦芽,鸡内金。 药膳和食疗 (1)萝卜丝饼:白萝卜250克,连皮切丝,加入陈皮丝、生姜丝适量及白扁头50克煮熟后研成泥,加盐少许,拌成馅做成饼,入油锅烙饼。 https://www.dyszyy.cn/zyyss/970.html
7.经验祛湿煮酒方中药方剂经验祛湿煮酒方的来源、处方、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等内容的详细介绍。http://www.zhongyaofangji.com/j/jingyanqushizhujiufang.html
8.(10款祛湿药膳)十大中医祛湿气最好的药膳食疗10款除湿健脾胃的导读:(10款祛湿药膳)十大中医祛湿气最好的药膳食疗,10款除湿健脾胃的药膳盘点?10款祛湿药膳名单如下:薏米赤小豆汤、冬瓜鸭架汤、马齿苋蒲公英粥、藿香粥、百合荸荠粥、玉米须白茅根煲猪肚汤、海带冬瓜汤、三豆汤、红白鲫鱼汤、半夏陈皮茯苓汤。 (10款祛湿药膳)十大中医祛湿气最好的药膳食疗,10款除湿健脾胃的药http://m.zhuoyunkang.com/news/show-64999.html
9.降养生夏季体内湿气重中医祛湿有妙招,送你5招祛湿方法!下面就来介绍五种夏天除湿的妙招吧。那么中医祛湿的方法有哪些? 01、食疗 食疗可以起到祛除体内湿气的作用。 小米、薏苡仁、扁豆、海带等食物有健脾利湿的效果。 红豆莲子羹、山药薏仁汤、荷叶粥和冬瓜粥作为药膳,在夏季有很好的祛湿之用。 夏天,少吃甜食和油腻食物也可以帮助减轻湿气在体内滞留。 https://www.douban.com/note/833646422/
10.食疗养生五指毛桃味甘补气祛湿,是岭南煲汤好搭档药膳方推荐 1、五指毛桃茯苓鸡汤 材料:五指毛桃30克,茯苓20克,陈皮5克,鸡半只,姜3片。(2~3人份) 做法:将鸡焯水,药材洗净,一同放入砂锅中,大火烧开后关中小火煲1个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祛湿化痰。 适宜人群:脾虚痰湿者,多见腹胀腹痛、呕吐清涎、纳呆便溏、头身困重、舌淡苔白腻等症。 https://m.gmw.cn/2024-04/25/content_1303722421.htm
11.这几道药膳,健脾祛湿养心安神南方+中医认为,“心主夏”,夏季心正旺,“火气通于心”,人体容易出现上火、心烦、失眠、口舌生疮等表现。初夏“梅子未黄先着雨”,又逢多雨之季,湿气易内留于体,容易使人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肢体困重等不适。故而此时养生应注意健脾祛湿、养心护心。 知名养生专家、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杨志敏教授为大家推荐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5/11/c7668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