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凯林+林莉季春时节——重于健脾祛湿,推荐5款药膳!健脾营养药膳临床功效

作者:郑凯林硕士研究生福建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

福建省营养学会临床营养专委会青委会副主委/福建中西医结合学会代谢与营养分会秘书/《中国临床营养网》签约营养师等。

林莉医学硕士、福建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主治医师,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食疗分会理事,《中国临床营养网》签约营养师。

指导:叶彬华医学博士、硕导、主任医师、注册营养师

本文摘自:《四季药膳》福建科技出版社

一、气候特点

季春为春之末,即农历三月份,又称暮春、残春、余春。季春阳气升发,寒气退尽,雨水渐消;气候宜人,春暖花开,草长莺飞。包含清明、谷雨两个节气。

二、养生原则——侧重于健脾祛湿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李东垣提出:“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人折寿。”脾胃功效健全,则人体营养吸收利用充分,反之则营养吸收利用差。降雨多的季春,多雨多湿,尤其在南方更是如此。脾喜燥恶湿,人体常因湿邪内生出现困倦,湿困四肢致四肢麻痹,应多吃健脾化湿食物,如白扁豆、莲子、薏苡仁等。

季春气温日渐升高,宜清淡饮食。《饮膳正要》中说:“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可适当饮用浮小麦茶、绿茶以防止体内积热。不宜进食羊肉、麻辣火锅、花椒、辣椒等大热大辛之品,以防邪热化火,引发痈肿疮疖。

三、推荐药膳

莲实健脾方

【功效】健脾补肾。

【原料】芡实10克,莲子10克,山药10克,扁豆10克,薏苡仁10克。

【制作方法】上述食材洗净,提前浸泡半天(天热请放冰箱避免细菌污染),将上述食材放入锅内,大火煮开,小火炖至食材软烂即可。

【食用方法】可常食,作为主食食用。

解析:芡实益肾固精、除湿健脾止泻;莲子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白扁豆健脾化湿;薏苡仁清热健脾利湿。芡实、莲子、山药、扁豆均为药食同源之品,配伍食用可健脾补肾,还具有保护肝细胞、抗氧化、降脂、降压、降糖等作用,正符合春季养肝健脾的养生原则。临床上可作为脾胃虚弱、年老体弱者的调理药膳。

四君蒸鸭

【功效】益气健脾祛湿。

【原料】党参3克,白术1.5克,茯苓5克,薏苡仁5克,鸭肉150克。

【制作方法】药包稍浸泡,鸭肉切小块去皮焯水;鸭肉放入炖罐内,加适量

生姜、调料,蒸60分钟后加入药包,继续蒸30~60分钟。

【食用方法】每周1~2次,佐餐食用。

解析:方中党参甘平,益气健脾;配伍白术健脾燥湿,可加强健脾助运之力;茯苓健脾渗湿,配合白术、薏苡仁祛湿之力更显著;四药与补气养阴利水之鸭肉同煮,可起到益气健脾祛湿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党参、白术可改善胃肠功能,茯苓、薏苡仁可调节免疫、利尿,常食还可抗氧化、抗衰老。

姜汁拌豆腐丝

【功效】发汗散寒,益气宽中,温胃止呕。

【原料】生姜10克,豆腐丝100克,香菜1根,醋、酱油、味精、盐、香油各适量。

【制作方法】生姜切成碎末,用醋浸泡30分钟,加入酱油、盐、香油拌匀,制成姜汁备用。香菜切成碎末待用。豆腐丝切成5厘米长的段,放入沸水中煮一下,捞出沥干水分,放入盘中备用。最后将香菜末撒在豆腐丝上再浇上姜汁,拌匀即可食用。

【食用方法】每周2~3次,佐餐食用。

解析:豆腐有泻火解毒、生津润燥、和中益气之功效;香菜,又名胡荽,可发表透疹、消食开胃、止痛解毒;生姜散寒解表、降逆止呕、化痰止咳。以上3种食材搭配酱油、香油等调味品,组成一道可发汗散寒、益气宽中、温胃止呕的药膳。清明、谷雨前后常常春雨绵绵、阴冷潮湿、乍暖还寒,可多食此菜肴以发汗解表。

赤小豆鲤鱼汤

【功效】健脾祛湿。

【原料】鲤鱼1条,赤小豆10克,白扁豆10克,薏苡仁10克,山药5克,砂仁3克(布包)。

【制作方法】将上述除砂仁外的药物浸泡半天,与鲤鱼等一同炖煮至豆类软烂。砂仁浸泡30分钟,待快出锅时放入砂仁,煮10分钟后即可出锅。

【食用方法】每周1~2次,佐餐食用。除砂仁外其余中药均可食用。

解析: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均有健脾燥湿的作用;山药、砂仁可温补脾胃;配合鲤鱼可加强补益脾胃、利水消肿之功效。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山药的营养成分研究均显示有抗氧化的作用,砂仁可调节胃肠功效。多种杂豆同食,可促进肠道蠕动,还可调节机体免疫力。

健脾消食茶

【功效】疏肝,健脾,消食。

【原料】党参5克,炒麦芽5克,山楂5克,甘草1克。

【制作方法】将药放入药包,放入养生壶,加1500毫升开水,煮开后饮用,可根据个人口味增减水量。

【食用方法】代茶适量饮用。

解析: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麦芽疏肝健脾;山楂健脾行气;甘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营养成分研究表明党参、山楂、甘草具有增强免疫的作用;麦芽、甘草对肝炎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党参还可调节血糖、保护胃肠道黏膜。四药药性平和,可健脾养肝,适合春季阳气生发之时食用。临床上也可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

【宜忌】麦芽具有退乳消胀的作用,哺乳期不宜饮用。

——全文终——

喜欢就点点“在看”~

全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操作起来简单实用,是一本居家常备养生宝典。

《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THE END
1.流传千年的八大药膳养生名方!中医养生药膳馆加盟流传千年的八大药膳养生名方! 祖国医学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能够流传下来的方子,基本都安全、方便、有效,毕竟大浪淘沙,亿万人亲身实践证明效果才能留存。 今天医林膳食疗养生的健康管理师为您整理了八大千年药膳名方,补气血、补肾、止咳、祛寒湿、失眠、落枕……所有方子都详细到制法,非常实用!赶快收藏起来吧https://m.huashandao.com/cn/h-nd-3947.html
2.食疗药膳养生法(精选六篇)食疗药膳养生法(精选六篇) 食疗药膳养生法 篇1 药膳食疗早晚餐是根据中医食疗养生理论, 将中药、水果、蔬菜、五谷杂粮配合起来, 制作成系列食疗养生早晚餐。有针对性地调理人体的心、肝、肺、肾、脾、气血等, 并且服用方便, 不需要长时间的制作, 开袋即食或稍加烹煮即可。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100hhv7.html
3.秋季养生祛湿健脾胃3款食疗功效:既可使体内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以消除夏日酷暑的“后遗症”;又能调理脾胃功能。 结语:秋季养生,不妨多用食疗的方法,古语云:“药膳同源”,秋季祛湿健脾胃食疗大家做做看吧~ 不会湿的纸的作文09-04 如何有效祛痘11-15 祛痘印最好的方法10-29 蜂蜜可以祛斑吗12-06 02-15https://www.unjs.com/w/125624.html
4.炎炎热夏你被热到了吗?送您三个养生食疗方助您祛湿补气护血管送您三个养生食疗方 助您祛湿、补气、护血管 近日,北京连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多地气温均超过了40°大关,在如此高温的环境里,人体的新陈代谢旺盛,出汗多,消耗大,此时如果不注意调理,暑邪、湿邪就会随之增加,诱发各种健康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在夏季祛邪防病、健康养生呢?https://m.btime.com/item/47iu9ejchmn9cr9sr48reun734t
5.药膳食疗东汉著名大医学家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不乏有食疗药膳的有关内容,《金匮要略》著有“食禁”专篇,列举了治少阴咽痛的猪肤汤和治产后腹痛的当归生姜羊肉汤,以及桂枝汤、百合鸡子黄汤等,这些食疗方至今还被临床所常用。张仲景所说:“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他对食物疗法http://m.nytcm.net/h-nd-110.html
6.亚降人群中医治未病服务技术方案丹阳市中医院“治未病’科治法:健脾祛湿。 方药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砂仁,木香,甘草,川厚朴,薏苡仁,炒麦芽,鸡内金。 药膳和食疗 (1)萝卜丝饼:白萝卜250克,连皮切丝,加入陈皮丝、生姜丝适量及白扁头50克煮熟后研成泥,加盐少许,拌成馅做成饼,入油锅烙饼。 https://www.dyszyy.cn/zyyss/970.html
7.经验祛湿煮酒方中药方剂经验祛湿煮酒方的来源、处方、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等内容的详细介绍。http://www.zhongyaofangji.com/j/jingyanqushizhujiufang.html
8.(10款祛湿药膳)十大中医祛湿气最好的药膳食疗10款除湿健脾胃的导读:(10款祛湿药膳)十大中医祛湿气最好的药膳食疗,10款除湿健脾胃的药膳盘点?10款祛湿药膳名单如下:薏米赤小豆汤、冬瓜鸭架汤、马齿苋蒲公英粥、藿香粥、百合荸荠粥、玉米须白茅根煲猪肚汤、海带冬瓜汤、三豆汤、红白鲫鱼汤、半夏陈皮茯苓汤。 (10款祛湿药膳)十大中医祛湿气最好的药膳食疗,10款除湿健脾胃的药http://m.zhuoyunkang.com/news/show-64999.html
9.降养生夏季体内湿气重中医祛湿有妙招,送你5招祛湿方法!下面就来介绍五种夏天除湿的妙招吧。那么中医祛湿的方法有哪些? 01、食疗 食疗可以起到祛除体内湿气的作用。 小米、薏苡仁、扁豆、海带等食物有健脾利湿的效果。 红豆莲子羹、山药薏仁汤、荷叶粥和冬瓜粥作为药膳,在夏季有很好的祛湿之用。 夏天,少吃甜食和油腻食物也可以帮助减轻湿气在体内滞留。 https://www.douban.com/note/833646422/
10.食疗养生五指毛桃味甘补气祛湿,是岭南煲汤好搭档药膳方推荐 1、五指毛桃茯苓鸡汤 材料:五指毛桃30克,茯苓20克,陈皮5克,鸡半只,姜3片。(2~3人份) 做法:将鸡焯水,药材洗净,一同放入砂锅中,大火烧开后关中小火煲1个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祛湿化痰。 适宜人群:脾虚痰湿者,多见腹胀腹痛、呕吐清涎、纳呆便溏、头身困重、舌淡苔白腻等症。 https://m.gmw.cn/2024-04/25/content_1303722421.htm
11.这几道药膳,健脾祛湿养心安神南方+中医认为,“心主夏”,夏季心正旺,“火气通于心”,人体容易出现上火、心烦、失眠、口舌生疮等表现。初夏“梅子未黄先着雨”,又逢多雨之季,湿气易内留于体,容易使人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肢体困重等不适。故而此时养生应注意健脾祛湿、养心护心。 知名养生专家、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杨志敏教授为大家推荐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5/11/c7668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