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足单元整体,建构主题内容,探究主题意义。
英语新课标中将主题分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范畴,各主题范畴下设若干主题群,主题群下设若干子主题。以三下Module8为例,本单元隶属于“人与自我”主题范畴中的生活与学习,子主题内容是“学校、课程,学校生活与个人感受”。
本单元的两个语篇均为对话。语篇一以家长日为背景,MsSmart向Daming的父母讲述大明在学校的表现。语篇二Lingling的妈妈告诉她的爸爸lingling在每个学科的学习表现。
基于语篇内容,我们确立该单元主题为“performanceatschool”。
两个语篇都提到了在校表现,那么他们二者有什么区别呢?从表格中可知:语篇1中侧重于询问和描述人的在校表现。语篇2中侧重描述各学科的学习表现,与语篇1是递进的关系。
因此,确立主题意义为学习他人在校的优秀表现,勤奋学习,改进缺点。分为树立意识-落实行动-形成态度三个层级来落实。
二、通读整套教材,明晰增长点,确定单元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总体要求,结合单元主题意义和单元教学内容,在学生现有水平的基础上为他们设置的“最近发展区”。对本模块(也就是单元)的知识进行分析能帮助教师快速掌握教什么的问题,而学生现有水平如何、教师要教到什么程度,则需要教师对整套教材进行解读。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三下M8主要是复习表达性格的词以及巩固“be”的用法,为下一模块学习“was,were”做准备。所以,教师在本模块中应该给尚未完全掌握“am,is,are”用法的学生提供更多巩固、实践的机会,帮助他们达到能够基本运用动词“be”的要求。
基于以上分析,可设置本单元教学目标如图:
三、深入研读语篇,立足活动观,完成教学设计。
“以育人为本的英语教学,必须从对教学内容分析出发,以语篇为依托,深刻认识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的重要功能,挖掘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为围绕主题意义设计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深入语篇研读,要回答三个问题,以三下M8U1为例
What:本篇以学校举办的“家长日”为背景,内容围绕MsSmart向Daming父母介绍Daming的在校表现。
Why:作者通过对话呈现Daming的在校表现,引导学生用形容词询问和描述他人的在校表现,并认识到要勤奋学习
How:该对话是比较典型的日常对话,涉及描述性格和学习表现的词汇,如:naughty,lazy,workhard,交流在学校表现所使用的核心语言,如:Ishe/she...Heworkshard.该对话引导学生学会在不同情境中询问和描述他人在校表现。
通过语篇研读可确立本课时教学目标为
1.在看、听、读的活动中梳理语篇中Daming的在校表现。(学习理解)
2.在教师的帮助下,角色扮演表演对话。(应用实践)
3.简要说出自己从Daming身上获得的启示。(迁移创新)
4.组内推选小榜样,说明推荐理由,在全班展示。(迁移创新)
基于对语篇的研读和课时教学目标,我们再进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