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菜名英文翻译大全

先来说说这本神奇的菜谱——《中国食谱-HowtocookandeatinChinses》,作者杨步伟。

菜名和菜谱

这本菜谱兼容南北,既有大肉也有小菜,面食,火锅,大部分都是寻常家里饭桌上能见到的。也有"炒蒲公英","涨蛋","橘羹"这些我闻所未闻的。

这些菜谱详细到所有配料的精确配比,分量,解释起饮食习俗来也深入浅出,这是中国人所不习惯的表达方式,却也是它能在西方迅速被接受的重要原因。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书里的示意图很像老教科书里的生物解剖图,但因为解释的是滚刀切的技巧,握筷子的手势,显得严谨又很可爱。正如胡适的预测,stir-fry等词在现在的中餐馆和烹饪教材里随处可见,却没想过最初的翻译就出自这本书。

一本风靡美国70年的中国菜谱

《中国食谱-HowtocookandeatinChinese》,作者杨步伟。杨步伟,一个地道的中国女人。光绪十五年出生。小时候家里人叫她"小三少爷",调皮贪玩,她说自己天不怕地不怕就只怕鬼,和家里长辈,私塾老师斗智斗勇,拔马尾巴的毛,还打过黎元洪的屁股,十几岁才换了女装。后和赵元任结婚,育有一女。杨步伟当过女校校长,后来赴日学医,加入过同盟会,又创建医院,开过饭馆,又办清华进城的公交车,又做过手提包卖,后来相夫教子之余写了很多书,其中还有一本风靡欧美几十年的中国菜谱。

这本菜谱是在康奈尔的图书馆偶然被发现的。1945年出版时就是英文版,杨步伟说自己英文一般,这本书是自己写中文版,女儿帮忙翻译,丈夫修改而来的。

她在前言介绍说自己也是伴着"优雅的女人不进厨房的观念"长大的,出国前甚至没有打过一颗蛋,但因为留学期间不喜欢日本菜才学了做菜。学习的方式就是withanopenmindandanopenmouth(敢想敢吃敢问)。

胡适作序时说,杨步伟和女儿一起创造的一些新词或术语,终于可以贴切地向外国人解释中国烹饪技艺,比如"Stir-fry"(炒),"Meeting"(烩),"Plunging"(蘸),大胆预测的话,这也可能对英语词汇产生重要的贡献。

赛珍珠作序说,作为一个不熟悉中国食材和饮食习惯的外国人(其实赛珍珠算大半个中国人),她通过这种结合了西方生活经验的菜谱写作方式,终于开始了解具体怎么烹饪中餐,和中餐烹饪技巧的精华所在。

她还提名这本书参选诺贝尔奖,说这菜谱能促进国际间的理解,而且认为只有被底蕴深厚的文化滋哺过,才能做出中国菜这样细腻的佳肴。

民国第一美食博主

《HowtocookandeatinChinese》再版了二十多次,也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虽然今天的菜谱已经不拘泥于图片和文字,甚至不少美食教程视频都拍的美轮美奂,但杨先生在我心里却是当之无愧的民国美食"博主"第一人。

她说,"美国的烤栗子永远不好吃。有的裂口,有的太生,这是加热不均匀且断断续续导致的。中国的栗子是在沙子里炒的。不断搅动热沙子,这样栗子四面八方的温度都合宜。最后,栗仁又软又香,像是烤得恰到好处的地瓜一样。"

胡适说,"她的几百张菜谱,正如这张用沙子炒栗子的菜谱一样,是无数节俭朴素、心灵手巧的男女思考和尝试的结晶。它们如今被准确地记录在这里,是为了让所有愿意思考和尝试的人获益并感到快乐。"

下面翻译摘录部分她的总结。

中餐的形式

"我们习惯菜佐饭,和美国正好相反,而不是面包佐菜。中国小孩总是喜欢多吃菜少吃饭,就像美国人一样,但其实多吃米饭才会被视作乖巧而有礼貌的行为。"

"湖南,安徽等地通常习惯吃三餐,每餐都有白饭,其他地方早餐会更简单一些,比如把米煮粥,很多外国人去东方以前都没吃过。还有一些地方习惯吃两餐,两餐之间会夹着几次点心,晚上还会有宵夜。比如广东的一些餐馆就会以午茶做的好而出名。"

(注:一些地区70年前的饮食习惯到现在可能已经有所改变)

"参加宴会的时候在别人夹了菜以后动筷子才是礼貌的,主人为了避免礼让尴尬可以在开餐的时候主动给客人夹菜。"

"饭后吃水果是欧洲传来的习惯,中国人是习惯于在两道菜之间吃水果的。"

把中国展示给世界的人

虽然只是一本食谱,赛珍珠却说它值得诺贝尔奖,因为它第一次系统地让美国人知道了中国菜到底是什么味道。

文化的冲击浸透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味蕾的感受最能让人记住。他们初到美国,在接受西方异奇的同时用一种直接易懂的方式表达了一句--"这是我们的真故乡味"。

杨步伟的书

另,杨布伟的三本书里都有赵元任的批注,或补充或感慨,有时候他们一来二去还会在批注里斗嘴,在我看来是最默契的生活情趣。

金婚的时候,杨步伟在庆祝宴上赋诗:"吵吵闹闹五十年,人人都说好姻缘。元任今生欠我业,颠倒阴阳再团圆。"赵元任也和诗一首:"阴阳颠倒又团圆,犹似当年蜜蜜甜。男女平权新世纪,同偕造福为人间。"

最后我又找了一些菜名的翻译供小伙伴参考,下次再遇到老外问这些菜名的翻译,直接甩出英文,让他们惊艳吧,拿走不谢噢~

THE END
1.中国菜谱英文翻译大全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将翻译内对于原文的求真和翻译外达到的务实效果结合起来考察;将译者的身份及相应的行为与翻译质量评价结合起来考察,研究译者行为和译文的关系;将译者的译内行为和译外行为结合起来考察。 1、美国中餐菜谱英译者的译内行为:正法翻译 传统上的翻译方法主要有音译、直译、意译以及诸多技巧https://www.360wenmi.com/f/fileq61uj9zm.html
2.中国菜谱日语翻译6篇(全文)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将翻译内对于原文的求真和翻译外达到的务实效果结合起来考察;将译者的身份及相应的行为与翻译质量评价结合起来考察,研究译者行为和译文的关系;将译者的译内行为和译外行为结合起来考察。 1、美国中餐菜谱英译者的译内行为:正法翻译 传统上的翻译方法主要有音译、直译、意译以及诸多技巧https://www.99xueshu.com/w/file6ssg68ju.html
3.中餐菜单英文翻译原则创业学院总之,中餐菜名的英译应该借鉴中菜命名的艺术手法,尽量反映中餐烹饪特色,对一些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菜肴在翻译后还可以附加说明,这样既保留了菜名信息,又有助于引起食欲。 ---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https://m.chushihome.com/article/content-21358.html
4.中式菜单的英翻译.pdf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年,卷(期): 2010(9) 参考文献(5条) 1.朱葆琛;朱锡炎 实用旅游英语 1991 2.刘清波 中式菜名英译的技巧和原则 2003(11) 3.黄海翔 中餐菜单英译浅谈 1999(01) 4.黄承球 中国菜谱英译初探[期刊论文]-广西师范学报 1997(02) 5.陈克成 旅游交际英语通 本文读者也读过(8条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615/115402145.shtm
5.英国饮食文化论文模板(10篇)如果译为一般的烤肉,译文就未尽菜谱之意。因此,叉烧可译为Roast印iced Filletof Pork , Guangdong Style。又如潮洲烧雁鹅,可译为ChaozhouRoast Goose或Roast Goose,Chaozhou Style。 第三,中国独有的特色食品的英译,音译法是得到普遍认可的。如饺子、粽子、点心、锅贴、测羊肉都可音译为Jiaozi,Zongzi , Dianxin ,https://www.haofabiao.com/haowen/31830.html
6.中英菜单众口难调老北京小吃要不要取"洋名"和老北京小吃遭遇相似,经数度改良,“烹制”时间长达一年的《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也曾面临种种挑战。 看过菜谱的浙江省瑞安中学英文教师关梦迪提出,“在中餐的凉菜中,卤水系列、四季烤麸、酱制腌制菜等,英文菜名翻译成以marinated开头,加上主料辅料的英文名称。但事实上卤水和腌制的做法、味道有很大差别,用一个词统https://news.cctv.com/society/20080725/10483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