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1惠生活》:养肝保健康

节目嘉宾: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赵婕

如今生活节奏比较快,人们的身体和精神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抽烟、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使得现代都市人长期处于亚健康的边缘。没有人会在意平时的这些习惯会对肝脏造成多大的伤害,那是因为我并没有真正了解肝脏。

中医称肝为“将军之官”,可见肝脏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它负责调节人体的气血水液,维持人体代谢正常,它还有藏血、防止出血的作用。同时,肝脏还是人体的排毒工厂,吃进去的有毒物质、有损肝脏的药物、体内产生的毒素废物等都必须依靠肝脏来解毒。

中医说,百病之源,根在肝脏。肝不好,人就容易生病。另外,肝脏是个“沉默的器官”,它不像肠胃,吃少了会饿,吃多了又会撑,吃错了还会上吐下泻;它也不像肺,快跑几步都要气喘吁吁;它更不像心脏,一点点小事也会心烦意乱。它只知道不停地工作,即使出了“毛病”,也不会轻易让你发觉它的异常。往往等出现症状的时候,病情已经非常严重,甚至可能危及到生命。

一、肝不好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

1、眼睛干涩、呆滞,多半是肝血不足惹的祸

中医学上认为,从眼睛的色泽和清澈度上能预知肝脏的情况。眼睛清澈明亮、神采奕奕,说明气血充足、肝气充盈;双目呆滞、灰暗无光则是气血虚弱的表现;眼睛干涩、眼皮沉重,提示气血不足;眼白的颜色浑浊、发黄,也代表肝脏气血不足。

2、指甲易断、“月牙儿”小

人的手指甲上都有个半月形的“小月亮”,它是人体气血营养是否充沛的刻度表。从中医的角度看,“肝,其华在爪”,意思是如果肝血充足的话,内在的光华就会表现在指甲上,也就是说,指甲是人体健康的外在表现,从指甲的表现能看出肝的好坏。一般要看指甲的生长速度、表面的色泽和外部形态。正常情况下,指甲红润、表面光滑、质地坚韧,除了小指都长有小月亮,这是健康美丽的指甲,也是肝脏气血旺盛的一种表现。

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因此,肝肾功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伤害。而肝功能出现问题也会影响血压的稳定。中医认为,肝功能不好,风症就容易发作。这里的“风”并不是自然界中的“风”。肝脏受损,影响疏泄功能,人体内气血运行失常,容易滋生虚风。“风”游走不定,会突然冲向头顶,或者一下子窜到脏腑,又或者迅速跑到四肢,让人感到不适。表现在血压上,就是血压忽然升高,又忽然降下来,使人感到头晕目眩、头昏脑涨,眼前忽然一片漆黑,看不清东西,甚至还会昏迷、休克。

4、四肢无力是肝血虚弱,眼底出血就是肝火过盛

你们有没有碰到过,只要躺下就不想起床,周末可以整体宅在家里,不想出门,脸不洗,饭懒得吃,厕所也懒得上,睡上一天一夜还是浑身没劲。无力、疲乏的感觉,似乎不能用“累”来形容,因为感觉累的话,充分的休息就会恢复活力。而感觉无力的时候,是睡再多觉也补不回来丢失的精力。这其实是肝血虚弱的结果。只有肝血充盈,身体各个部位才能够得到足够的血液滋养,人才能活动自如,自然也就感觉不到乏力了。

肝脏是人体的大血库,负责储藏血液。如果肝脏调节血量的功能失常,肝不藏血,人体就会出现一些异常出血的表现,比如眼底出血。造成眼底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就是上火,体内火气太大,肝火过盛,就会逼迫血液从血管中溢出来。

5、关节酸痛、经常抽筋,要补肝血

人到中年,经常会关节疼痛、手脚麻木、腰背僵滞,很容易抽筋,行动也不如以前灵活了,有些还会患上颈椎病、肩周炎。如果你的身体出现了这些情况,就要考虑是不是肝脏出了问题。如果一个人肝脏功能良好,肝血充盈,身体肌腱和韧带等组织就能得到充足的濡养,这样筋腱才会强壮有力,行动才会灵活自如。反之如果肝血虚弱,筋膜得不到足够的肝血滋养,就会出现一些运动功能障碍。

6、脸色发黄、口干口苦

经常会有病人觉得脸色发黄来就诊,“医生啊,我是不是肝不好?”在中医看来,脸色发黄跟气血不足、脾胃虚弱有关。但不论是气血还是脾胃,都与肝脏脱不了干系。因为肝藏血,肝血不足,脸部得不到足够的滋养,就会黯淡无光。

现代人长期处于精神压力下,生活不规律,饮食无节制,加班熬夜,睡眠休息不足,肝脏容易受到损伤。不但脸色发黄,有时候早上起床还会感觉口干口苦。口苦主要是因为肝气不通畅引起。肝气不畅,瘀滞的肝气会转化为肝火。肝火旺盛又会影响到脾胃功能,使气血化生不足,人就会食欲不振。不想吃东西,又会营养不良,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气血亏虚。

二、肝好全靠平时养

身体健康说到底还是要靠自己,所以养肝护肝就要注意平时的生活细节。

3、多吃些青色食物:中医讲“五色入五脏”,青色入肝,绿色蔬菜中的叶绿素就相当于植物的血液,吃了植物的血液,从“以形补形”角度看,就等于补了血,对肝脏有好处。比如青皮萝卜、芹菜、莴笋、菠菜等,能起到降肝火、疏肝气的作用。

4、吃冷饮要慎重:炎热的夏天,来一个冰淇淋,看似很消暑,其实在你吃冰淇淋的同时,也吃进了大量的脂肪,大大加重了肝脏的负担。而且冰淇淋中有很多的食品添加剂,吃太多等于吃进去很多添加剂,都要经过肝脏的消化分解,这样肝脏的负担会不重吗?

5、尽量少染发、少美甲:染发剂、指甲油中都含有十几种化学成分,很多都是有毒的,这些物质很容易被皮肤吸收进入人体,需要肝脏来分解代谢。久而久之会损伤肝细胞,甚至引发肝脏疾病。

6、不要饭后喝茶:很多人喜欢在酒足饭饱后喝上一杯茶,其实这样做是不正确的。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它能与蛋白质合成具有吸敛性地靶酸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使肠道蠕动减慢,容易使人便秘,增加了有毒物质对肝脏的毒害作用,从而引起脂肪肝。

此外,零食不能多吃、保持排便通畅、早睡不熬夜、保持心情舒畅都对肝脏的养护非常重要。

三、穴位疗法

1、脸色发黄,按揉行间穴:脸色发黄的人往往工作压力大、心情郁闷,中医认为是肝气郁结。肝经的路线从足至头,行经面部,肝经不通,会造成血液运行不畅,最终变成黄脸婆。

行间穴——位于足背部,第一、第二足趾之间的连接处,缝纹头处就是。用食指指端以打圈的方式按摩,以感觉压痛为度。

2、肝火旺,易发怒,按按太冲穴:如果情志郁结,深按太冲穴一般都会疼痛,若刚开始按摩就有痛感,说明肝火已经很旺。疼痛程度与情志郁结程度有关。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第二脚趾间,沿第一跖骨内侧向小腿方向触摸,摸到第一凹槽处。想发怒时用拇指指尖由下向上按揉,直到有酸、胀、痛的感觉为宜,反复按压3~5次。

3、常按足三里,疏肝理气:经常按摩足三里,不仅能补益脾胃,还能消除疲劳、恢复活力,对于肝郁气结引起的食欲不振、失眠多梦、烦躁易怒、情绪紧张等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调理好,肝血才能够充足,肝气才能够顺畅。

足三里——坐在椅子上,腿弯曲,大腿与小腿城90度,用手摸膝盖外侧,有一凹陷处是膝眼,五指并拢,手指伸直,食指第二关节放在膝眼处,并使手指与小腿成垂直方向平贴在腿上,小指第二关节下就是足三里。

4、女人的大补穴,三阴交:三阴交是脾、肾、肝三条阴经交会的穴位,所以能调节肝、肾、脾三条经脉的气血。按摩三阴交可以帮助女人疏通气血、排毒美容、改善子宫和卵巢功能,对妇科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三阴交——位于从内踝尖向上四横指的骨骼后侧边缘。用一只手的四个手指抓握住足外踝,大拇指屈曲垂直按在穴位上,左旋15次,再右旋15次。

四、吃对了养肝保命,吃错了伤肝伤身

许多食物都有助于肝细胞功能的修复。那么对肝脏有益的食物有哪些呢?

枸杞——养肝明目,增强免疫力

阿胶——补血养肝

菊花——清肝明目

决明子——降压明目益肝

三七——清热平肝,可以帮助肝脏免受化学物质的侵害,也可以促进肝细胞的正常生长。

桑叶——清泄肝肺,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元素——硒和锗,能够促使体内蓄积的毒素和废物被氧化,增加血液中的含氧量,促进新陈代谢。对于脂肪肝、肝炎具有非常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玫瑰——疏肝理气解经痛,“解郁”圣药。有理气活血、排毒养颜功效,对肝气胃痛、月经不调、痛经、乳腺增生都有辅助治疗作用。

当然,还有些食物它们可能是肝脏的敌人,不仅会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还会损害肝脏的正常功能,我们在生活中要尽量少吃。

方便面——营养含量低,过多的油脂容易堆积在体内,形成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腌制食品——含有亚硝酸盐、硝酸盐,容易在体内合成化学致癌物亚硝胺,经常食用,可能诱发肝癌。

甜食——食糖过多,除了被人体吸收的那一部分外,剩余的部分会转化为脂肪储藏在肝脏中,造成肝脏的代谢负担。甜食中含有大量白糖,白糖在体内代谢需要消耗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肝脏分解毒素的过程也需要维生素、矿物质的参与,甜食吃太多势必造成肝脏养分不足,进而肝脏排毒和代谢减慢,毒素不能及时分解并排出体外,又造成肝脏的负担。久而久之,肝细胞受损甚至坏死,引发肝脏疾病。

烧烤、麻辣烫——生肉直接在高温下进行烧烤,分解的脂肪可与肉里蛋白质结合,产生一种叫苯并芘的致癌物质,烟气中也含有这种物质,会加重肝脏的解毒负担。吃了没有熟透的肉还可能会感染上寄生虫,为肝脏埋下隐患。这些食物性质偏向燥热,加上孜然、辣椒等调味品都属于热性食材,吃多了容易上火,造成肝火旺盛。肝主筋,辣的东西吃多了,会导致筋的弹性降低,血到不了指甲,就会易脆、易裂。

葵花籽——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进食过多不但会消耗体内的胆碱,使体内脂肪代谢失调,脂肪沉积于肝脏,会影响肝细胞的正常功能,造成肝功能障碍,还容易引起结缔组织增生,甚至诱发肝组织坏死或肝硬化。葵花籽在炒制时加入像桂皮等香料,含有致癌物质,吃太多,又会加重肝脏负担,造成肝脏解毒功能下降。葵花籽多吃也容易上火。

松花蛋——含有汞及其化合物,可以进入人体所有的器官和组织,尤其是对肾脏、肝脏伤害最大。

鹅肝——吃多了容易诱发脂肪肝。鹅肝中50%是脂肪,其中三分之一又是饱和脂肪,属于高脂肪食物,足以认定它是一种垃圾食品。

刺生——生鱼体内含有许多病菌、寄生虫,如肝吸虫,人食用后可能会患上肝吸虫病。

五、四季养肝

一年之中,寒热冷暖的气候变化影响着我们身体生理功能的发挥,所以我们要顺应四时的气候变化来养肝。

春季是养肝的最佳季节。春天天气逐渐转暖,万物复苏,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日益旺盛。冬天积聚在体内的阳气也顺应自然,向外升发。这时如果肝脏疏泄功能失调,疏导功能不能有效发挥,体内阳气上升太快,肝火就会被引动,进而诱发热感冒、热咳嗽、热哮喘等疾病。所以在春季要保持阳气平稳升发,就要注意及时养肝,更要注意适度养肝。

首先,少吃酸冷辛腻多喝水。春天人体内热较旺,饮食不注意,非常容易引火上身。尽量多吃一些时令水果和绿色蔬菜。豆腐、豆豉等大豆制品富含蛋白质,但脂肪含量有限,是春天进补的好东西。鸽子、鹌鹑、鱼等也是高蛋白低脂肪的护肝食物。不适合吃羊肉、海鲜、肥肉、辣椒等,避免火上浇油。其次,多晒太阳多运动。春季气候多变,病毒滋生。多晒太阳能够帮助人体吸收营养,提高身体免疫力。像一些畏寒怕冷、手脚冰凉的人更应该多晒太阳。同时开展适度的户外运动,比如散步、打球、太极等,促进人体气血通畅。最后,早睡早起身体好。春天容易犯困,会经常感觉精神萎靡、身体倦怠。所以要养成晚上不晚于11点睡觉,早上不超过8点起床的生物钟。

夏季温度持续偏高,大量出汗,人体会流失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肝细胞也容易受到损伤。为了消暑人们多会吃一些凉性的食物,像冰激凌、冰镇饮料等,而过凉的刺激会增加肝脏的负担。有些人甚至把冰镇啤酒当饮料喝,酒精对肝脏的伤害是众所周知的。夏季昼长夜短,很多人会延长夜生活,睡眠不足,会引起肝脏血流相对不足,使原本已经受损的肝细胞因为缺氧、缺血而雪上加霜。

夏季养肝,首要原则是合理膳食。尽量保持五味不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尤其要多吃凉性水果,如西瓜、苹果、梨等。夏李的肉食以鸡肉、鸭肉、瘦猪肉、鸽肉等性平或性凉的肉制品为好。山药、大枣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且补而不腻,夏季煮粥喝,可以对抗因酷暑而造成的免疫力降低。莲藕、银耳、豆浆、百合既可益气养阴,又可养胃生津,是夏季体弱多病、出汗较多、食欲不振者的食疗佳品。解暑的饮料中以茶水为最佳,特别是绿茶,有消暑解渴、清热泻火的作用。盐开水,酸梅汤也比较不错。避免暴饮暴食,暴饮暴食容易造成肝胆、胃肠、胰腺等脏器的过重负担,进而引发肝脏病变。每天保持适量运动,像慢跑、快步走、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贵在坚持,养肝也是一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很难见成效。要想肝脏健康,还要学会制怒,即使生气也不要超过三分钟,调整心态,保持心情开朗。充足的睡眠也有助于强化肝脏。平时累了就要休息。上班族要抓空档休息,比如睡个午觉,疲倦的感觉就会消除。

秋天气候干燥,加速了人体水分的蒸发,身体容易缺水。水分不足,肝脏正常的排毒代谢过程就会受到影响,体内的毒素不容易被稀释,也不容易被分解然后排出体外,就会留在体内,对人体以及肝脏本身造成伤害。秋季燥气当令,人体内肝火容易旺盛而心烦气躁。秋燥会耗伤阴液,导致秋天肝气多虚,为了不受秋燥的伤害,我们可以通过饮食上的调节,降低秋燥之气,安然度过“多事之秋”。

适当地多喝些水,多吃多汁的食物,都有益肝脏。梨是滋润五脏,清六腑的良药;南瓜也可以预防肝病;芝麻、糯米、粳米、豆类、蜂蜜、乳品等柔润食物,可以益胃生津。同时,预防秋燥还要注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葱、姜、辣椒,尤其是生姜。作为调味品,适当食用并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生姜本身属于温性,但在烹饪中失去了不少水分,人吃了可能容易上火,加重秋燥对我们人体的危害。秋天萧瑟,树叶凋零,容易让人产生悲伤的情绪。过度的悲伤不仅使人食欲下降,还会导致肝脏气血瘀滞不畅,进而诱发疾病。多欣赏身边的美景,经常与朋友、家人沟通,抒发内心的烦闷与不快,肝气才能正常生发、顺调。

进入冬季,人们的胃口随着气温的下降逐渐好起来,因此,一到冬季,许多人就张罗着吃各种各样的食物进补了。冬季适当进补,不仅是恢复和调节人体各项机能的最佳时机,而且也为冬季的来临奠定物质基础,对恢复体力、提高抗病能力、减轻宿疾都有重要的意义。但进补要讲科学,不能一味“盲补”。

首先,营养要平衡。冬季要按照营养平衡的原则来合理安排饮食,单靠一种食物是很难达到补益的作用的。所以饮食应该多样化,谷、果、肉、蔬合理搭配。进补要以谷薯类食物为主,粗细粮搭配能获得更全面的营养。山药、红薯、芋头等属于薯类食物,比大米、小麦所含的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更加丰富,用它们来替代部分主食是个不错的选择。饮食要清淡,不适合吃太过肥膩和太咸食品。夏季过后,脾胃功能尚未完全恢复,过于油腻的食物不易被消化吸收。冬天阳气日衰,脾喜温恶冷,因此适合吃温热的食物以保护脾肾。其次,进补应该根据个人体质。体质不同,进补方子也不同。“缺什么,补什么”才是进补的基本原则。一些人总以为越贵越好,不惜重金买来燕窩、魚翅之类的保健品,其实它们的进补功效不一定好。中医的进补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证病人不宜用补药,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会适得其反。最后,进补要适度。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过量进补会加重肝脏负担。夏季人们常吃冷饮,脾胃消化功能减弱。进入冬天马上开始进补,会一下子加重脾胃和肝脏的负担,甚至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幸福的生活需要健康的身体做支撑,所以大家要从今天起好好爱护我们的肝脏,定期做肝脏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THE END
1.肝血不足怎么食补问答频道问题描述:(男,24岁)肝血不足怎么食补 医生回答(1) 高鹏骥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指导意见:肝血不足是指以血液亏损,肝失濡养为主要表现的中医临床证候,其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失眠多梦,面白无华,两目干涩等,主要以养阴柔肝,养血补血为则,可通过食疗途径改善症状。食疗可选用人参乌鸡汤、枸杞煲粥、红枣当归https://m.bohe.cn/ask/mip/malb0n8hulkmqb9.html
2.微博先把这个食疗方子摆出来,让小伙伴们一睹为快: 菊花 浮小麦 桑葚 枸杞 玫瑰花 佛手 茯苓 大枣 甘草 这个方子包含了四组药食同源的食物。 第一组药食同源的食物:目的是为了清肝火,用的是菊花、浮小麦 现在很多人肝火旺,动不动就发脾气,一点就着,生气是很伤肝的事情,每生一次气就要消耗很多的肝血。养肝第一https://m.weibo.cn/status/4744679159234779
3.营养师带你食补系列:藕带,补血益肠道重点推荐的功效之一是其止血消瘀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源自其丰富的维生素K和单宁酸,可收缩血管和止血。所以对于有淤血、咯血的人来说极为适合,产妇也是受益人群。这种既能止血,也不留淤,是热病血症的食疗佳品。 重点推荐的功效之二是其补血作用。不管是莲藕还是藕带,含铁量均非常丰富,对缺铁性贫血的病人很适宜。还含https://cont.jd.com/pccontent/310530
4.第十七章《辅行诀》中的食疗名方第一个方子是补肝汤,叫养生补肝汤,顺应了春天肝的生发功能。 调治:治肝虚,筋极,腹中坚澼,大便闭塞者方。 如果肝的气血虚弱到了极点,韧带都缺乏弹性了,肚子里面会出现一种坚硬的硬块,大便也不通了。 养生补肝汤方剂的组成: 君药辛味儿的蜀椒(汗),一升;臣药辛温的桂心三两;臣药韭叶(切)一把;佐药芍药三https://www.jianshu.com/p/daa5b4d0849f
5.二十四节气顺时生活饮食法吃法决定活法:四季养命食方①桂花可以用干品,也可以用新鲜采摘的。刚摘的桂花要放1 ~ 2个小时,等里边的小虫爬出后,用淡盐水泡洗(花和盐的比例是5:1)。②腹泻者勿饮。③这个方子里加进了枸杞,可以增强补肝血的作用。 ◆ 结缘菊花,保心血管无恙 如果是体质偏寒的人,不要常年喝单一味的菊花。菊花是凉性的,它凉胃,如果脾胃比较寒https://m.douban.com/book/review/1386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