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网络媒体的发展逐渐改变了我们的舆论模式,也使一些热点案例也置
乏理性判断且易受到媒体的宣传影响,给司法审判造成巨大的压力,导致不合理的结果和
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分析公众舆论对司法审判的影响,探究冲突的原因,为实现两者的
良性互动提出建议。
【关键词】
公众舆论
舆论监督
司法审判
一、公众舆论对司法审判的影响现状
当今社会,司法已经成为解决纠纷、追求正义最主要的形式。而在司法审判过程中,
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重大影响的案件的审判中,公众舆论有
会时扮演‘X
因素”。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以及公众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微博等
途径了解信息和表达意愿。人们通过网络舆论等方式对司法实施影响和监督,网络已经成
为表达舆论最主要的方式。公众舆论对于审判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不仅促进了司法公正
公开,同时也给司法审判工作带来压力。
二、公众舆论对司法审判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有助于实现司法公正,预防司法腐败。在古代,统治者已经意识到民意的重要
性,但由于人治的局限性,案件的公正往往依靠官员的道德品格,民意的实际作用并不
大。所以在过去,包拯、海瑞式形象才会深入民心。当代法治社会,舆论民情作为一种朴
素的正义感对于实现司法公正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坚持司法改革和公众监督能够有效地
保障公平正义。但现实中情况更加复杂,一些明显与公众评价有出入的案件会引起公众的
介入,达到预防司法腐败的效果。
2、有助于保障公民权利,增强司法公信力。舆论监督被称为第四权利,监督权是公
民的重要权利。随着公众权利意识的不断觉醒,公众通过各种报道了解案件最新进展,要
求审判过程公开透明,监督审理的全过程,在网络上各抒己见。公众通过舆论来发出自己
的声音,及时反映问题。使司法审判做到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公众通过实现司法监督来
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在“保姆纵火案”中,浙江省高院听取诉讼其代理人提出的管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