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裁员,玩得有多花?外资辞职榨干

最近,某新能源汽车厂商裁员的新闻不胫而走

原来,这个看上去风光无限的行业,也得紧跟“潮流”

想必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裁出新意,裁出水平

不过,他们作为“裁员界”新人,可能还不知道这一领域已经进化成什么样了

各家奇招频出

那么就让雷哥在此盘点一下——

01

放养式裁员

突然不给员工安排工作,让其整天无所事事,最终看到别人都咔咔干活,自己像个小丑,还只能拿低绩效,最终心里压力过大熬不住主动辞职

02

搬家式裁员

03

发配式裁员

加强版“搬家式裁员”,比如把上海的员工发配到深圳办公,把深圳的员工发配到上海办公,特别是对于有家庭子女的员工来说成本巨大,以迁代裁

04

榨干式裁员

与“放养式裁员”互为两个极端,安排大量任务给待裁员工,而且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比如一天出100张图),让其生理和心理上双重崩溃后辞职,就算一直叼着一口气熬着,也能榨干他的最大价值

05

赛博隔离式裁员

06

报销困难式裁员

07

羞耻式裁员

军事化管理+公众场合做任务,比如在热闹的市区喊口号、跑步、做操、演讲,让有些员工羞耻心爆棚选择赶紧离开

08

钓鱼式裁员

领导带着需要裁员的团队去KTV、打牌、酒驾等活动,再自己举报自己违法,被抓后公司再以此名义辞退员工,一分钱不用赔就可以整个一锅端

09

内斗式裁员

故意把下面的人分成两拨团队,做同一个项目,让其中一拨把另一拨人斗走,都不用亲自下场,还没有成本

THE END
1.汽车配件行业太难干了汽车配件行业太难干了 随着新能源浪潮的逐渐退去,汽车行业必将经历一轮洗牌,优胜劣汰。在这一过程中,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唯有品质卓越,才能在行业退潮时站稳脚跟。同时,互联网汽车概念的兴起也吸引了众多大型公司的目光,它们纷纷涉足这一领域,因此,汽车零部件的制造与供应仍然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具备实力与远见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215953820651605330.html
2.新能源货车难买交强险多家公司涉拒保据悉,遇到同样遭遇的不止黄先生这一位新能源货车车主。对于这些新能源车主来说,购保难已然变成某种常态。 新能源厢式货车难买交强险的原因,不外乎是保险公司从利润上考虑。但对于广大车主来说,买不到交强险,车不能上路,有车也只能干瞪眼。 对此,黄先生等一众新能源货车车主们希望监管部门能够及时出手,解决他们的http://www.360che.com/news/221228/177744.html
3.传统车企2020:憋屈转型与新能源汽车“军令状”新能源汽车大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汹涌而来。 尾大难掉 “如果所有汽车都使用电力,日本将在夏季无电可用。” 据媒体报道称,日本政府即将宣布从2035年开始禁止销售新的汽油动力汽车。12月18日,丰田章男对此消息表示,电动汽车被过分炒作,支持者没有考虑到发电产生的碳排放和电动汽车转型的成本。 https://36kr.com/p/1028323154670464
4.两万字长文!管清友团队:新能源汽车2022年度展望资本市场端警惕中、短期估值回调风险。中、短期内科技成长型赛道,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行业与赛道,已经积累了不小的涨幅。叠加前文分析到的如今赛道已经相对拥挤,多个龙头公司基本面虽然强劲,但历史估值水位逼近80%甚至90%以上,一旦内部流动性不太松,外部流动性微收紧,可能出现杀估值行情,风险十分值得关注。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51184
5.新能源汽车这本经,到底应该怎么念下去?最出人意料的现代汽车,Q3季度在全球范围内累计销售104.5510万辆,同比增长2%,前三季度累计销量超过300万辆。 而在国内市场,国际汽车巨头陷入了新能源转型慢、销量萎缩、品牌力下降的困境,但是,我们因此就判定巨头们败局已定,显然有些有失偏颇。这甚至有些坐井观天的嫌疑。 https://cheshihao.cheshi.com/news/1827524.html
6.重磅来袭丨2020(第十五届)青岛国际水大会二轮通知唐宇攀,南京惟新环保装备技术研究院,研发总监 化工化纤废水综合治理方案 王慧芳,华夏碧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低温蒸发污泥减量技术助力煤化工行业绿色发展 谭吉祥,广州晟启能源设备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聚瓷膜在废水及冷凝液回用方面的应用 申蕾,美国PolyCera公司,大中华区销售总监 http://goootech.com/topics/72010276/detail-10300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