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正在释放出巨大的创新突破动力,并通过产业主体升级、产业结构优化、产业价值链重构以及产业生态网络完善,不断引领着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
数字经济加快产业主体升级
产业是由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组成的集合体,因此,企业是产业的主体。工业经济时代的产业主体主要是收益最大化型企业,即在稳定的市场环境下,寻求以最小化成本实现最大化收益的企业。但数字时代的产业主体与以往不同,主要是创新最大化型企业,即在不稳定的市场环境下,通过创新不断拓展技术边界和市场边界的创新型企业,既包括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智能化工厂等不断拓展技术边界的创新型企业,更包括平台型企业等不断拓展市场边界的创新型企业。这些创新型的产业主体,是数字经济时代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最重要的微观细胞。
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数字经济所包含的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能够有效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数字产业化的过程,一是提升了产业结构的高度。数字经济所带来的技术突破式革命是从无到有的新产业生成过程。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或未来产业,通常附加值很高。以汽车产业为例,当前传统燃油汽车行业平均利润率低于新能源智能网联车企的平均利润率。二是提高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数字产业化加强了工业和服务业的融合,产业结构不再强调一二三产业之间绝对的划分和结构平衡,而是通过融合的方式使得三次产业之间的合作或协作更加密切,比如,人工智能等产业就体现了知识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高度融合。数字产业化不仅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而且通过创造全新的产品和服务,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效率的提升和经济模式的转变,数据的共享流通与技术融合等极大地提高了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程度,使得不同产业之间的协同效应更加显著。同时,数字经济也降低了企业的搜寻成本、交通成本、管理成本等,通过投入产出比的提高,推动数字产业形成鲜明的技术进步特征和规模经济特征。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数字经济也进一步加速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过程。这一过程既包括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替代,也包括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从而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传统制造业企业可以通过添加个性化数字定制、设备远程数字运维等服务,转型为服务型企业。数字产业能够为传统产业提供产品与服务,赋能传统产业升级,实现对产业体系的重塑。产业数字化的本质就是数字化赋能实体经济,加快数实之间的要素融合、技术融合、流程融合等,通过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加快数字化服务商建设、优化工业互联网平台等路径,全面提升实体经济的数字化水平。
数字经济促进价值链重构
在工业经济时代,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要路径依赖于从劳动驱动向资本驱动进而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因此不断提升技术要素投入的规模、水平是主要方向。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改变了传统要素投入的单一技术路径模式,更多依靠技术更迭、大数据与价值链融合、全产业链的构建、控制产业链节点风险等路径,深化关联产业价值链条的渗透程度,形成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等相融合的复杂模式,推动产业链的现代化发展,因此数字经济的产业之间要素流动更复杂、技术要求更突出、链条联动关系更密切、价值重构更加明显。
数字经济推动产业生态网络的完善
产业生态网络是一种产业组织形式,比拟自然生态系统的运作方式,将众多产业组织,如企业、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以及各种资源要素有机组合在一起,形成相互依存、系统共生的网络关系。
更重要的是,与这些生态元素相配套,政府也不断推进智慧大脑、政务服务平台、数字化决策系统等数字政府建设,以及监管电商平台、保证公平竞争、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数字治理工作,主动加快适数化改革,对不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等进行变革重塑,推动跨领域、跨部门业务流程再造、规则重构与制度创新,并从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深入、数字鸿沟弥合等角度消除阻碍数字化转型和发展的堵点卡点。
(作者:周密,系南开大学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