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如何做增量激励?

公司分钱的水平基本代表了管理的水平,当然,分钱的一个基本前提是能挣到钱,没有挣到钱的公司请先解决好生存问题,对于挣到钱的公司,分钱就是一场理性与感性的多维度碰撞。

大部分公司都明白员工分钱是基于贡献和结果的,但是为什么在实操的时候就往往捉襟见肘呢,首先是没有合理的对标对象,其次是没有解决好员工分配的结构的问题。

收入对于员工是一个天大的事情,公司觉得给员工的薪资很合理与员工的自我感觉有时候差异是很大的,因此薪酬激励的对标分析一定要合理,而且公司在这方面一定也要有引导员工的能力,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基线就是员工能力+公司经营水平与薪资结构的基线对应,如果你的公司不注意做这些管理基础建设,员工永远都不会满意的,员工有时候只会盯着华为这种大厂的人员薪资而忽视了与之对应的能力与绩效结果,这不能怪员工眼高手低,这是人性使然,所以公司一定要从一开始的时候就给员工建立起这种薪酬激励氛围:公司经营结果的增长以及员工的个人绩效情况共同决定着涨薪额度,决定着年终奖金包,这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光有这个基础还不够,在这个基础上还要管理好“人数”,这个人数不仅仅是指人员总体数量,而且在一定数量的情况下还要保持一定的人效,在这个基础上,内部人员可以用拉车与坐车的进行大类区分,既成本中心与利润中心的人员比例,在公司目前情况下,拉车和坐车的配比是什么样的情况,这是公司对于整体利润与成本的平衡管理,再进一步就是考虑让拉车人比坐车人拿得多,拉车人在拉车时比不拉车的时候要拿得多。

另外激励体系应该是立体性的,可以细分为薪酬、福利、健康和发展四个层面,覆盖物质与荣誉两大动力体系,但是激励体系的建立也不是孤立,需要考虑管理系统的拉通

【课程收益】

1、掌握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的企业价值链循环理论;

2、掌握基于责任中心的分灶吃饭机制;

3、掌握组织层面的经营性薪酬包、奖金包的差异化设置逻辑;

4、掌握全面激励体系的打造方法;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常见的激励模式以及利弊分析

1、常见的激励模式及其利弊分析

2、华为全面激励的感知

3、华为激励体系的四个维度

研讨1:提成制VS年终奖

研讨2:为何这种荣誉激励会失效?

研讨3:对照华为,您公司的激励维度有哪些可以提升的空间

第二部分:激励体系与公司顶层设计(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

1、激励从何而来:没有价值创造何谈价值分配

(1)企业价值创造与价值评价、分配是否完整耦合

(3)企业价值创造的能力是否稳定与持久

(4)企业价值创造的能力是否可以再生

案例:华为价值创造的两个轮子

案例:以奋斗者为本是华为价值创造最大的文化支撑

研讨:贵公司的价值创造的核心是什么?

2、建立科学的内部价值评价体系

(1)价值评价与目标管理

(2)价值评价与绩效管理

(3)价值评价导向与原则

(4)华为价值评价的方法与标准

研讨:人才评议要素有哪些,怎么评价

研讨:贵公司的绩效管理是否有效

3、以奋斗者为本的价值分配

(1)价值分配的导向、分配的要素管理(工资、奖金、长期激励、非物质激励等);

(2)价值分配的政策;

(3)价值分配要处理的矛盾:短期与长期、奋斗者与劳动者、历史贡献者与当前贡献者、组织与个人、公平的相对与绝对

(4)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要一起抓

案例:不让雷锋吃亏

研讨:贵公司价值分配要素与价值评价要素的联动关系顶层设计

第三部分:多元化激励体系的建立

1、我们追求的是增效激励,不是吃老本

2、企业在设计激励体系的过程中常见的典型问题

3、多元化激励体系的整体框架

研讨:增量激励从哪里来

4、整体薪酬包的管理与落地机制

研讨:贵公司的整体薪酬包设计如何优化

5、工资管理机制设计与落地

研讨:工资与奖金的区别,如何管理

6、奖金管理机制设计与落地

案例1:典型的项目激励

案例2:年终奖的设计

案例3:典型的专项激励设计

7、长期激励机制的设计与落地

8、荣誉激励机制的设计与落地;

9、负向激励机制的设计与落地;

10、发展激励中较为常用的任职资格管理体系建设;

(1)任职资格通道与体系框架设定;

通道设计的原则

通道设计的等级

专业与管理全维度的任职资格标准框架

案例分析:某公司任职资格标准框架解析

(2)任职资格的衡量标准开发;

任职资格标准设计的基本原则;

任职资格标准构成和要求;

任职资格标准能力项提炼方法实操;

(3)任职资格的认证流程;

(4)任职资格的应用:

11、发展激励之人才的破格提拔:华为蒙哥马利计划

1、战略预算激励与年度经营预算激励的平衡

2、激励政策管理好三大矛盾∶刚性&弹性、平衡&打破平衡、劳动所得&资本所得分配结构

3、人才流动也是激励有效性的关键

4、榜样的力量与传播

Tony老师:

业务与组织管理落地实践专家

目前担任多家公司管理顾问多年华为业务与组织管理经历

两家独角兽企业核心高管(分管运营与人力)管理过三所企业大学

完整的经历了从业务发展与组织管理的闭环;有成熟公司的管理眼界,也经历过中小公司和独角兽创业公司从零到壹的过程;

THE END
1.华为任职资格管理重点白睿模块一、渊源:为什么人才管理需要建设任职资格体系? 1、任职资格由来和NVQ的标准结构 2、为什么给研发技术中心人员建立任职资格体系? 3、为什么做中高层管理者的任职资格评估? 4、为什么做营销人员的任职资格体系? 5、任职资格管理体系构建过程 6、任职资格管理体系构建路径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3383769.html
2.国有企业员工职业发展体系建设实践及思考员工职业发展紧密围绕制度建设和科学管理两条主线进行完善优化,其主要包括职业发展岗位及评价体系、职业发展等级体系、管理组织架构体系、职业发展薪酬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和任职资格体系等几部分。 1.岗位梳理和岗位评价 开展岗位分析,通过调研问卷、岗位访谈等形式,花时间、花精力,细致梳理组织构架和岗位,建立岗位说明书体系https://www.rc114.com/info/NewObservation/Content.aspx?id=15040
3.任职资格体系是什么有哪些应用人才培养工作是企业的长期管理工作,现在也有多种理论与方法,但都会有一个共同的基础——任职资格体系管理。目前这方面的人才比较紧缺,其原因之一就是对人才要求很高,需要对人才培养、职业发展通道建设、人才能力建模、人才评鉴都要有具体的经验,而且人才本身也要具备较强的培训引导能力,能作为团队辅导的主持人。https://www.jianshu.com/p/7f557dd41255
4.任职资格标准体系任职资格标准体系 2 资格标准体系的构成 意愿 需要 动机 知识经验 素质能力 工作过程 工作绩效 绩效管 理/价 值评价 薪酬激 励/价值 分配 投入 过程 产出 绩效产生过程 3 任职资格标准体系-定义 任职资格标准开发是根据职业发展通道,对员工胜任岗位所具备的知识、 工作 经验、行为标准、素质能力等进行分级分层的过https://doc.mbalib.com/view/0a003def7630ba4d38a440f16143b851.html
5.关于任职资格的批复(精选15篇)类似A企业这样以技术为主导的高科技公司,它们经过了创业期,进入了快速成长阶段,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建设的关键时期。如果仅靠传统的以职位为基础的人力资源体系,无法快速培养人才、进行知识传承积累。因此,建立任职资格标准才是解决组织能力成长的基石,在此基础上配以完善的绩效考核、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与任职资格对应https://www.360wenmi.com/f/fileqju4frr2.html
6.基于IPD产品研发体系的研发任职资格管理咨询ipd任职资格迈瑞的研发系是最早探索任职资格体系的业务板块,项目历程主要围绕研发系,介绍任职资格管理的发展历程。 从时间线来说,2008 年前为早期探索,2009 年启动研发任职资格标准的建设,2012 年在某咨询公司的指导下进行任职资格标准的更新,2013 年启动学习路径图的建设。其后,对于任职资格体系逐步优化,包括进一步落实员工多通道https://blog.csdn.net/2403_86990987/article/details/141816433
7.构建基于任职资格管理的员工职业发展体系研究1 高建炯;马利;李国平;冀永红;单志刚;赵继昶;马海燕;人才强企 人企双赢——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公司创新实施员工任职资格管理体系推进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模式[A];现代大型煤炭企业经典管理案例(人力资源篇)[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0条 1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LDBJ201930030.htm
8.如何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人才梯队建设八个步骤为:第一步,人才要盘点;第二步,构建胜任力模型;第三步,建立人才任职资格体系;第四步,人才职业生涯规划;第五步,建立人才测评系统;第六步,建立人才梯队资源库;第七步,进行人才培养体系设计,实施体系方案;第八步,人才梯队建设管理。 https://www.keycourse.com/webArticle/webArticleDetail/10661
9.总监年度总结一、制度建设方面力争在3月前完成各部门任职资格体系的编制,包括:职位说明(岗位责任制)、任职要求。任职资格体系是人力资源部门进行招聘、考核及定薪的基础资料,非常关键。这个体系不能照搬其他企业的,一定要与各部门负责人进行沟通,制定出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任职资格体系,并能够持续沿用。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nianzhongzongjie/20230430113130_6979060.html
10.中宣部教育部发文:建立思政课专职教师任职资格制度《通知》还强调,要切实提高专职教师整体素质,建设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才体系。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任职资格制度,本科和专科院校分别严格按照1:350—400和1:550-600的师生比配足配强专职教师。强化教学科研骨干培养,推进择优资助及国内高级访学计划,每年培养150名左右骨干。 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15_08_17_33091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