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杰:P2P网贷何去何从?行业监管还需疏堵结合腾讯云开发者社区

2019年对P2P网贷行业的从业机构和从业者而言,注定是充满焦虑而又寄予希望的一年。多年的市场乱象一直透支着投资者的信任,“能退尽退,应关尽关”的监管表态则冲击着市场从业机构的信心。

今年年初的175号文指出了P2P网贷未来的三条出路:清盘、转型、备案。也就是说除了“能退尽退,应关尽关”以外,对于合规运营的从业机构,可以选择的道路还有转型或者备案。这一消息给了从业机构继续坚持下去的希望,在行业内坚守的从业机构一面积极主动响应合规,一面在煎熬中等待备案的进一步消息。

4月份,网传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有条件备案试点工作方案》称,备案试点工作将于2019年6月末启动。然而,备案这只靴子最终未能落地。

7月6日,互金政治领导小组和网贷整治领导小组联合召开了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座谈会,会议中并未出现“备案”的字眼,取而代之的是“监管试点”。

整个行业未来将何去何从?

自2007年国内首家P2P网贷平台“拍拍贷”上线以来,中国P2P网贷行业刚好迎来了自己第一个本命年。12年间,P2P网贷行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默默无闻到异军突起、从野蛮生长到爆雷频发、从无序竞争到合规整改。

回顾其诞生之初,P2P网贷是在我国传统金融长期结构失衡,小微金融严重缺失的大背景下,乘着“互联网+”的东风顺势而起。由于契合了长期压抑的市场投融资需求,短短几年间,这一新兴业态展现出特别的生命活力,对于投融资者而言具有显著的降门槛效应,对传统金融行业则发挥了重要的鲶鱼效应。

从2015年起,P2P网贷行业被正式纳入监管,全国及地方性监管政策与行业规范频出。

到2017年8月为止,代表P2P网贷行业基本监管框架的“1+3”监管体系已基本形成。

一系列的监管政策、行业规范以及针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专项整治工作,正是引导这一业态健康有序发展的政策性、基础性和趋势性矫枉纠偏行动。

适当监管有利于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但我们也看到在当前的监管政策环境之下,行业赖以生存的空间在不断收缩,行业未来的前景依然不明。

目前的监管政策给网贷机构留有余地:转型或者监管试点。但当前的监管环境下,不管是转型还是坐等监管试点,在实际操作上恐怕都缺乏足够的空间。

7月6日,互金整治领导小组和网贷整治领导小组联合召开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了两条转型方向:“允许并鼓励其申请改制为网络小额贷款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目前,网络小贷公司需要省级金融主管部门审批,消费金融公司需要银保监会审批,两者都有行业管理办法,进入门槛非常高,对于一众中小型平台是可望而不可及,转型注定只能是少数玩家的游戏。

在备案看不到尽头,整治始终都在的监管环境下,从业机构不是没有耐心,在等待着备案的平台当中,不乏一批积极响应合规的机构。笔者从广州地区的一家平台——民贷天下官网披露的最新合规进展看到,民贷天下完成了2018年度财务审计报告、专项审计工作、法律意见书信息披露工作,并且在今年6月份就完成对接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P2P网贷机构实时数据接入平台”。

网贷行业是否还有未来?

根据网贷之家的数据,截至2019年7月底,P2P网贷行业累计成交量为8.69万亿元,在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传统金融的有益补充,P2P网贷为小微企业和中低收入的消费群体提供了有效的融资渠道,同时也缓解了中小投资者的投资荒,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无论如何,民间的投融资需求不会消失,一味的堵风险也不会使风险消亡,网贷中的金融交易重返传统的民间借贷,只会让风险由线上转移至线下,甚至更为隐蔽。

事实上,市场上也出现了“监管门槛过高导致大部分平台关闭,或是监管限额无法满足借款人需求,而导致潜在交易需求重回‘地下’”的担忧。因此,如何引导金融需求的合理释放才是监管层需要考量的关键所在。

我们还应看到,任何行业在诞生之初都是问题不断,网贷行业也难免泥沙俱下。信托、国债期货等其他金融细分领域都曾经历过风雨洗礼,而P2P这几年所面临的大整改,也是前人走过的必经之路,只要社会价值还在,行业就有未来,互联网金融是一个不可逆的发展趋势,大乱之后方能大治。

与此同时,在有大量平台坚守合规的情形下,行业需要的是精准出清。当前,完善行业监管制度与风险专项整治是行业风险监管的两只抓手。一刀切式的风险专项整治,长期来看已经挤压了行业发展空间,行业监管亟需回到制度建设上,以制度为保障,在监管上采取两分法,分类监管、因类施策、疏堵结合,推动行业主流平台有效防防控风险、规范健康发展、不断走向繁荣有序的发展新阶段。

民贷天下风险教育研究院,聚焦互联网金融行业,致力于出借人风险教育,倡导理性财富增值,学会辨识风险。同时,民贷天下风险教育研究院广纳良言,以推动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为己任,努力成为互联网金融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出借人教育智库,为行业健康规范发展建言献策。

民贷天下风险教育研究院由CEO黄伟渊担任院长,并从风险教育传播、学术研究和风控研究三个方面设立研究小组,分别由风险教育传播大使、学术界特邀嘉宾及平台风控管理中心组成。

THE END
1.政策解读2024-09-19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促进非银行金融机构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的通知》 2024-09-09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保险公司县域机构统计制度的通知 2024-08-19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关于加强和改进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答记者问 https://jrjgj.yangling.gov.cn/zwgk/fdzdgknr/zcjd/1.html
2.P2P国家监管最新动态,构建稳健互联网金融生态的措施和进展最新P2P国家监管消息显示,为构建更加稳健的互联网金融生态,相关部门加强了对P2P行业的监管力度。监管措施旨在保障投资者权益,减少金融风险,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这一系列的监管措施将有助于营造一个更加安全、透明的互联网金融环境。 中国P2P监管最新动态 随着P2P行业的飞速发展,中国政府近期出台了一系列新的监管政策,以https://www.xindashizheng.com/post/16551.html
3.业内高管解读P2P网贷暂行管理办法而《暂行办法》中跨平台限额的规定,体现了监管希望在衡量借款人整体负债水平的基础上做好风险管理的思路,这对于保护借款人利益、管理行业整体风险以及稳定金融市场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具体的措施落地。我们建议借款人的整体负债情况不仅仅体现在网贷平台之间,也应该包括在所有借贷机构的负债情况,期待中国https://www.01caijing.com/article/10364.htm
4.p2p监管政策解读8篇(全文)业界期待已久的P2P监管细则《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终于面世,公开征求意见。这是今年7月《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之后P2P领域首个监管细则。 1、规定网贷机构名称应包含“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字样,全国P2P企业都要改名吗?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98y1ko9d.html
5.P2P政策重塑行业生态,引领金融科技新纪元学习资讯展望未来,随着最新P2P政策的实施,P2P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政策的引导下,行业将逐渐规范化,降低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P2P企业也将加强内部管理和创新,提高竞争力,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P2P行业将更加注重金融科技的应用和创新,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最新P2P政策的出台为P2P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方向,在政策的http://www.meansam.com/post/28720.html
6.P2P网络融资模式(精选十篇)1. 确定监管主体刻不容缓,我国政府可以考虑以分业监管为出发点,从中央到地方,层层落实,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管体系。中央监管机构———银监会应该对P2P行业进行统一监管,建立预警机制,防止P2P平台引发区域性或者系统风险。充分发挥银监会、证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等监管机构的职能,各监管机构职责分工,进行分别监管。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3z4fgzu.html
7.P2P备案靴子落地厦门,网贷行业合规化开启“破冰”之旅为了防止P2P企业跨地区监管套利,11月3日,厦门金融办发布备案管理的补充通知,规定异地平台要在厦门市申请备案时“应当提交原网贷机构当地主管部门整改通过的相关证明或本市监管部门认可的整改通过证明”,以此堵住监管漏洞。即便是正规企业,跨区落地厦门申请备案,门槛也是不低。京东金融旗下的新设公司是目前唯一一家跨区落地https://www.iyiou.com/p/60480.html
8.国内网络借贷平台介绍(4)创新能力不足。现有的P2P网贷平台在风险控制方面没有更多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金融创新,很大程度上依然要依靠线下机构开展业务,有专家指出,现有P2P网贷机构的优势不在于互联网优势,而是在于突破了监管,P2P网贷机构在制度和技术上相较于传统的金融机构并没有优势,P2P行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https://www.mingkanw.com/w/fileac4t8mxc.html
9.我国P2P网络借贷存在的法律风险及其规制相关的法律缺失,监管机构不明确,加上行业规范尚未建立,制度风险仍然存在。此外,由于我国个人征信系统尚不完善,投资人了解借款人的真实财务状况的可能性非常低,这样一来,借贷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进一步加剧,信用风险难以控制。以下分别从投资人和借款人的角度出发梳理了P2P网络借贷的风险点。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5/07/id/1677715.shtml
10.网贷资金存管监管趋严P2P行业洗牌将加速《征求意见稿》不仅对开展存管业务的银行提出了一定的资质要求,对于接入的平台也提出了在工商登记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完成备案登记、按照通信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申请获得相应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等五项要求。最受业内关注的一条是,存管银行不应外包或由合作机构承担,不得委托网贷机构和第三方机构代开出借人和借款人交易https://finance.sina.cn/2016-08-17/detail-ifxuxnak0426092.d.html
11.P2P监管细则出台后,目前的P2P理财平台是否合规?有哪些发展方向2015年11月末,全国正常运营的网贷机构共2612家,其中问题平台数量1000多家,约占全行业机构总数的30%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448987
12.浙江图书馆34网贷行业也需治未病 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无监管机构,长期处于“三无”状态的P2P网络借贷平台不断出现危机。2013年全国新成立的平台有800家,而同时倒闭的已经超过了70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金融领域的改革,近年来财富管理公司、网络借贷平台迅猛发展起来。本人屡见报箱里不时有投资管理机构发来的小传单,https://www.zjlib.cn/gkdjyd/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