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孙威江教授陈志丹副教授等:乌龙茶茶树品种制白茶

白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属微发酵茶,滋味鲜爽甘醇,香气清香持久,风味独特。茶树品种差异导致鲜叶中内源性代谢物存在差异,即使在相同工艺条件下也会对成品茶风味产生巨大影响。每一个茶树品种都存在其最适制的茶类。近年来随着“白茶热”的持续,促进了许多非传统白茶产区选用当地种质试制白。部分研究对乌龙茶品种的白茶适制性进行了探究,证明其具有制成花香型白茶的潜力,但乌龙茶品种制白茶的茶汤品质参数、呈味物质组分较传统白茶的差异仍尚未明确。

为此,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的戴浩民、张灵枝和孙威江等人为进一步探明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与传统白茶间风味、品质参数上的差异,以紫玫瑰等8种乌龙茶品种和传统白茶品种福鼎大毫茶在相同采、制工艺条件下制得的白牡丹茶为研究对象,通过感官审评、茶汤品质参数测定、生化成分和香气成分检测,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手段对9种茶样进行综合比较,全面、系统地探究乌龙茶品种的白茶适制性,以期为白茶风味多样化、个性化提供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

1

不同茶树品种所制白茶感官审评及茶汤品质参数差异分析

1.1不同茶树品种所制白茶感官审评结果

1.2不同茶树品种所制白茶茶汤品质参数差异分析

2

不同茶树品种所制白茶滋味成分差异分析

2.1不同茶树品种所制白茶常规滋味成分差异分析

2.2不同茶树品种所制白茶生物碱、酚酸及儿茶素含量差异分析

2.3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关键品质参数

OPLS-DA是一种有监督的分类方法,能够有效区分样本并提取关键差异参数。基于品质参数构建的OPLS-DA模型如图4A所示,其拟合参数R2Y为0.978,预测能力Q2为0.954,经1000次交叉验证后P值小于0.05,表明模型不存在过拟合现象,解释能力强。模型结果显示传统白茶品种位于右侧,与其余样品差距较远,组间差异大,说明该模型基于茶汤品质参数、滋味成分能有效区分传统白茶与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一般认为变量差异贡献度(VIP)>1且P<0.05表示该参数/变量对组间分离有较大贡献。由图4B可知,GCG含量、茶汤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茶汤pH值、EGCG含量被认为是造成传统白茶与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间品质差异的关键参数。

3

不同茶树品种制白茶香气成分分析

3.1GC-MS质谱分析挥发性成分及含量

由表4可知,金牡丹白茶总香气成分含量最高,比传统白茶约高出1倍,各样品的总香气成分含量大多存在显著差异。总香气成分含量由高到低排名依次为:金牡丹、奇兰、金观音、金萱、梅占、福鼎大毫茶、紫玫瑰、黄观音、毛蟹,香气含量与种类的差异可能是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香气成分类型不同的原因。

为进一步明确不同茶树品种所制白茶香气成分的组成差异,所有样品的挥发性物质含量数据经标准化后以欧氏距离为聚类标准绘制层次聚类热图,结果如图6所示。传统白茶与金观音白茶聚为一类,这2个样品的芳樟醇(百合花香)、棕榈酸甲酯(油脂香)、苯乙醇(玫瑰花香)等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品种,香气成分组成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奇兰、梅占、紫玫瑰白茶聚为一类,可能是因为芳樟醇(百合花香)、棕榈酸甲酯(油脂香)、棕榈酸(轻微油脂香)、香叶醇(甜花香、果香)、苯乙醛(草香、蜜香)、苯乙醇(玫瑰花香)等物质含量较低且含量接近。橙花醇(花香、甜香)、甲酸香叶酯(玫瑰花香)、亚油酸乙酯(胭脂香、果香)含量较高而7-甲基-3-亚甲基-6-辛烯-1-醇含量较低可能是金牡丹、金萱白茶聚为一类的重要原因。

3.2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与传统白茶的关键差异香气成分挖掘

为进一步挖掘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与传统白茶的关键差异香气成分,基于多元统计分析手段以挥发性物质含量构建了OPLS-DA模型(图7),其拟合参数R2Y=0.98,预测能力Q2=0.959,经1000次交叉验证后P值小于0.05,说明模型不存在过拟合现象,效果较好。从图7A可看出传统白茶位于得分图右侧中部,而乌龙茶品种则聚集于得分图的左侧,这表明传统白茶与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的香气内质差异较大。

表5呈现的是关键挥发性物质在不同茶树品种所制白茶中的含量。橙花醇、植酮、甲酸香叶酯等带有花果香、胭脂香、柑橘香的物质含量在传统白茶中显著低于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这可能是其相较乌龙茶品种而言花香/品种香弱势的根本原因。

4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传统白茶和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进行感官审评、茶汤品质参数、生化成分与香气成分的检测分析,发现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在香气与滋味上具有传统白茶所不具备的优势,但在外形汤色方面较为弱势。经检测分析发现电导率、pH值、可溶性糖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GCG含量以及EGCG含量是造成传统白茶与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滋味风格不同的重要因素。挥发性物质检测结果表明反式-2-壬醛、顺-3-壬烯-1-醇、棕榈酸甲酯、芳樟醇、亚油酸甲酯、柏木脑、甲酸香叶酯、苯乙醇、橙花醇、水杨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植酮是传统白茶与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间香气特征差异的关键成分。本研究明确了8个乌龙茶品种的白茶适制性,可为白茶品质调控、风味多元化提供理论参考。

THE END
1.福建农林大学首页福建农林大学首页 ENGLISH 首页 学院概况 机构设置 科学研究 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 招生就业 党建工作 团学工作 校友之窗 服务指南 福建农林大学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福建农林大学首页友情链接 研究生教育管理 本科生教务管理 办事服务大厅 校园邮箱 教学资源 就业信息网 一卡通中心 文献检索 计划财务处 https://nxy.fafu.edu.cn/11493/list.htm
2.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楼扩建(福州市)招标公告闽教监(招)2003-010一、工程名称: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楼扩建二、工程简介:1.建设地点:福建农林大学校内2.计划投资额:约1200万元3.建筑面积:约12000平方米4.招标范围:按审定的施工图。5.招标方式:公开招标6.要求工期:366日历天7.要求质量等级:国家现行验收规https://fj.bidcenter.com.cn/diqurili-733107-1.html
3.福建农林大学植物生理生态检测系统等设备采购项目附件福建华闽招标有限公司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组织福建农林大学植物生理生态检测系统等设备采购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的政府采购活动,现邀请供应商参加投标。 1、备案编号:K-NLU-GK-202211-B6412-HMZB。 2、项目编号:[3500]HMZB[GK]2022064。 3、预算金额、最高限价:详见《采购标的一览表》。 https://zfcg.czt.fujian.gov.cn/upload/document/20221201/6dc2dcfbdb5545fbbb47ba9541773ee3.html
4.白纹伊蚊生活习性及年数量消长深圳市病媒生物防制协会1.1供试虫源及调查地点 从福建农林大学生物防治研究所野外放置的积水容器里采回白纹伊蚊幼虫(白纹伊蚊为本地喉见蚊种),带回实验室;置于直径12 cm的白瓷钵中,用放置24h以上的去抓自来水加酵母粉驯化饲养[温度(25±1)℃,相对湿度75%一80%,光周期L:D=16:8)[3]]。白纹伊蚊幼虫共4龄,根据头的大小来确定龄https://www.szpca.cn/xueshujiaoliu/158.html
5.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英语,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专业英语课后单选2.doc单选题 Chapter 1.1 (1) A computer system solves a problem by . (2) The amount of effective work of a computer can beindicated by directly. (3) Computer systems consist of . (4) Computer that can solve only one kind of problem is a .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3338498/article/details/118231942
6.《农业工程学报》投稿须知例:[9]福建农林大学.一种振动式乌龙茶做青机及乌龙茶做青方法[P].中国专利:2005 10045436.3,2007-05-30. g.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的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例:[10]何丽虹.我国设施园艺栽培面积已突破210万公顷[EB/OL]. hthttp://tcsae.org/tgxz
7.农业工程学报简介农业工程学报什么水平农业工程学报创办时间→[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 .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例:[9]福建农林大学.一种振动式乌龙茶做青机及乌龙茶做青方法[P].中国专利:2005 10045436.3,2007-05-30. g.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的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https://www.maigoo.com/citiao/871892.html
8.文献综述——人力资源管理招聘方式8篇(全文)3.张春颖.王明珠.渠源露民营企业风险控制下的发展战略[期刊论文]-长春大学学报 2005(3) 4.学位论文潘同洋 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中的人力资源战略研究 5.学位戚振江 公司创业情境下人力资源组合策略及其多层次效应分析6 6.期刊黄肖琦 由企业文化看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2https://www.99xueshu.com/w/filexv1uij04.html
9.青贮及其青贮利用研究(精雅篇)1.1 青贮原料 青贮原料是福建农林大学校校园湖水中的水葫芦和福建农林大学甘蔗研究所种植甘蔗的副产物甘蔗梢。2种原料均于2009年1月15日人工刈割,利用日光晒制成预干的原料。 1.2 试验设计 按甘蔗梢与水葫芦的质量比3:7(C3W7)、5:5(C5W5)和7:3(C7W3)分别调制3种混合青贮,并调制水葫芦单贮(W10)、甘蔗梢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fn0w26k.html
10.第一部分学位授予信息采集类别划分及填报注意事项学历提升2024年3月24日发(作者:) 第一部分 学位授予信息采集类别划分及填报注意事项 1.1学位授予信息采集类别划分 学位授予信息采集分为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三个层次,十个类别,类别具体划分情况如下: 1.1.1博士学位 (1)学历教育博士学位:指除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http://xueli.en369.cn/zikao/1711292427319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