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价的定量方法精品(七篇)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风险评价的定量方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

一、城市燃气管网风险评价的重要性

埋地压力管道涉及企业厂区的工业管道、输送油气的长输管道和城市燃气管道,它们会给地面设施和人员带来隐蔽性潜在危险,对工业安全生产和人们生活以及社会稳定威胁极大,由于这类管道的情况复杂,检测维护和对风险的辨识都非常困难,确保它们的安全运行在当代城市建设和工业安全生产中至关重要。

二、城市管网风险因素分析

三、风险评价技术的经济性

根据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可把风险评价方法分为三大类,即定性风险评价方法、半定量风险分析方法和定量风险分析方法。

1、定性方法。定性风险评价的主要作用是找出管道系统存在哪些事故危险诱发管道事故的各种因素、所处状态以及这些因素在何种条件下会导致管道失效事故的发生和对系统产生的影响程度,从而最终确定控制管道事故的措施。它是基于决策科学和贝叶斯统计理论的决策分析方法。其特点是不必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不必采用复杂的强度理论和现代分析手段,不必具有完备充分的数据库系统。传统的定性风险评价方法有: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危险可操作性研究、失效模式后果与严重度分析法等方法。此类方法的优点是简单、容易掌握、便于操作且评价过程和结果直观,可以清楚地表达出管道的当前情况。其使用局限是评价结果不能量化。

2、定量方法。它是将产生管道事故的各类因素处理成随机变量或随机过程,通过对单个事件概率的计算得出油气管道的最终事故发生概率,然后再结合量化后事故后果计算出管道的风险值。它主要是对定性分析中已识别出的风险水平较高的故障类型进行详细的定量评价。需要利用概率结构学有限元方法、断裂力学可靠性技术与各种强度理论来对在役管线的剩余寿命和剩余强度进行定量分析。在评价的过程中有充足的理论依据,结果准确可靠。它在大量的设计资料、施工和竣工资料、运行资料的基础之上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并掌握裂纹缺陷的扩展规律和管材的腐蚀速率,由此运用确定性的和不确定性的方法来建立评估的数学模型,然后进行分析求解。

3、半定量方法。半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介于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与定性风险评价方法之间。是以风险的数量指标为基础,对管道事故损失后果和事故发生概率按权重值各自分配一个指标,然后用加和除的方法将两个对应事故概率和后果严重程度的指标进行组合,从而形成一个相对风险指标。半定量方法允许使用一种统一而有条理的处理方法把风险划分成等级。其所需原始数据较少,评价成本较低。

四、评分法简介

该方法通过对引起管线失效的各因素进行评分,结合管线失效后果形成一个相对风险指标来表示风险程度。按照W.KentMuhlbauer的分类方法造成管线失效和事故的原因有四大类,即第三方破坏、腐蚀、设计和误操作。其中每一项的最高分为100分,四项的指数和在0~400分之间。

1、评分法的基本假设

(1)独立性假设。影响风险的各因素是独立的,即总风险是各独立因素的总和。

(2)最坏状况假设。评估风险时要考虑到最坏的状况,如一段管道总长是100km,其中有80km的埋深是1.2m,另20km埋深为0.8m,则整个管段应按0.8m考虑。

(3)相对性假设。评估的分数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一条管道所评估的风险数与另数条管道所评估的风险数相比其分数越高,这就表明其安全性要高于其他几条管道。

(4)主观性。评分的方法及分数的界定虽然参考了国内外有关资料但最终还是人为制定的,因而难免有主观性。

(5)分数限定。在各项目中所限定的分数最高值反映了该项目在风险评估中所占位置的重要性。

2、主要步骤及注意问题

(1)明确风险评价的任务。

(2)辨识造成管道事故的危险源。辨识危险源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危险源的数量、种类、性质和级别以便采取各种控制对策和措施,使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

(3)造成管道失效的可能性因素。

关键词:风险评估证据理论汽车制造内部控制

一、引言

二、基于证据理论的汽车制造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体系评价模型

(三)基于证据理论的汽车制造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体系评价模型建立本文采用证据组合观点,用专家评价定性指标,将定性的专家意见与定量指标进行科学的融合。但专家的评判意见也是带有主观性的,也会存在偏差,并且有时会出现含糊或不确定的认知状况。所以在这类定性评价中,由于信息本身存在的不确定性以及运用信息进行判断的专家的不确定性,使得评价结果的最终确认和可信性方面受到挑战。而基于证据组合的信息融合方法正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基本步骤如下:

首先,确定需要处理的对象,建立多层次多属性结构模型(如表1)。本文所建模型是一个三级指标体系即多层次结构模型;体系中涉及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多个属性即混合多属性结构模型。为了实现最后指标的综合处理,必须把所有的指标形式统一,具体来讲有两种方法:一是将所有定性指标均转化为定量指标,即定性指标定量化;二是将所有的定量指标均转化为定性指标,即定量指标定性化。而前者比较适合多个评价方案的比选排序,后者比较适合单个方案的评价。况且证据理论适用于评价定性指标,解决其中存在的不确定和不完全信息,因此,应该对定量指标定性化。

第二,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估指标体系通常是多层次的。为便于说明,先假设评估指标体系为单层次,此时,评估指标体系可表达为指标集,记为U={Uj|j=1,2,…,t},记评语集D={兹(p)|p=1,2,…,t},D即为辨别框,本文中可令D={优(兹(1)),良(兹(2)),中(兹(3))},较差(兹(4)),很差(兹(5))。

第三,定量指标的定性化。在评价指标体系中,设同层指标中X1,X2,…,XL为定性指标,指标Y1,Y2,…,YR为定量指标,它们的权重分别为w1,w2,…,wL和v1,v2,…,vR。对于定量指标,其数值与方案的评语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联系,虽然对某个特定的数据来说,其与评语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但评语与指标数值范围总存在一个粗略、相对较易识别的对应关系。对于定量指标,先确定所需评价指标的最大临界值Yjmax和最小临界值Yjmin,在其中插入等距离的三个点Yj1、Yj2、Yj3,(Yj1>Yj2>Yj3),再区分效益型和成本型指标,分别用(4)和(5)式进行处理。

i=2,3,4;d=(Yjmax-Yjmix);其中Yj0=Yjmax;Yj5=Yjmix。Dji反映了某一指标Yj经过定性化后属于等级Di的隶属度。此时,定量指标经过上述转化已经变成定性指标,并被赋予了不同等级的标度值。结合原有的定性指标X1,X2,…,XL,形成了新的定性指标体系。

第五,基于证据理论的计算方法。为了完成综合评估任务,还必须获得指标Xi(定性指标)关于评语子集兹(p)的隶属函数(记为滋兹(p)(xj))该指标值是一个评语集,体现了评估资源中的模糊性。此时是由专家、评委直接给出U关于该指标的评估结果,表达为D={兹(p)|p=1,2,…,t}上的一个mass函数。借助以上评估资源,可以采用D-S证据理论实现对U的模糊综合评估,过程如下:

Step2:基于D-S合成规则(参见式3),组合成与指标集U={Uj|j=1,2,…,t}有关的t个mass函数,记组合的结果为M*,则有M*({兹(1)},{兹(2)},…,{兹(p)},D)=M1茌M2茌…茌Ms…(8)。式(8)的意义在于:通过t个函数的正交和,综合处理评估资源中的模糊性和未知性。

三、案例分析

(一)评估体系建立为了进一步说明方法的应用以及评价效果,有针对性的对BJ汽车有限公司进行了实地调研,下面仅以BJ汽车有限公司为例进行说明。依据上述方法,对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进行综合评价。首先,建立指标体系如(表1),设评语集D={兹(1),兹(2),兹(3),兹(4),兹(5)}={优,良,中,较差,很差}。其次,确定指标体系中定量指标值如(表2)所示,各项指标值是通过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网和中国汽车网以及各上市公司披露的2009年年报来获取的。

(二)定量指标定性化依据公式(3)和(4)对定量指标定性化。由于各指标的转化方法相同,下面仅以“总资产增长率”指标来说明。由于所选取的示例指标是效益型指标,因此采用公式(3)进行转化。首先确定所有汽车生产上市公司总资产增长率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作为该指标的最优临界值和最差临界值,分别为0.2719和-0.4067,结合BJ汽车有限公司该指标值,共同代入公式,计算得到BJ汽车有限公司在该指标上的隶属度分配。H(U311)={H1,H2,H3,H4,H5}={0,0.7468,0.2532,0,0}。同理,可以得到其他定量指标经过转化后的定性指标隶属度分配值。

(三)权重确定由层次分析法求得一级指标权重和二级指标权重,收集专家评估资源并针对各三级指标确定专家权重集。为了方便说明,现以“风险与收益的权衡”即U4的评估为例进行说明其中,一级指标权重为w={w1,w2,w3,w4,w5}={0.3,0.2,0.2,0.2,0.1},二级指标中第四项指标权重为w4={w41,w42}={0.6,0.4}。

Step4*:根据式(9),可由M1*得到U1关于各个“评语命题”的信任区间。例如,该企业在U1方面的评语为“优”的信任区间为(0.2118,0.5858),“良”的信任区间为(0.2729,0.6469)。根据式(10),可由M1*得到U1在模糊评语集{优,良,中,较差,很差}上的概率分布(0.3383,0.4359,0.1863,0.0395,0),显然,企业在评语方面为“良”以最大概率成立。这与实际情况相符。本文为针对“内部控制风险评估”U的综合评价,应仿照上述步骤获得其他二级指标的评估资源,从Step2*开始继续以上步骤,此处不再赘述。

四、结论

本文汽车制造业的特点,建立了汽车制造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体系评价模型,对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体系进行了综合评价,从以上评价过程来看,该种评价方式不仅能够将评估资源的不完备性和模糊性予以分散化,使评价结果更加可靠,还能在评价过程中得到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评价结果,从而为评估对象的改善和提升提供了参考依据,希望能使企业的发展有所收益。

*本文系安徽省会计学会2009年重点项目(项目编号:KT201)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丁勇、梁昌勇、蒋翠清:《基于证据理论的企业知识链绩效评价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第9期。

[2]鞠彦兵、冯允成、姚李刚:《基于证据理论的软件开发风险评估方法》,《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3年第3期。

[3]辛金国、赖丽娜、郑明娜:《浙江省家族企业内部控制模糊综合评价探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4]林丽芬:《证据理论及其在评估中的应用》,《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关键词科技评估风险投资风险管理

1科技评估

1.1科技评估的概念

2000年12月28日科技部颁发的《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将科技评估定义为“是指由科技评估机构根据委托方明确的目的,遵循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标准,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科技政策、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科技发展领域、科技机构、科技人员以及与科技活动有关的行为所进行的专业化咨询和评判活动”。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讲,科技评估是对与科学技术活动有关的行为,根据委托者的明确目的,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依据大量的客观事实和数据,按照专门的规范、程序,遵循适用的原则和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所进行的专业化判断活动。其结果要归结为能够回答委托者特定目的评估结论和评估分析。

1.2科技评估的范畴

科技评估的范畴主要是职能性评估和经营性评估两大方面,职能性评估是指对政府科技活动有关行为进行的客观的、科学的评价和判断,为政府有关部门发挥决策、监督职能提供服务。经营性评估是指对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与科技活动有关行为进行的客观的、科学的评价和判断,为他们对被评事物的决策、判断提供参考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评估作为一种咨询活动,不应仅仅只为政府决策服务,还应深入到市场中的各类科技活动之中,接受非政府机构委托的评估任务,如企业投资项目的科技评估、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的科技评估、企业产权交易中的科技评估等。

1.3科技评估的分类

1.4科技评估的方法

评估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概念包括评估准备、评估设计、信息获取、评估分析与综合、撰写评估报告等评估活动全过程的方法,狭义概念特指评估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科技评估可选用的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要依据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选择评估方法。常用的分析评价方法有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指数法及经济分析法和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评估方法等。

2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最少的成本将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科学管理方法。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企图运用系统的、综合的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有效地扩大投资活动的有利因素,控制和抑制不利因素,达到以最小的成本,安全、可靠地实现风险投资利益的最大化。

2.1风险识别

2.2风险衡量

风险衡量对已经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以确定其损害程度的过程。风险衡量的方法分为定性风险评价方法和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两大类,定性风险评价方法又可分为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传统的主观评价法主要有观察法、资产负债表透视法和事件推测法等。现代的主观风险评价方法致力于将传统主观方法涉及到的因素综合在一起,并且设法将传统上的主观方法的定性分析特征转向定量分析上,由此而将主观分析扩展到能够同时完成综合评价风险因素与测量风险临界值的双重任务。现代客观风险评价法中,最具代表性的是“z记分”方法。作为一种综合评价风险企业风险的方法,“z记分”方法首先挑选出一组决定企业风险大小的最重要的财务和非财务的数据比率,然后根据这些比率在预先显示或预测风险企业经营失败方面的能力大小给予不同的加权,最后将这些加权数值进行加总,就得到一个风险企业的综合风险分数值,将其对比临界值就可知企业风险的危急程度。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有风险图法、决策树法等。

2.3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指在对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之后,实施各种风险控制工具,力图在风险发生之前消除各种隐患,减少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实质性因素,将损失的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实施风险控制的步骤是风险预测——风险决策——实施决策方案——方案的成果评价。风险控制的主要方法有风险规避、风险预防、风险分散、风险转嫁、风险补偿、风险抑制等。

3科技评估与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

科技评估与风险管理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科技评估作为一种专业化判断活动,在介入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后,其任务便是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衡量,其结果作为风险投资机构投资决策和制定风险控制实施方案的依据。可见,在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中,科技评估实质是风险的识别和衡量的过程,而风险管理还包括了风险控制的实施过程,这样科技评估就可以作为风险管理一个组成部分,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促进共同发展。科技评估与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的关系如附图所示:

3.1科技评估是提高风险投资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

科技评估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有一整套较为完备的评估规范和技术方法,在评估设计、评估信息采集、综合分析、评估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已较为成熟,同时,由于科技评估机构长期致力于国家和地方各类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科研机构等方面的评估,对于科技产业、科技政策等方面的研究也是其他咨询机构无法比拟的。而我国风险投资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家还未出台较为完备的有关风险投资事业的行政法规,风险投资机构的风险管理机制还很不健全,对风险管理人才培训的投入和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因此,将科技评估运用到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中将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管理效率。

3.2科技评估方法是衡量风险投资风险的有效工具

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是科技评估方法应用的基本思路,这与现代风险评价所采取的方法既有相近又有其独到之处,科技评估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多指标综合评估方法,它是在对多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之后,设计一套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对每一个评估指标都制定具体的标准和统一的计算方法,使其能对金额、人数等可计量的指标进行定量评估,同时对社会影响等因素亦可做定性评估的描述。这与上面介绍的“z记分”方法仅依靠可计量的数据作为评价基础相比较更为有效。采取科技评估方法衡量投资风险也更为准确、可信。

3.3科技评估是推动风险投资管理创新的动力

引入评估机制,使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选择与投资决策相分离,使得风险投资管理更为透明化,也遏止了内部人员的“暗箱操作”等种种不良现象。通过独立的、专业化的评估中介组织的运作,将能使风险投资机构的管理层能更客观地认识到投资风险,从而可集中精力于投资决策,通过管理体制的创新,保证投资的科学性和安全性,也提高了投资成功率。

3.4科技评估参与风险投资管理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

科技评估工作现阶段主要是为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主要是国家和省、市科技管理部门服务,而且大部分科技评估机构是由科技管理部门所属的有关单位,如软科学研究机构、科技咨询机构、科技情报机构等部门产生,但由科技管理部门所属的单位评估科技管理部门的科技项目、科技计划等等,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不可避免的受到科技管理部门的影响。因而,评估水平难以提高。因此,科技评估机构作为一种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和各类资产评估机构一样,应逐步社会化和多元化,如参与到风险投资管理的咨询工作中,只有社会化、多元化,才能充分引进竞争机制,优胜劣汰,提高评估水平,促进科技评估事业的发展。

3.5科技评估促进风险投资实现动态管理

风险投资从进入到退出的全过程中,无时无处不存在着风险,实施某项投资决策前需要进行深入分析以确定各种存在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行投资后,还应深入到所投资的企业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对企业生产经营、财务状况,市场竞争状况,企业的发展趋势与步骤等,经常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分析与判断,发现潜在的风险,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杜绝它的发生或降低它的危害;风险投资退出后,还要对风险投资的效果进行测评,总结经验与教训,作为今后投资决策的参考。可见,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实现管理目标需要实施一系列的评估,科技评估的事前、事中和事后评估能够满足这一要求,促进风险管理动态管理。

参考文献

1国家科技评估中心编.科技评估规范,科技评估概论[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

2杜沔.关于风险投资中的风险控制工具的探讨[j].中国科技产业,2001(7)

风险衡量对已经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以确定其损害程度的过程。风险衡量的方法分为定性风险评价方法和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两大类,定性风险评价方法又可分为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传统的主观评价法主要有观察法、资产负债表透视法和事件推测法等。现代的主观风险评价方法致力于将传统主观方法涉及到的因素综合在一起,并且设法将传统上的主观方法的定性分析特征转向定量分析上,由此而将主观分析扩展到能够同时完成综合评价风险因素与测量风险临界值的双重任务。现代客观风险评价法中,最具代表性的是“Z记分”方法。作为一种综合评价风险企业风险的方法,“Z记分”方法首先挑选出一组决定企业风险大小的最重要的财务和非财务的数据比率,然后根据这些比率在预先显示或预测风险企业经营失败方面的能力大小给予不同的加权,最后将这些加权数值进行加总,就得到一个风险企业的综合风险分数值,将其对比临界值就可知企业风险的危急程度。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有风险图法、决策树法等。

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是科技评估方法应用的基本思路,这与现代风险评价所采取的方法既有相近又有其独到之处,科技评估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多指标综合评估方法,它是在对多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之后,设计一套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对每一个评估指标都制定具体的标准和统一的计算方法,使其能对金额、人数等可计量的指标进行定量评估,同时对社会影响等因素亦可做定性评估的描述。这与上面介绍的“Z记分”方法仅依靠可计量的数据作为评价基础相比较更为有效。采取科技评估方法衡量投资风险也更为准确、可信。

关键词:地下工程定量风险评估

风险估计解决该风险有多大,就是要给出某一危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程度。通常采用概率的方法并以试验、统计资料和专家评判为基础,对不同危害或事故的发生概率进行估计。在进行风险评估的结果描述部分,往往采用统一的表达形式,便于衡量,比如:最终可以用费用、伤亡人数、社会效益损失等量值来衡量。定量风险评估主要用于工程结构的详细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随着设计目标和各种地层条件、周围环境条件等参数的明确,借鉴己有的工程经验进行风险评估。

在地下工程行业以外已发展了大量的定量评估风险方法。主要有蒙特卡罗模拟法、风险乘数法、CEVP模型法及层次分析法等。

1蒙特卡罗方法

这是一种采用统计抽样理论近似地求解数学问题或物理问题的方法。先建立与所描述问题有相似性的概率模型,并利用这种相似性把这个概率模型的某些特征(如随机变量的均值、方差等)与数学计算问题的解答联系起来,然后对模型进行随机模拟或统计抽样,最终利用所得结果求出这些特征的统计估计值作为原来的数学计算问题的近似解。

2风险乘数法

3CEVP模型法

这是一种基于风险的估计和管理复杂的地下工程成本的CEVP(CostEstinateValidationProcess)模型,该模型是采用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方法来构建一个工程的成本估计,获得可能的成本范围。它的分析过程就可以分为以下3个步骤:详细检查工程估计并确定工程的基本成本;识别潜在的风险和机会,并估计他们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综合基本成本、风险和机会事件,形成可能的成本和工期范围。

4层次分析法

美国风险管理专家A.LSaaty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层次分析法风险评价模型。通过建立的工程项目层次分析风险评价模型,将复杂的风险问题分解为几个层次和若干要素,并在同一层次的各要素之间简单地进行比较、判断和计算,从而对诸多风险源进行归纳、评价和风险相对重要性程度的排序,并做一致性检验。上述即为层次分析风险评价模型的基本思路。

其中,风险评价模型基本假定为:每一风险的分值为1~9共9个标度。其中,1表示相对重要性程度相同,9表示相对重要性程度差别最大。上述假定即为建立工程项目风险评估模型各层次之间两两判断矩阵的依据。

层次分析法风险评估计算流程如图1所示。

其中:

式中:n为判断矩阵阶数,aij为判断矩阵第i行、第j列元素,A为n×m维判断矩阵。

地下工程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突出特点,在工程建设期存在大量的风险因素,技术风险水平很高,迫切需要进行工程风险管理研究。工程风险管理实质上是风险水平与风险控制成本之间的一个博弈与动态平衡的过程,其面对的核心问题是:多安全才足够安全。针对所识别出的地下工程项目的不同风险,结合考虑各种风险估计方法的适用范围,除了选择必要的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外,还需要一些定性的方法估计其大小。

关键词:核电厂管道风险重要度概率安全评价

Abstract:Thepipelineriskimportanceassessmentisamethodtoidentificatesafetyimportantpipelineinnuclearpowerplant.Thispaperintroducesthebackgroundofpipelineriskimportanceassessmentapplicationandexpatiatesthemethodandprocessofpipelineriskimportanceassessment.Andthispapertakeaspecificsystemasacase,qualitativelyanalyzedtheimpactofthepipelineruptureonthesafetyofnuclearpowerplants,andcarriedoutquantitativeevaluationbyprobabilisticsafetyassessment(PSA)model,thenclassifiedtheconsequencesofthecasesystempipelineruptureandstudytheriskaffectleveltothenuclearpowerplant.

KeyWords:Nuclearpowerplant;Pipelineriskimportance;Probabilitysafetyassessment

1应用背景

1.1概率安全评价技术

概率安全评价(PSA)是以概率论为基础的风险量化评价技术,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其在核电厂的设计、运行和维修等各个领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程度越来越深入。随着其应用发展,逐渐形成了风险指引型(Risk-Informed)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基于对核电厂安全和经济上的贡献,风险指引型应用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被接受和推广,国际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核安全管理者和核电厂推进或开展了风险指引型的研究和应用。我国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也在大力推动PSA的发展,于2010年颁布了技术政策,期望在国内积极地、有步骤地推动PSA技术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应用。

1.2风险指引型在役检查

在核电厂的运行寿期内,对于管道裂纹缺陷,可以通过实施在役检查发现。风险指引型在役检查是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一项风险指引型应用,它基于概率安全评价(PSA)风险见解和传统工程分析,使得在役检查能够有针对性地实施,从而提高检查效率。管道风险重要度评估是风险指引型在役检查开发的重要环节之一,用于识别安全重要的管段。在风险指引型在役检查中,将管道破裂后果与破裂可能性结合,优先选取风险重要度高且破裂可能性大的部位进行重点检查,从而有效利用有限资源,提高检查效率。

2管道风险重要度评估方法

管道风险重要度评估的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管段划分、定性分析、定量评价、后果分类4个要素。

2.1管段划分

对系统进行管道风险重要度u估,首先要将系统管道划分为若干管段,并对划分的管段进行编码。管段一般依据系统流程图沿流体流向从上游往下游划分,以设备、阀门、管道接口、安全壳作为划分边界,并且使同一管段预期后果影响相同。另外,在完成后果分类后,需要根据定量评价结果重新调整管段以保证每个管段具有相同的后果影响。

2.2定性分析

对电厂风险而言,不管是直接影响或间接影响,导致的后果不外乎3种:始发事件、缓解能力丧失、两者的组合。分析范围包括内部事件、早期大量放射性释放、外部事件。

因此在进行定性分析时,需要分析管段破裂对电厂造成的影响,从而判断管段破裂在分析范围内会对电厂风险导致哪种后果,以针对不同后果情况进行定量评价。

2.3定量评价

定量评价是指根据管段破裂定性分析的结果,定量计算管段破裂对电厂风险的影响,即基于概率安全评价(PSA)模型,计算管道破裂对电厂CDF和LERF的影响,即条件堆芯损坏概率(CCDP)和条件大量放射性释放频率(CLERP)。分析中所使用的PSA模型的范围包括内部事件一级PSA模型,早期大量放射性释放频率LERF模型以及外部事件PSA模型(包括内部火灾、内部水淹、地震等)。计算方法如下。

(1)始发事件。

对于管道破裂直接或间接导致始发事件的情况,CCDP和CLERP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式中:

i为始发事件类;

CDFi为第i类始发事件导致的CDF;

LERFi为第i类始发事件导致的LERF;

Fi为第i类始发事件的发生频率。

(2)缓解能力丧失。

对于管道破裂直接或间接导致缓解功能丧失的情况,CCDP和CLERP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CDF1为某系统失效导致缓解能力丧失的CDF;

CDF0为计算的基准CDF;

LERF1为某系统失效导致缓解能力丧失的LERF;

LERF0为计算的基准LERF;

2.4后果分类

基于上述定量评价得到的CCDP和CLERP,根据表1中的定量分类准则,可将管道破裂后果进行分类。

由表1可见,管道破裂后果可分为4类:

(1)高:管段破裂导致对电厂风险贡献重要的事件发生,和/或管段破裂明显导致电厂缓解能力下降。

(2)低:管段破裂导致预期的运行事件发生,和/或管段破裂不会明显导致电厂缓解能力下降。

(3)中:介于高于低之间。

(4)无影响:管段破裂对风险无影响。

3管道风险重要度评估应用

3.1管段划分

根据上面介绍的管道风险重要度评估方法,以某核电厂主给水系统作为案例,选取3个典型的管段,重点介绍管段破裂定性分析、定量评价、后果分类的过程和结果,对于整个系统的管段划分不做叙述。所选取的管段描述如表2所示,案例系统简化流程简图见图2。

3.2定性分析

对案例管段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如下。

3.2.1GD-001

功率工况主给水系统运行,该管段破裂会导致丧失主给水始发事件。

3.2.2GD-002

对于内部水淹,该管段所属区域有3个主调节阀,管段破裂后会通过喷淋、局部水淹及重大水淹等对周围造成影响,导致内部水淹始发事件。

3.2.3GD-003

功率工况主给水系统运行,该管段破裂会导致主给水管道破口。

停堆工况该管段作为ASG系统给水管道运行,该管段破裂会导致主给水管道破口。

3.3定量评价

该案例使用炔渴录一级PSA模型、功率工况LERF模型、功率工况内部水淹一级PSA模型、功率工况内部火灾一级PSA模型,对案例管段进行定量评价,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3.4后果分类

案例管段的后果分类结果如表4所示。

4结论与建议

[1]EPRITR-112657RevisedRisk-InformedInserviceInspectionEvaluationProcedure[S].1999.

本文作者:孙鑫宁平唐晓龙易红宏周连碧张旭工作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THE END
1.福建农林大学首页福建农林大学首页 ENGLISH 首页 学院概况 机构设置 科学研究 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 招生就业 党建工作 团学工作 校友之窗 服务指南 福建农林大学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福建农林大学首页友情链接 研究生教育管理 本科生教务管理 办事服务大厅 校园邮箱 教学资源 就业信息网 一卡通中心 文献检索 计划财务处 https://nxy.fafu.edu.cn/11493/list.htm
2.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楼扩建(福州市)招标公告闽教监(招)2003-010一、工程名称: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楼扩建二、工程简介:1.建设地点:福建农林大学校内2.计划投资额:约1200万元3.建筑面积:约12000平方米4.招标范围:按审定的施工图。5.招标方式:公开招标6.要求工期:366日历天7.要求质量等级:国家现行验收规https://fj.bidcenter.com.cn/diqurili-733107-1.html
3.福建农林大学植物生理生态检测系统等设备采购项目附件福建华闽招标有限公司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组织福建农林大学植物生理生态检测系统等设备采购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的政府采购活动,现邀请供应商参加投标。 1、备案编号:K-NLU-GK-202211-B6412-HMZB。 2、项目编号:[3500]HMZB[GK]2022064。 3、预算金额、最高限价:详见《采购标的一览表》。 https://zfcg.czt.fujian.gov.cn/upload/document/20221201/6dc2dcfbdb5545fbbb47ba9541773ee3.html
4.白纹伊蚊生活习性及年数量消长深圳市病媒生物防制协会1.1供试虫源及调查地点 从福建农林大学生物防治研究所野外放置的积水容器里采回白纹伊蚊幼虫(白纹伊蚊为本地喉见蚊种),带回实验室;置于直径12 cm的白瓷钵中,用放置24h以上的去抓自来水加酵母粉驯化饲养[温度(25±1)℃,相对湿度75%一80%,光周期L:D=16:8)[3]]。白纹伊蚊幼虫共4龄,根据头的大小来确定龄https://www.szpca.cn/xueshujiaoliu/158.html
5.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英语,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专业英语课后单选2.doc单选题 Chapter 1.1 (1) A computer system solves a problem by . (2) The amount of effective work of a computer can beindicated by directly. (3) Computer systems consist of . (4) Computer that can solve only one kind of problem is a .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3338498/article/details/118231942
6.《农业工程学报》投稿须知例:[9]福建农林大学.一种振动式乌龙茶做青机及乌龙茶做青方法[P].中国专利:2005 10045436.3,2007-05-30. g.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的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例:[10]何丽虹.我国设施园艺栽培面积已突破210万公顷[EB/OL]. hthttp://tcsae.org/tgxz
7.农业工程学报简介农业工程学报什么水平农业工程学报创办时间→[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 .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例:[9]福建农林大学.一种振动式乌龙茶做青机及乌龙茶做青方法[P].中国专利:2005 10045436.3,2007-05-30. g.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的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https://www.maigoo.com/citiao/871892.html
8.文献综述——人力资源管理招聘方式8篇(全文)3.张春颖.王明珠.渠源露民营企业风险控制下的发展战略[期刊论文]-长春大学学报 2005(3) 4.学位论文潘同洋 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中的人力资源战略研究 5.学位戚振江 公司创业情境下人力资源组合策略及其多层次效应分析6 6.期刊黄肖琦 由企业文化看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2https://www.99xueshu.com/w/filexv1uij04.html
9.青贮及其青贮利用研究(精雅篇)1.1 青贮原料 青贮原料是福建农林大学校校园湖水中的水葫芦和福建农林大学甘蔗研究所种植甘蔗的副产物甘蔗梢。2种原料均于2009年1月15日人工刈割,利用日光晒制成预干的原料。 1.2 试验设计 按甘蔗梢与水葫芦的质量比3:7(C3W7)、5:5(C5W5)和7:3(C7W3)分别调制3种混合青贮,并调制水葫芦单贮(W10)、甘蔗梢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fn0w26k.html
10.第一部分学位授予信息采集类别划分及填报注意事项学历提升2024年3月24日发(作者:) 第一部分 学位授予信息采集类别划分及填报注意事项 1.1学位授予信息采集类别划分 学位授予信息采集分为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三个层次,十个类别,类别具体划分情况如下: 1.1.1博士学位 (1)学历教育博士学位:指除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http://xueli.en369.cn/zikao/1711292427319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