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逐梦乡野间:“新农人”变“兴农人”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统计,截至“十三五”时期末,“新农人”的重要代表——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达到1010万人。根据规划,到2025年,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要超过1500万人。近日,记者深入宁夏农村,走访记录“新农人”的苦与乐,看“新农人”在希望的田野上如何为振兴农业农村而奋力拼搏。

从“羊倌”变成主播:拿起“新农具”忙起“新农活”

“大伙看啊,百分之九十九的都是精瘦肉,自家养的宁夏滩羊。10斤318元,只有5单,拼手速,拼网速。”7月22日,在纪成军公司的直播间,他卖力的推销能瞬间激发人的购物欲。

纪成军在直播平台上售卖羊肉。受访者供图

19岁高中毕业后,纪成军开始随父亲贩卖羊皮、羊只,收售羊毛。2020年,他紧抓电商直播的风口,转型学习直播带货,让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宁夏滩羊,通过互联网销往北京、上海、深圳等30多个大中城市。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纪成军的公司带动就业1230人,直接带动养殖户110户,辐射带动养殖户1200多户,帮助农民实现增收5000多万元;带动餐饮企业86户、电商企业12家,帮助企业年实现收入310万元;指导扶持新火村、杨家圈湾子村建成电商直播间,帮助村集体实现增收150多万元。

“鹅司令”带领“鹅小弟”奏响致富“向天歌”

凭借着成活率高、体型好等优势特点,司雪鹅场里的鹅在价格、质量上的竞争力明显提高,市场名气逐步打响,各地采购商纷至沓来。司雪还趁势推出了系列鹅产品,成功给自家鹅蛋注册了“塞上鹅姑娘”的商标,走上了品牌发展之路。

回乡创业这几年,司雪对家乡也有了不同的感受,她感慨道:“以前父母种地都是靠天吃饭。现在的农业发展不一样了,有各种先进的理念、机械化设备,更讲究的是如何在一块地上产生更高的经济价值。”

司雪表示,如今,国家在政策方面对农业的扶持力度越来越高,乡村的创业环境也越来越好了。她坚信着,在未来她会带动更多的农户走上致富之路。

奋斗在希望的田野上“海归”创业大展宏“兔”

她的“海归”同学,80%在一线城市和国外创业,20%留在体制内。她却是一个例外,回到家乡,在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的移民新村,当起了“兔倌”。

她说:“农村天地大有作为。希望有一天‘博士’‘海归’种地养殖不再被当成稀奇事。”

黑直长发、穿着时尚,见到田丽,很难将她和养兔人的身份联系在一起。事实上,在兴庆区月牙湖乡,她打造了一个“兔子王国”,每年出栏肉兔150万只,远销四川、重庆等地。

在养殖基地工作的马金莲告诉记者:“我在这里工作四年了,主要是喂料、清扫兔舍。我从前是一个没有技术的家庭妇女,现在已经成为一名业务娴熟的工人啦。”

田丽坦言,不仅要将新技术、新理念带到农村,更要帮助当地的农民,一起脱贫致富,让农民真正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THE END
1.新华时评·春耕新变“新农人”要干好“兴农事”“90后”农机手、有博士学位的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回乡创业的土特产销售主播……春耕时节,田间地头活跃着这样一批“新农人”。 新时代农业发展渴求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新农人”。科技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从新中国初期的“二牛抬杠”,到收割机大规模作业;从亩产几百斤的常规稻,到亩产超千斤的杂http://www.81.cn/pl_208541/16300293.html
2.新农人新农活新农具,直播带货成新潮近期,直播带货快速发展,手机正成为农民手里的“新农具”。应对疫情催生出了不少新业态,数字成为新农资,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给不少下沉市场的商户找到销路,转危为机。目前,苏宁拼购也在大力推广“直播助农+电商带货”新模式。 28日的这场运用“新农具”的直播活动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2个小时内累计http://news.hnr.cn/xwhz/article/1/1335788156062142464
3.新农人新农具新农活,盐城生态农场“出圈”!新农人、新农具、新农活,盐城生态农场“出圈”! 近年来,盐城市培育了一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技术先进、质量安全、绿色生态、效益良好的特色农场,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注入新活力。 近日,走进盐都区国胜家庭农场的葡萄大棚,茂密的枝叶间,一串串套袋的阳光玫瑰挂满枝头,果香四溢。“这是最后一批阳光玫瑰了,计划https://www.ourjiangsu.com/wap/a/20230904/169379750046.shtml
4.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 苹果园里的“新农人” 陇南市礼县曾是甘肃省深度贫困县,总人口54.2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8.41万人。 这里的人祖祖辈辈种苹果,家家户户卖苹果。礼县的苹果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却因交通等条件限制,名气远比不上山东烟台和新疆阿克苏的苹果,当地人的生活也一直富不起来。 https://m.gmw.cn/2021-05/26/content_1302319864.htm
5.“新农人”曾庆欢:拿起手机干起“新农活”新闻动态“把手机当作‘新农具’,直播当作‘新农活’。”因为一个偶然的契机,“湘妹子”曾庆欢成为了一名在田间地头为家乡农副产品“带货”的“三农博主”。除了自己做主播,曾庆欢还发起了“一村一品一主播”的乡村振兴计划,手把手教父老乡亲们拍视频,探索致富新路径http://edu.yunnan.cn/system/2024/07/29/03316378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