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新农具”玩转“新农活”争做“新农人”通知公告法定主动公开内容信息公开

“直播间的广大网友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我们唐旗村的手工杂粮,这些杂粮的原材料都是我们村里的群众自己种植······”在生机盎然的合水县西华池镇唐旗村,由“新农人”引领的变革正澎湃涌动,他们借助网络力量,让乡村土特产走向市场火爆出圈,他们运用“新农具”玩转“新农活”,将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让一批批农特产变成了大家喜爱的盘中餐,更成为了践行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农业发展需要艰辛付出的农民,更需要独具慧眼、敢想敢干敢闯敢拼的“新农人”。张丽丽坚信只有过硬的质量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因此,她精心挑选优质的杂粮原料,从选材、加工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确保每一粒杂粮都饱含着乡土的味道。

张丽丽说:“我本来就在做杂粮,接触到网络之后,就开始做短视频,起初也不知道拍什么,后来慢慢就拍摄我制作杂粮工作的视频,发现效果还不错,播放量也不错,也让我更有信心,成立了自己的庆阳马记老味道杂粮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随着农文旅融合的不断深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唐旗村以农文旅融合为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先后培养了“庆阳马记老味道杂粮”“红哥在甘肃”“老杨爱拉二胡”等有影响力的直播账号6个,在全村农户、小作坊中甄选出杂粮作物、有机果蔬、农家小吃等农特产品48种;并注册了“唐Q大队”农产品专属商标,设计制作了特色独立包装,并采取短视频推介、直播带货、朋友圈接力等方式,迅速推动了一大批“乡味”飞入“云端”。同步建成了共享农场、围炉茶社、农家饭庄、非遗小课堂等特色体验节点5处。至目前,累计吸引游客6000余人次,带动群众实现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150万元,实现村集体增收18万元。

THE END
1.新华时评·春耕新变“新农人”要干好“兴农事”“90后”农机手、有博士学位的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回乡创业的土特产销售主播……春耕时节,田间地头活跃着这样一批“新农人”。 新时代农业发展渴求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新农人”。科技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从新中国初期的“二牛抬杠”,到收割机大规模作业;从亩产几百斤的常规稻,到亩产超千斤的杂http://www.81.cn/pl_208541/16300293.html
2.新农人新农活新农具,直播带货成新潮近期,直播带货快速发展,手机正成为农民手里的“新农具”。应对疫情催生出了不少新业态,数字成为新农资,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给不少下沉市场的商户找到销路,转危为机。目前,苏宁拼购也在大力推广“直播助农+电商带货”新模式。 28日的这场运用“新农具”的直播活动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2个小时内累计http://news.hnr.cn/xwhz/article/1/1335788156062142464
3.新农人新农具新农活,盐城生态农场“出圈”!新农人、新农具、新农活,盐城生态农场“出圈”! 近年来,盐城市培育了一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技术先进、质量安全、绿色生态、效益良好的特色农场,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注入新活力。 近日,走进盐都区国胜家庭农场的葡萄大棚,茂密的枝叶间,一串串套袋的阳光玫瑰挂满枝头,果香四溢。“这是最后一批阳光玫瑰了,计划https://www.ourjiangsu.com/wap/a/20230904/169379750046.shtml
4.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 苹果园里的“新农人” 陇南市礼县曾是甘肃省深度贫困县,总人口54.2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8.41万人。 这里的人祖祖辈辈种苹果,家家户户卖苹果。礼县的苹果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却因交通等条件限制,名气远比不上山东烟台和新疆阿克苏的苹果,当地人的生活也一直富不起来。 https://m.gmw.cn/2021-05/26/content_1302319864.htm
5.“新农人”曾庆欢:拿起手机干起“新农活”新闻动态“把手机当作‘新农具’,直播当作‘新农活’。”因为一个偶然的契机,“湘妹子”曾庆欢成为了一名在田间地头为家乡农副产品“带货”的“三农博主”。除了自己做主播,曾庆欢还发起了“一村一品一主播”的乡村振兴计划,手把手教父老乡亲们拍视频,探索致富新路径http://edu.yunnan.cn/system/2024/07/29/03316378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