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出台《关于深化农村党员分类管理凝聚乡村振兴红色动能的指导意见》,对农村党员进行分类管理,通过党员能人引领、承包带动示范等模式,引导中青年党员领办新型经营主体,带头发展产业,培育党员致富示范户,有效带动群众增收。
培养致富带头人,荒山变“金山”,“颜值”变产值
新春伊始,罗田县白庙河镇付家庙村驻村第一书记骆群曙已进入“农忙”状态。在村后山的150亩茶苗种植基地里,骆群曙正忙着指导村民栽种茶苗。2023年一开年,骆群曙就和村两委商量,发展鄂茶一号,让老百姓有更多增收的渠道。
“骆书记到我们村来以后,给我们村带来了很多活力。这两年村里的经济收入已经超过了30万。”白庙河镇付家庙村村委会副主任李德显介绍道。
罗田县白庙河镇以履职尽责为重点,对在职党员实施“目标式”管理,带动青年党员、无职党员发挥党员示范作用,带动群众发展产业,凝聚乡村振兴红色动能。
为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罗田县实施党员分类管理助力乡村振兴“星火”计划,培育直播带货主播、农技推广骨干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农业职业经理人300余人次,累计培训青年农民、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负责人等群体2000余人次。
王阁是罗田县大河岸镇返乡创业大学生、青年党员,他将乐园建在田野上,让山村变为当地少年儿童的乐园。在县委组织部、团县委的支持下,他流转土地300余亩,投资8000万元建设“玖月农谷”亲子农场旅游项目,建成鄂东一流亲子自然教育旅游农园,开园10个月,接待游客超8万人次。农业+旅游+教育,将山水田园打造成自然大课堂,“玖月农谷”获评黄冈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振兴样板”。
扶持直播新农人,把手机变成“新农具”,让直播变成“新农活”
走进罗田县骆驼坳镇燕窝湾村,屋舍俨然,阡陌纵横,房前花坛,门前晒场,景区和产业交相辉映。村里的直播基地内,燕窝湾村支部书记黄晶步履匆匆。
一年多的村支书工作经历让燕窝湾村这个90后女青年迅速成长。2021年,黄晶辞去企业高薪工作,回村参加支部书记竞选。担任书记后,她带领村“两委”与燕儿谷公司联合发展电商,村里建成占地600平方米的燕儿谷电商助农直播基地,第一书记徐志新化身助农主播在线推介农副产品。一年多来,超1.5亿元的优质农产品通过这个“长在泥土里的直播间”走向全国各地,村里人均收入从十年前的不足1000元提高到现在的年人均20000多元。
“何婷,帮我把腊肉卖了”“我有点腊肠也帮忙卖一下”何婷是罗田县大河岸镇凉亭村的入党积极分子,自从在村里当上了助农主播,找她帮忙的人便“络绎不绝”。
选好发展领路人,风景变“前”景,农产品变商品
春节假期,罗田县圣人堂村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游客们看文艺演出,赏民俗表演,体验着鸠兹古邑“老米酒、蔸子火,除了神仙就是我”的乐趣。
看着络绎不绝的游人,圣人堂村青年党员、后备干部陈飞笑得合不拢嘴。
在组织部门的指导下,该地成立僧塔寺片区联合党委等12个农村联合党委,探索村党支部领导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趟出一条“产业兴村、村企互惠、共同发展”的致富路。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在陈飞的带动下,圣人堂村3名返乡创业大学生,注册成立了鸠兹旅游服务有限公司,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以股东身份进驻公司,下设土地流转合作社、资产资源合作社和农家乐管理合作社等三个合作社。“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壮大了该地观光休闲、电商等乡村旅游新业态,公司成立以来接待游客7200多人次,实现销售收入12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