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新农人”“云端”干新农活

“大家看这个盱眙十三香龙虾调料,这是地道的盱眙山区中药材十三香调配制作的,最大的特点就是香、麻、辣,用它烧龙虾,汤汁泡米饭吃都香……”盱眙县首届高素质农民电商直播带货技能竞赛现场,参赛选手热情推介。

近年来,盱眙县通过赛训结合的方式提高农民直播技能,为乡土人才搭建平台,集聚资源,重点培养一批农村电商直播带货带头人,形成了电商直播带货专业队伍,创新农副产品营销新模式,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以赛促练

为“新农人”补课充电

盱眙县高素质农民电商直播带货技能竞赛既是一场竞赛,也是一次创新培训方式的实操练兵。“我们邀请了多位省、市专业人士现场教学,教授大家引流、运营、摄影剪辑等技能。”黄花塘镇镇长许畅说。

产品摆设有什么技巧、产品怎么介绍更让人愿意看、直播时背景放在哪里更好……培训之余,官滩镇甘泉村家庭农场主周明玲和同行们热烈地讨论着。他们积极参加培训和竞赛,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受益匪浅。

经过理论测试和实操带货两轮选拔,从高素质农民主播的形象、直播话术、在线人数、带货水平、控场能力、销售总额、直播效果及个人才艺展示等方面综合考核,大赛评选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0名、优秀奖30名。

从田间到直播间

拓宽增收致富渠道

“做‘新农人’,不能只在地头蹲着,我4年前就开始拍摄小视频,介绍我们合作社生产的樱桃、槐树花、葛根粉等产品,几年下来不仅产品打开了销路,而且我结识了很多朋友,大大开阔了视野。”天泉湖镇陡山村生态旅游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马怀勇说。凭借娴熟的直播技能和现场卖货能力,马怀勇在这次竞赛中荣获“直播状元”称号。

在盱眙县,像马怀勇这样通过直播方式销售自家或者周边农副产品的农民越来越多,他们拿起手机这个“新农具”,在互联网的助力下从事直播销售,把农副产品从田间地头、养殖塘头销售到长三角、珠三角。

近年来,直播在盱眙县已蔚然成风。养河蟹的、种植蔬菜的、养肉牛的、放蜂的、剪纸的、做虎头鞋的……都在直播浪潮下开始涉足小视频制作和直播带货。去年秋天,盱眙县农技中心农教科对全县农民直播情况摸排显示,154个村(社区)直播达1870场次。

THE END
1.新华时评·春耕新变“新农人”要干好“兴农事”“90后”农机手、有博士学位的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回乡创业的土特产销售主播……春耕时节,田间地头活跃着这样一批“新农人”。 新时代农业发展渴求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新农人”。科技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从新中国初期的“二牛抬杠”,到收割机大规模作业;从亩产几百斤的常规稻,到亩产超千斤的杂http://www.81.cn/pl_208541/16300293.html
2.新农人新农活新农具,直播带货成新潮近期,直播带货快速发展,手机正成为农民手里的“新农具”。应对疫情催生出了不少新业态,数字成为新农资,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给不少下沉市场的商户找到销路,转危为机。目前,苏宁拼购也在大力推广“直播助农+电商带货”新模式。 28日的这场运用“新农具”的直播活动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2个小时内累计http://news.hnr.cn/xwhz/article/1/1335788156062142464
3.新农人新农具新农活,盐城生态农场“出圈”!新农人、新农具、新农活,盐城生态农场“出圈”! 近年来,盐城市培育了一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技术先进、质量安全、绿色生态、效益良好的特色农场,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注入新活力。 近日,走进盐都区国胜家庭农场的葡萄大棚,茂密的枝叶间,一串串套袋的阳光玫瑰挂满枝头,果香四溢。“这是最后一批阳光玫瑰了,计划https://www.ourjiangsu.com/wap/a/20230904/169379750046.shtml
4.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 苹果园里的“新农人” 陇南市礼县曾是甘肃省深度贫困县,总人口54.2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8.41万人。 这里的人祖祖辈辈种苹果,家家户户卖苹果。礼县的苹果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却因交通等条件限制,名气远比不上山东烟台和新疆阿克苏的苹果,当地人的生活也一直富不起来。 https://m.gmw.cn/2021-05/26/content_1302319864.htm
5.“新农人”曾庆欢:拿起手机干起“新农活”新闻动态“把手机当作‘新农具’,直播当作‘新农活’。”因为一个偶然的契机,“湘妹子”曾庆欢成为了一名在田间地头为家乡农副产品“带货”的“三农博主”。除了自己做主播,曾庆欢还发起了“一村一品一主播”的乡村振兴计划,手把手教父老乡亲们拍视频,探索致富新路径http://edu.yunnan.cn/system/2024/07/29/03316378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