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再认识马克思主义论文

唯物史观被恩格斯誉为马克思“两个伟大的发现”之一,它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占据着某种程度上的核心地位。马克思对唯物史观的探索经历了起始阶段、探索阶段、完成阶段,最终形成了成熟的、完善的、科学的唯物史观原理。

(二)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唯物史观的创立

二、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

要把握唯物史观的内涵,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或精神本真。针对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问题的表述,学术界存在着众说纷纭的解说,但无论怎样,我们都可以从马克思原著中找到值得我们参考的东西。从马克思关于唯物史观的著作中,我们可以得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是别的,恰恰就是马克思本人所阐述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或许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以帮助我们概括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

实践活动的主体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的的活动,在唯物史观的视野中,关于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同对历史主体―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肯定,本质上是同一的。因为在唯物史观看来,“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的发展史,这就是说,社会发展史同时也是物质资料生产者本身的历史,即作为生产过程的基本力量、生产社会生存所必须的物质资料的劳动群众的历史。”人是历史的主体,人类社会就是一部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客观物质力量。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是整个社会全部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是:社会发展要确立为满足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目的的价值取向。可以看出,唯物史观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归结到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上了,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创造了伟大的人类文明。实际上,历史唯物主义本质上是对人与世界关系的客观考察,“人”在唯物史观中居于核心首要的地位,人的活动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人民群众的观点和社会实践很好的体现了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三、唯物史观的时代价值

没有一种学说像马克思的学说一样,对于现实的历史进程产生过如切近而深远的影响,只要我们依然面对理解当今社会现实的重大课题,依然生活在现代性所支配的世界中,依然还试图筹划着历史性实践所展望的未来,那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时代价值就将不可遏制地表现出来。

第三,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马克思认为,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与之相适应。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再到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不断用新的更先进的生产方式代替旧的落后的生产方式的过程。我国三大改造完成以后,确立了公有制的经济体制;1978年改革开放后,为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总之,唯物史观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可以说当代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取决于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理解与运用,所以在当代我们要不断深化对其学习和掌握,在推进哲学社会学的实践中要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充分发挥唯物史观的科学的理论指导作用。

THE END
1.学生历史论文(精选8篇)时代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对人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变化和提高,高中的历史教育必须要与时俱进。我们应从历史知识的讲述当中,剖析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观,大世界史观。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同时中国更要融入到世界的发展中,而高中生的今天就是祖国的明天,作为高中教师的我们,到底https://www.360wenmi.com/f/fileosjh3hy3.html
2.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阐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相关理论概念,概括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内容,明确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重要意义,即它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抵御住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冲击,推动高校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更好发展;第二部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现状https://xuewen.cnki.net/CMFD-1019202198.nh.html
3.《史学概论》参考书及论文(转载)历史学《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近现代西方史学著作选》何兆武主编, (北京:商务,1999) 《解释过去了解现在——历史社会学》S·肯德里克等:,王辛慧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庞卓恒:,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陈其泰:,学苑出版社1999年 《历史哲学》黑格尔:,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http://bbs.kaoyan.com/t2738031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