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高校印章骗取就业见习补贴13余万元夫妻双双被判刑

导读:伪造高校印章骗取就业见习补贴13余万元夫妻双双被判刑

就业见习,本是帮助毕业生就业的一项利好政策,却被别有用心之人钻了空子。日前,一对夫妻因一时贪念,联手骗取政府高额见习补贴资金,岳阳楼区人民法院最终以诈骗罪依法判处被告人何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处罚金10000元;判处被告人苏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处罚金5000元。

人社局发现该俱乐部骗取补贴资金后,于2022年3月8日对该俱乐部下发《关于限期追回某俱乐部违规领取就业见习补贴的通知》。3月28日,何某主动退还补贴资金49830元。同年6月28日,人社局向派出所报警。报案后,何某陆续退还剩余赃款87780元。2022年8月,被告人何某、苏某主动到派出所投案。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何某、苏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补贴资金,数额巨大,二人行为构成诈骗罪。本案系共同犯罪,被告人何某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是主犯;被告人苏某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是从犯。根据二被告人的犯罪事实、自首情节、悔罪表现,可对被告人何某、苏某减轻处罚。公安机关扣押的三枚伪造印章应予以没收,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法院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THE END
1.虚构伪造申报材料骗取国家财政资金如何处理虚构、伪造申报材料骗取国家财政资金如何处理 律师解答共有3条 虚构、伪造材料骗取财政资金构成诈骗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此行为涉及诈骗公私财物,若数额较大,将受到法律严惩。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国家财产损失,并影响社会公平与正义。https://wap.findlaw.cn/wenda/q_44706907.html
2.2024骗取国家补贴是犯法行为吗?头条新闻法律资讯2024骗取国家补贴是犯法行为吗? 导读:骗取国家补贴是指使用人通过虚构并不存在的企业或项目,伪造关键性申报材料等手段,骗取国家专项资金的行为。关于“2024骗取国家补贴是犯法行为吗?”的相关情况,接下来就让大律师网法务带您了解一点相关知识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https://www.maxlaw.cn/n/20240111/10964726723362.shtml
3.骗取10万高企补贴被起诉建议判处3年!通过中介机构伪造知识产权原标题:骗取10万高企补贴被起诉建议判处3年!通过中介机构伪造知识产权证书等材料 近日,12309中国检察网发布了一则起诉书。个人通过中介机构伪造知识产权证书等材料骗取高新技术企业补助10万,当地法院对此提起公诉,建议判处被告人瞿某某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可以适用缓刑。 http://m.iprdaily.cn/news_30727.html
4.造假骗取国家补贴罪的立案标准律师普法骗取的国家补贴行为已构成诈骗罪,涉嫌诈骗公共财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伪造证据罪,在我国现行的《刑法》中的统一属于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伪造证据罪的立案标准为:行为人帮助证据材料 强制措施 补充侦查 追诉时效 审查期限 认罪认罚 批捕 有没有案底 侦查终结 能私了吗 展开https://www.110ask.com/tuwen/14099112929154663702.html
5.虚构汽车报废资料,骗取补贴上千万消费维权在没有报废旧车的情况下,黄化根据车主的信息,通过图形处理软件伪造申请材料,虚开《报废汽车回收证明》,并找人私刻交警部门车辆管理业务专用章,伪造《机动车注销证明书》,同时以公司新增员工代办工资等名义,让熟人到银行以收购来的车主身份证复印件,开设与车主同名的银行账户,通过报请有关部门审批,每http://www.mzyfz.com/cms/weiquanxingdong/baixingminsheng/xiaofeiweiquan/html/817/2014-05-20/content-1027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