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就是企业部门和政府机构,企业主体基本上在上一个扩张周期里面,都在通过背债来增加资产(设备,工艺,专利,物料)然后在经济衰退周期里面缴还款而同时经受着现金流收缩的痛苦,尤其在国营企业,央企部门,他们的负债已经到了很高的程度。政府机构也通过国企资产运营机构,城投,交投,等等积累了大量的地方政府债务。
客观地说,从内循环的角度,中国的经济发展潜力已经被遍历和利用殆尽,基本上没啥大的增长空间。我这里没提到房地产,因为房地产除了扩张资产负债表之外,边际收益是递减的,也就是房子越多,收益越低,中国的房地产总量早就已经击破了资产负债自持的甜蜜点,已经进入资产负债衰退阶段,不值一提。
所以大家一定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就是现在的经济现状是一个客观现实,尤其在美西统一了减少对中国订单需求的认识后(这里是人种之争),庸俗经济学家的消费,外贸,投资三驾马车经济学的框架内,是无可救药的一个现实。
以上啰嗦这么多,就是让读者们承认现实,不要不服气,现状就是这个现状。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有没有办法?这才是铺陈之后的关键。
首先我们要承认一个概念上的归一,就是我们搞经济是为了什么,是为了GDP数字总量的增加还是为了人民的福祉。如果为了数字,直接加大投放基础货币就行了。津巴布韦和委内瑞拉的货币化数值都很高。所以经济发展的本质还是为了人民的福祉。那么为了拼经济就要有个顶层设计,就是对经济的顶层定义
1)人民有尊严,老人能长寿,有下葬,幼童有教养,妇女被尊重,年轻人有活干。好歹要有个说法,不然经济目的本身没有锚地。
2)军队能卫国拓疆,工业能供给能源和物质,服务能为大家嘘寒问暖送三餐。科学能平齐世界先进,技术上别人有的我们也有。
在定义经济健康指标的情况下,我们再来解决问题,后来就会发现主要矛盾是:
1)不患寡,患不均。人民中有些人在各种消费达峰之外,根本没享受到。从人文的角度,我们要认真地问个问题,那些不在达峰范围内的人,是应该在达峰范围内,还是本来根据人生价值和成就就进不了达峰范围的?这是一个认真的问题。也基本上等同于扶贫干部面临的问题。
2)青年的雇佣率不达预期,企业提供的工作和青年的就业预期背离。
以上啰嗦了不少,其实就是一个方法论的过程。
1)提高全民教育和能力技能基础,(待遇=能力和价值),为了摆脱经济发展现状,有必要从现在对钢筋水泥的投资,转向对可发挥价值人口的投资,让人变成更有创造力和技能。被企业雇佣后才能配得上各种消费达峰范围内的额外消费。
2)回顾青年的成长路径和教育体系,改进青年的技能供给,也可以通过高度投资头部和大容量企业,让企业岗位更适应新世纪青年的能力和愿望。要么企业是错的,要么青年是错得,否则不可能就业匹配不上。如果都不是,那就是这个世界错了,这个世界不需要这么大范围和总量的青年就业,那我们就改造这个世界。
3)老年人是需要赡养和豢养的,也就是国家要准备好,未来越来越多的人会从正经济货币价值人,变成负经济货币价值人。为了维持孝道,人道,师道,父母道,尊长道,整个社会要付出额外的代价。这个代价的总量是可以计算的,但是这个总量如果单纯以现在的人口结构和生产方式应对是很费劲的。
基于以上所有的推理过程,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笔者有如下建议:
1)先立后破,先解决老年人的养老,医疗和看护,送终问题,通过高度社会化,服务化,智能化的体系来解决未来日渐增长的老年化社会问题。降低维护老年群体的总成本和边际成本。这个成本在未来没有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下会线性增加,成为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巨大的阻碍力量。
2)投资于年轻人,有劳动力的人,婴幼儿,和有生殖能力的妇女,增大人口生产,扩大就业范围和就业质量。建立全新的基于科技创新的金融体系,估值方法。
3)投资企业界和政府,更新工作岗位的性质和需求,淘汰落后企业的资产和产能,让企业和政府合作提供更多的匹配下一代人才和年轻人的岗位。
4)有立有破,让被赡养和豢养的进入福利体系,让有创造力和生产力的进入创新和财富增长体系,减少经济工作的管理成本。才能开启新的资产负债表更新和扩张。同时提高福利体系和创造体系的生产效率才能撑起更高更好的资产负债表。
展开大范围的新时代改革开放:
1)改革公有部门的分层雇佣录取制度,奖惩机制,合规合法管理能力,提高清廉度,提高单位公务员的服务产出,提质增效。
2)对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的改革和开放,提供足够的自由度,同时提供足够的法制秩序,改变惟货币值最大化的社会文化。让文明的复兴重要性超过货币总量的增长。
3)在意识形态领域,构造更高级的智能文明意识形态,让人性提升,动物性减退,产生更多的智能产品,智能服务,智能社会上层建筑。
4)古代中国的儒教传统其实有个很好的东西,一个是活着的时候让人爱护羽毛顾及名声,一个是死后会被人说,名臣名帝都有谥号。人生的价值,荣誉感也是超脱动物的一种,要建设一种让中华儿女超脱的一种荣誉体系,而不是一切向钱看。古代的士、农、工、商,虽然现在有点不合时宜(人民是推动历史的动力),但是商排在最后也是有旧的道理的。在数字经济时代,商业其实就是数据交换。属于数据价值,但不等于人类的价值,人有着价值观,创造,发展,繁衍,向宇宙扩张这些更大的价值。
接下来就是金融了,经济离不开金融,健康的金融能反映经济的发展。
1)奠定广泛的具包容性的基于货物商品储备的金融体系,人类是物质的,物质是有价值的,所有高效率的能源,物质商品都值得贮藏,而不是纸币。所以财富的第一面就是物质能源基础,尽可能扩大中华文明的可控物质能源基础。就是财物往家里扒拉的金融体系,而不是量中华货物,结各国欢心的金融体系。
2)把国家安全,人民安全,生命安全,财产安全,信息安全,体系平台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统统货币化,尽可能的投资于独立和可控的整体国民,国资,国智,国产的安全体系。当然也包含国防安全,边界安全,国内民生安全等等。这样金融体系和安全资产带来的安全服务本身的正收益可以形成完美内循环。提高国民的获得感。
3)建立起对太空,深海,深地,各种科技开发的金融体系,鼓励中华民族高边疆拓展的行为和成果。简单说就是修地球和开发宇宙太空。对这类科技做强大金融倾斜。
4)在科技引领创新的基础上,人生产的目的就是生产智力,智能资产,然后用新的智能金融资产(IP,著作权,专利,软著)来压制、管理和革新传统金融资产(土地,房产,金属,粮草,牲口)的价值循环,就能产生全新的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金融估值体系。
经济本身没有那么难,所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必须把全民向钱看的旧时代送终,才能迎来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也就是发起对家族,乡族,地域族的私有心的革命,才有全国全世界人民的大团结。私心不死,公益不得;公益不行,私心不弃,一体之两面。自古以来!
小小寰球,太小了,当我们航行在星辰大海里面的时候,回头望去,地球故乡,就是一个小灰点,“alittlepaledot".华夏文明是有这个天命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