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至2023年上半年,我国不良贷款余额持续增长,不良贷款率先增后减。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截至2023年上半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到3.20万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62%,不良贷款率为近五年来最低。
2、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分析
我国不良资产处置模式主要可分为传统处置模式以及创新类处置模式,其中,传统处置模式包括现金清收、贷款重组、核销、批量转让,创新类处置方式包括资产证券化、收益权转让、债转股、互联网处置平台。
3、不良资产投资回报有所下降
不良资产管理措施主要包括截至2022年末,对比我国不良资产上市公司中国华融、中国信达的净利润率,可以看出,中国华融、中国信达净利润率均有所下滑,其中,2020年、2022年中国华融均为亏损状态。结合不良资产规模持续增长的事实可以看出,AMC公司在接手不良资产之后,将其价值提升、继而变现的难度逐年增长,不良资产处置业务压力仍然较大。
4、AMC公司改革化险工作持续推进
近年来,在监管部门、地方政府、存款保险基金和AMC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全国高风险金融机构数量相比前些年有减少的趋势。根据2022年四季度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结果,4368家参评机构中高风险金融机构数量继续下降,为346家,总资产占参评机构总资产的1.72%。从机构类型看,部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存在一定风险,农合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高风险银行数量分别为202家和112家。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江苏、山东不良贷款余额领先全国
我国不良贷款余额区域分布不平衡,其中,江苏省不良贷款余额最高,截至2023年上半年,江苏省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达到1536.19亿元。其次为山东省,截至2023年上半年不良贷款余额达到1342.54亿元。
截至2023年,我国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已形成“5+地方系+银行系+外资系+N”的市场竞争格局,由于前四大全国性AMC机构发展较早、项目经营较为丰富,我国不良资产处置行业目前由五大全国性AMC机构主导。可以看出,我国全国性AMC公司以及银行系AIC公司均集中在北京市。
2、企业竞争:中国华融市场份额最大
注:1)该图表数据更新至2023年上半年。2)该图表数据中的不良资产包总额为已成交的额度,未成交的未计算在市场份额内。
行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不良资产行业发展机遇
我国不良资产行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上行、国内正经历缓慢复苏,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不良资产规模仍将可能保持增长,对不良资产处置的需求较大,结合市场、政策、机构等多方面的因素,我国不良资产行业发展的机遇主要体现在重要性上升、业务范围扩大、科技应用加深三大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