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良资产管理的定义及不良资产分类
不良资产管理是指金融机构对呈现风险或已经造成损失的资产进行识别、分类、衡量、审批、追讨和清收等一系列管理措施,目的是减少风险、恢复损失、增加经济效益以及维护金融稳定。这是一个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对资产进行价值变现和价值提升的活动。
2、不良资产管理方式
不良资产管理手段和技术可以帮助债权人更全面地了解不良资产的情况,制定更合理的处置方案,提高不良资产处置的成功率和效率。不良资产管理是一个复杂且需要专业知识的领域。在进行不良资产管理时,应充分考虑市场环境、法律法规、资产特性等因素,制定合适的处置策略,并寻求专业机构的支持和协助。
二、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相关政策
三、不良资产管理行业产业链
1、不良资产管理行业产业链结构图
2、不良资产管理行业上游产业分析
四、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现状分析
1、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率
从不良贷款余额来看,近年来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根据数据,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在过去几年中持续增长,这主要受到经济增长放缓、外部需求萎缩、企业经营困难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截至2023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3.23万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2427亿元,增长8.14%。2023年继续保持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全年处置不良资产3万亿元。
2、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细分--不良资产证券化
截至2023年末,银行间市场累计发行400单不良资产证券化(NPL)产品,累计发行规模1956.71亿元,累计消化不良贷款本息余额110467.26亿元。其中,2023年共发行118单NPL产品,较2022年增加50单;发行规模合计476.51亿元,同比增长53.91%;消化不良贷款本息余额2845.86亿元,同比增长49.67%。
五、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竞争格局
1、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竞争格局
从参与主体来看,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的竞争者主要包括全国性AMC、地方AMC、银行系AIC、外资AMC以及非持牌AMC。这些机构在不良资产处置市场中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市场生态。全国性AMC和地方AMC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下,积极参与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和市场化债转股等业务,成为行业的主要力量。同时,银行系AIC、外资AMC和非持牌AMC也在特定领域和地区内开展不良资产管理业务,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营模式。
2、不良资产管理行业重点企业营收
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于1999年11月1日,是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化解金融风险,促进国有银行改革和国有企业脱困而成立的四大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之一。中信金融资产主要业务包括不良资产经营、金融服务业务,以及资产管理和投资业务,其中不良资产经营是公司的核心业务,涵盖“问题资产处置、问题项目盘活、问题企业重组、危机机构救助”四大业务功能。
六、不良资产管理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随着政策支持的持续加强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行业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其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不良资产管理将更加数字化和智能化,提高处置效率;再者,行业竞争将日趋激烈,机构间的合作与共赢将成为重要趋势,共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最后,随着不良资产市场的逐步规范和成熟,行业将更加专业化、精细化,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要求也将不断提高。
2025-2031年中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主要包括行业前景及趋势预测、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发展战略研究、研究结论及发展建议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