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坚持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坚持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持续深入实施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发挥高校集教育、人才、创新于一体的优势,积极推动本地高校提升发展层次,加速引进国内外高端高教资源,C9高校全部在苏州实现重大布局。

南大苏州校区正式招生,市委、市政府出台19条举措支持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加速引进高端创新人才。

召开中国中医科学院和苏州市政府全面深化合作大会,共建国家医学中心。

中科大、哈工大苏州研究院落户苏州。

苏州大学未来校区、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启用。

市政府与苏州大学签署共建协议,构建校地深度融合的师范教育发展新格局。

举办“书写青春放飞梦想”2022年苏州高校新生开学季活动,向新生发放包含书店优惠券、园林游览券、数字人民币红包等在内的开学礼包,让新生入学报到走新更走心。

全市各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纳入重要议程,摆在突出重要位置,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截至2022年10月底,在苏州高校2022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8.6%。

面向市场、服务产业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功能,也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策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职业教育最突出的办学优势。

召开苏州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出台《加快推进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苏州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实施细则》。

推进全国职业教育高地城市建设,深化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五大工程60项重点任务有序开展。

推进“标准化+职业教育”建设,率先制定《双元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指南》《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建设规范》等地方标准。

苏州学子技能筑梦,在全国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获金牌15枚、银牌4枚、铜牌1枚,金牌数、奖牌数、总积分均位居全省第一,为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走进新的一年,苏州教育将在民生领域持续发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办好适合的教育、现代化的教育、人民满意的教育,以孩子们的“表情包”作为工作的风向标,用心用情用力推进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贡献教育力量。

THE END
1.融合发展,需要以融和促融活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以单一要素粗放发展的模式已显然呈现发展疲软态势。在万物互联的时代背景,不仅是物与物之间需要把握融合的机遇,各种要素各种领域都要答好融合发展这一时代命题。而把握好融合发展,就需…https://zhuanlan.zhihu.com/p/510770999
2.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聊城:打造职教高地升级版下一步,聊城市教育体育局将继续按照聊城市委“三提三敢”要求,以打造职教高地升级版为主线,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抓政策落实、抓项目落地、抓质量提升、抓成果总结,让职业教育有收入、有地位、有价值,为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职教力量!(大众报业记者 薛良诚 闫丽慧 报道) https://dzrb.dzng.com/articleContent/44_1153708.html
3.加强融合融通融汇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融合融通融汇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职业教育适应性增强,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创新,支持中西部地区高校发展,深化体教融合。”近年来,海南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类型发展与质量建设,培养高素质劳动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304/t20230418_2111029381.html
4.高水平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改革创新打造职业教育现代化近日,市长赵建军带队深入我市部分职业院校调研并召开专题座谈会,就进一步推动无锡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听取意见建议。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委部署要求,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着力深化改革创新,高水平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突出市场化、专业化、前沿化https://wxrb.com/doc/2022/12/13/229152.shtml
5.教育部副部长吴岩:要打通新路径,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二是要打通新路径,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进职普融通,做好职普融通大文章;推进产教融合,在重要领域布局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服务国家打赢人才强国主动仗;推进科教融汇,最大程度释放集成攻关大平台、高水平平台能量,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有组织培养提供强大支持;要统筹区域教育、科技、人才力量,赋能https://jxzlglzx.scy.cn/info/1152/3195.htm
6.周洪宇李宇阳:建设教育强国:内涵特征本质要求与实践路径(五)加快构建融通融合融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推动职普融通为关键、促进科教融汇为新方向,加快构建融通融合融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是围绕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二是积极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广搭人才供需信息平台,http://www.shmbjy.org/infoweb/detail18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