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聚焦“融通融汇融入”提高思政铸魂实效
为引领大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聚焦“融通融汇融入”,探索实施“两赋两创”工程,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新的表现形式,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进思政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提高思政铸魂育人实效。
组织融通,聚势共赢
资源融汇,借势突破
奎文区以创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先行示范区为契机,全力推进思政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已规范化建设42所“孔子学堂”,在全国率先实现县(区)级区域内中小学、幼儿园“孔子学堂”全覆盖。潍坊市育华学校作为全区首批“孔子学堂”规范化建设试点学校,以“传承·融合,守正·创新”为目标,开展了“123”建设模式探索,在学校中心广场建设一个“孔子文化广场”,在小学和初中部分别建设两个“孔子学堂”,构建“非遗课程”“红色育人课程”“传统艺体课程”三个课程体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纳入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和文化体系建设,为全区提供了思政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经验。
奎文区还充分发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内容权威、资源丰富、移动互联的优势,在全区38所中小学、幼儿园试点打造以党员享思想提升、教师享业务资源、学生享瀚海知识、家长享亲子服务和品牌传播力研究为主要功能的“学习强国”“4+1”工作室和线下体验空间,师生切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拓宽了教学空间,拉近了学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政课的距离,提升了思政课教学载体的亲和力。
育人融入,乘势有为
奎文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教育资源以及优秀的人才资源,各学校积极围绕“思政课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开展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研究。“潍坊市育华学校百年间走出过庄龙甲、王全斌等潍县早期党组织的革命先驱,也走出过带领群众走向共同富裕道路的改革先锋,更涌现出了一批奋斗在各行各业的精英代表,他们都是育华这所百年老校的骄傲。”育华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唐乃梅说,“育华学校红色底蕴深厚,我们有责任把‘龙甲精神’继承好、传承好。”每学期,育华学校都会通过“党员讲优秀党课、教师讲学科思政、学生讲红色传承、家长讲家风家训、居民讲身边榜样”的家校社联动“五讲”方式,引导师生、家长、居民重温“庄龙甲故事”,积极推动“龙甲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奎文区各学校通过实施“两赋两创”工程,充分整合家校社和线上线下各方面资源,充分发挥效能形成更大“同心圆”,探索出了一条思政课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教学方法和途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脑入心。(唐乃梅李彩霞董伟伟王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