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热议人工智能产业新机遇

从前沿科技展会到高层对话平台,从上海、重庆到博鳌,从线上到线下……一场场高规格、大规模的盛会中,人工智能正在成为各界热议的高频词。赋能千行百业、碰撞创新火花、凝聚合作共识,人工智能产业的新机遇不断被探索发掘,释放出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博鳌亚洲论坛:畅想人工智能技术的喜与忧

科技革命“奇点”还有多远?

韩国首尔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李炅武说,2017年一项针对人工智能科学家的调查显示,大多数人预测下一轮科技革命“奇点”将在2045年到2090年之间产生。“如果现在再问同样的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答案。”

李炅武认为,人工智能“奇点”的到来,或许会早于人们的预期。他个人预测,“奇点”可能在5年后出现。

近年来,以ChatGPT、Sora为代表的大模型取得技术突破,掀起新一轮人工智能热潮。在国内,百度“文心一言”、科大讯飞“星火认知”等大模型工具也陆续推出。

李炅武说,可以确定的是,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等技术互相赋能,丰富的数据、算力、能源将催生更强大的人工智能,加快“奇点”的到来。

小i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袁辉也认为,大模型的出现被视为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一次重大技术飞跃。通用人工智能的诞生将带来颠覆性创新。

事实上,“奇点”究竟何时到来,很难有人能给出确切答案。人工智能领域国际知名专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系教授斯图尔特·罗素表示,关键不在于“何时到来”,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开始着手准备。

哪些行业将得到正向赋能?

与会专家表示,人工智能在金融、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的应用,不仅能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在持续改善人类福祉方面也蕴藏巨大潜力。

人工智能已成为金融领域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技术。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总裁雷纳特·别科图尔沃夫表示,各大金融组织已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丰硕成果,如提升效率、丰富体验和降低风险等,在决策流程自动化和优化客户服务运营方面尤其明显。

对于人工智能驱动的医药产业升级,全球性生物制药企业阿斯利康也有切身体会。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下,更多人将可享受精准和个性化的养老服务。“创新性技术的应用和实施将惠及千家万户。”在芬兰前总理埃斯科·阿霍看来,人工智能技术将有助于解决现有养老模式商业服务不足的问题,更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博鳌亚洲论坛发布的《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4年度报告》说,在赋能社会的应用驱动下,人工智能正向三个方向进一步拓展:“机器+人”“机器+人+网络”“机器+人+网络+物”。

如何加强治理实现“智能向善”?

对于人工智能技术,人们不仅有兴奋与期待,也有担忧与不安。

《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4年度报告》指出,人工智能在提高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可能影响收入和财富分配、冲击就业。此外,人工智能失控或被恶意滥用也会推升安全风险。

袁辉认为,确保安全可控、实现“智能向善”,需加强对于人工智能的监管,包括数据、算法、算力及应用场景等;同时,要加强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潜在风险的研判和防范。

事实上,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出台专门针对人工智能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框架,旨在引导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在年会会刊上表示,在加强全球科技治理、促进公平竞争和数据安全有序跨境流动、让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多元价值对齐、缩小数字鸿沟、保护劳动者权益上,世界期待亚洲方案。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曾毅呼吁,要在全球层面进行人工智能的安全伦理治理,共享机遇、共护安全。各国需在建立技术标准、制定电子商务法规与网络安全协议方面开展更多合作。

曾毅提出,应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冲击,要向青少年更多教授哲学和认知心理学知识。“我们要理解人类的智能是什么,人类如何思考,人生重要的问题和方向是什么。”

“当人工智能以更高效、经济的方式完成人要做的事,世界将会如何改变?如果机器20秒就能学会知识,人们为什么还要花20年接受教育?”斯图尔特·罗素说,我们需要考虑什么才应是技术进步的方向,人类文明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

医学装备大会:“人工智能+”让“未来医院”不再遥远

“AI医生”进行问询分诊,医学影像设备智能出具检查报告,医生操作手术机器人进行微创手术……走进日前在重庆召开的2024中国医学装备大会展览现场,仿若走进科幻小说中“未来医院”的场景。

“当前,我们正处于科技大爆炸的全新年代,AI大模型、元宇宙、‘数智’医疗等技术日趋成熟。”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赵自林说,新技术和高端医疗装备融合交叉,将在医疗健康领域催生出一系列颠覆性新产品、新模式、新动能。

《“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特别提出加快智能医疗装备发展,《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加快推进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应用……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顶层设计,推进“人工智能+医疗”的发展。

人工智能与医疗碰撞出哪些创新的火花?

“与传统冠状动脉CT检查需要人工摆位、控制心率、患者呼吸配合等不同,这台搭载了人工智能系统的CT机可以在任意心率条件下,无须患者吸气闭气就完成精准检测。”联影医疗高级副总裁夏风华说,人工智能的加入让医学影像检查更加迅速、精准,既给医生“减负”,又让患者的体验更舒适。

而在手术机器人展区,一台国产手术机器人正在模拟手术场景——高度灵活的机械臂、三维高清视野和人工智能辅助系统让更加精准、微创的手术成为可能。

“搭载人工智能系统的手术机器人可以让医生拥有更强的大脑、更精确的双眼和更灵活的双手,缩短医生学习曲线,让操作更精准、创口更小,患者的恢复也更好。”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常务副总裁兼首席商务官刘雨说。

人工智能+医疗,为人类健康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能。

“‘人工智能+医疗’可以提升医院效率和医生能力,而其最终目的是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一级调研员沈剑峰说。

大会上,工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累计开展骨科手术机器人、腔镜手术机器人等5G远程手术400多例,最远跨越5000公里,有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惠及边远地区群众;AI智能影像分析产品赋能基层医疗,提升基层医生脑卒中等诊断水平,挽救患者生命……

“‘智能+远程’医疗打破了技术和地域的时空壁垒,可以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校长王树新说。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与医疗装备深度融合,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深入推进,为医疗装备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高东升说,下一步将加快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更智能的医疗设备、更全面的网络互联、更具价值的人工智能应用……参展企业和专家学者纷纷表示,人工智能与医疗的融合在未来大有可为。

“要以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推进医学装备高质量发展,为卫生健康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劲动力,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于学军说。

具身智能大会:人工智能前沿成科技竞争新高地

近日,首届中国具身智能大会(CEAI2024)在上海举行。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热点,具身智能正逐步走进现实,成为当前全球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脑”“力”融合培育新引擎

具身智能,即有物理载体的智能体。1950年,“计算机之父”图灵在论文中首次提出具身智能概念,但之后具身智能并没有取得很大进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当时的机器学习算法及软硬件条件限制了其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蒋昌俊认为,如今,“得益于更先进的算法、海量的数据和成熟的软硬件平台,我们有理由相信,基于具身智能的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即将到来。”

“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从深度学习、大模型、ChatGPT到Sora,逐渐地逼近通用智能。”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戴琼海表示,具身智能是物理世界通过传感器映射到数字世界,通过学习走向AI的一个重要场景。具身智能的发展和落地应用,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会。

上海市2023年印发《上海市促进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年-2025年)》明确提出,重点攻关具身智能等先进技术。近期,上海市政府进一步明确,积极推进大模型和具身智能的融合发展。

“当前上海正着力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骆大进表示,为此,上海将加快推进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等关键技术和底层技术的攻关突破,努力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策源高地。

徐汇区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打造了全国首个人工智能产业的集聚区。今年的《徐汇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大模型驱动元宇宙、具身智能“两翼”跃迁发展,“脑”“力”融合,积极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

据上海市徐汇区委常委、副区长俞林伟介绍,徐汇区近期率先在上海全市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具身智能产业发展的扶持意见》,将重点支持关键技术攻关、鼓励开放协同创新、支持高质量孵化器建设、加快引进优质企业、鼓励总部机构落户等10项内容,最高补贴可达3000万元。

垂直领域蕴含广阔前景

今年被业界视为具身智能发展元年,新应用、新业态、新模式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业内人士看来,具身智能在居家养老、智能安防、抢险救灾、野外巡检、海洋作业等领域拥有广泛前景。

目前很多具身智能公司都在谈机器人本体、智能本体,下一步将把这些本体融合到自动化生产和社会的各个垂直领域,这也是中国具身智能技术落地非常重要的机会。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国际机器人旗舰期刊ROBOTICA主编戴建生表示,智能机器人还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需求进行变形。

从制造领域的工业4.0,到未来出行、大健康、农业机器人、家庭机器人、智能教育等,未来都将有机会孵化出一批重要产业。

“现在我们销量最大的还是扫地机器人,但是在图书馆机器人、物流服务、救援服务、有限环境下的自动驾驶等已经初现端倪,机器人和具身智能与产业结合已经有了雏形。”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张建伟认为,未来,在机器人制造、现代农业服务、家庭服务、自动驾驶等方面,具身智能都会带来巨大驱动力。

在上海,一些人工智能企业已经在积极探索具身智能技术应用。近日发布的2024年上海10个细分赛道投资机遇清单显示,上海傅利叶、智元机器人等多家企业已发布人形机器人。以“应用牵引、场景驱动”为导向,上海正持续推进机器人本体、具身智能大模型等技术攻关,电驱动关节、灵巧手等关键零部件正加速突破,有望在三年内实现1000台规模化应用示范。

近日,徐汇区牵手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共同打造上海具身智能创新中心,重点支持人形机器人等智能终端及其应用领域,推动徐汇具身智能产业集聚和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融通发展

业界认为,具身智能是典型的多学科技术交叉行业,对软硬件、上下游的协同创新有着迫切需求。当前,具身智能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在成果转化、应用场景、商业模式等方面还有待完善。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西安中科光电精密工程有限公司创始人吴易明表示,具身智能是智能科学发展的新范式,目前大家只能依赖“人类的智能”以及人类文明的成果来研究智能的本质。腾讯首席科学家张正友表示,具身智能研究涉及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需要学术界与企业界的紧密合作。

产业联盟是整合优化资源、推进强链补链延链的重要抓手,对于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在2024中国具身智能大会上,上海具身智能产业与创新联盟正式揭牌成立,初始成员包括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政府部门、高校、研究机构等单位。

据介绍,上海具身智能产业与创新联盟将持续发挥要素聚集、产业赋能、桥梁纽带等作用,聚焦具身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前沿创新产业开展交流与合作,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协同攻关,提升产业链控制力,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进一步提升上海作为人工智能高地的创造力、影响力、品牌力。

“通过成立产业和创新联盟,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骆大进表示,这将为上海和全国的具身智能发展、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新的智慧,注入新的活力。

THE END
1.让人工智能赚钱:未来的商机1、无人机人工智能的行业文章 2、人工智能智能家居 人工智能(AI)作为一种前沿技术,正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中。它具有高效、精确、迅速等特点,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AI赚钱的潜力远远不止于此。本文将探讨如何让人工智能成为一个赚钱的产业,并说明其巨大的商机。 http://www.hlwwhy.com/article/7116927.html
2.如何探索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机会股票频道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潜力的投资领域之一。对于寻求高增长机会的投资者而言,深入了解并探索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机会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揭示如何在这一前沿领域中找到有价值的投资标的。 1. 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 https://stock.hexun.com/2024-07-26/213728645.html
3.浅谈2024年经济形势与未来行业发展趋势,普通人还有哪些机会?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及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图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本文将分析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探讨主要挑战与机遇,并对未来的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个人的简单预测,内容仅供参考,数据源于网络,如有错误欢迎纠正,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评论区交流。https://www.jianshu.com/p/60de7e5e5f6d
4.不要只知道AI了!还有这个行业的投资机会同样值得关注还有这个行业的投资机会同样值得关注 在很多投资者把目光都聚焦在AI主题上时,其实今年6月以来还有一个行业同样表现不俗。 那就是汽车行业。 6月以来,沪深300指数微涨1.85%,而汽车指数大涨14.49%,相比大盘有明显的超额表现。 数据来源:wind,日期范围为2023-06-01至2023-07-05。指数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https://wap.eastmoney.com/a/202307062772224226.html
5.一文读懂AI+行业的投资机会0330张博划重点一、AI+行业分析 二、苹果XR近期发布,产业链重点 三、江波龙——信创存储+汽车存储 本篇文字内容仅是知识素材的打包整理,正确的打开方式还需点击音频,配套学习使用。添加妙妙子微信huxiuvip302,入群有机会与张博老师进一步交流。 一、当日行情分析 半导体芯片持续活跃,其中存储芯片方向领涨。同有科技、普冉股份、江波龙https://www.huxiu.com/article/990125.html
6.李迅雷:AI估值并不便宜,可以找龙头,当下三个低估品种值得投资3.对于当下的投资机会,我觉得低估的品种还是值得投资的,因为我发现A股总体指数的估值水平在过去几年不断下移,但今年明显有止跌的迹象,这是总体指数上,具体到行业,还是看性价比,具体有三个方向… 4.面对AI的发展,还是要找一些行业龙头,发现一些未来有潜力的优秀公司。因为现在整体AI相关的估值水平其实并不便宜,盲目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88774
7.2024年通信行业投资策略:以AI为主攻,聚焦三大赛道(2)2025 年赛道二:海缆行业迎来复苏,投资价值凸显 江苏海风大丰国信项目积极推进中,期待未来二期竞配,同时进入到十四五末 期,国内各地招标并网或迎来加速,市场信心有望逐步提升,【海缆】作为海风产业 链较确定性环节,有望核心受益。我们认为,我国海风发展具有以下三大推动力:(1) 供需端:我国东部沿海省份用电负荷大,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11327e11126271c8db539adb309.html
8.AI技术创业有哪些机会?根据您的观察,ai提供了哪些机会?上面描述几点仅是一些可能的创业机会,未来AI技术的发展将不断拓展应用领域,创业者可以针对自身兴趣和技能选择适合的领域进行创业。 二:智能产品和服务 针对不同行业的需求,开发定制化的AI解决方案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创业机会。以下是一些行业领域,可以考虑开发定制化的AI解决方案: https://blog.csdn.net/hefeng_aspnet/article/details/137222804
9.区块链的“去信任”到底去的是什么信任?高承实的财新博客区块链与人工智能、云计算一同作为新技术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隶属信息基础设施范围。新基建可以认为是我们国家政府部门为了应对此次疫情出台的产业政策,这将在短期内给区块链行业带来大量的项目建设需求和大量投资,有可能一改区块链行业一直处于的低迷状态。 第三个因素就是深化要素市场改革文件的印发。今年4月9日,中共https://gaochengshi.blog.caixin.com/archives/240328
10.2024三、行业现状与特点 10第三章人工智能发展调研 11一、技术发展动态 11二、应用场景拓展 13三、产业链协同发展 14第四章投资战略分析 16一、投资环境评估 16二、投资机会识别 17三、投资风险与策略 18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19一、研究结论 19二、企业发展建议 21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投资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23193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