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财通基金金梓才:AI进入基本面向上阶段,今年不再仅是概念炒作凤凰网财经

前度牛郎今又来!时隔一年,AI(人工智能)板块再度卷土重来,成为当前市场最炙手可热的投资主线之一。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AI行情已经不再仅仅是主题投资和概念炒作。”近日,财通基金副总经理、权益投资总监金梓才向券商中国记者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对AI行情的观点。

金梓才是一位TMT(科技、媒体和通信)行业研究出身的基金经理,他早在2019年便因科技股投资闻名,随后不断完善投资框架,将能力圈拓展到化工、农业、电力等多个领域,逐渐形成了中观景气行业轮动的投资风格。自2023年一季度以来,他再次捕捉到老本行科技行业的投资机会,大幅加仓AI板块中的算力、应用、数据等方向,全面拥抱AI浪潮。

近日,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专访时,金梓才回顾了自己去年投资AI的得失,展望了未来AI产业的投资图谱,也首度公开回应了外界关于他行业轮动、业绩波动较大等疑问。

AI算力已进入基本面向上阶段

券商中国记者:很多人把AI比作第四次工业革命,你认同吗?在你眼中,AI的投资图谱、产业周期位置是怎样的?

金梓才:什么是工业革命?我觉得是要创造出新的生产力、新的市场、新的需求。在上一轮科技股行情中,很多人说5G是一场工业革命,但回过头来看,它可能只是一次产业升级。AI就符合了“新”这一标准,它帮助我们用算力、大模型完成一些工作,这是一种生产力的巨变。

我们可以把AI驱动的这场工业革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大模型不断迭代成熟,从文生文到文生图,再到文生视频,这一阶段可以看到大模型不断升级和迭代;第二阶段是大模型进入成熟阶段后,与越来越多的终端融合,比如手机、PC、汽车等,渗透我们的生活;第三阶段则可能出现原生的由AI模型驱动的应用,这也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现在可能还处在第一阶段的中前期,目前海外科技巨头在大模型端出现明显的竞赛趋势,使得大模型升级迭代速度远超预期,而算力作为AI模型的基础设施,需求有望持续火热。所以在这个阶段的AI投资,要紧紧围绕海外算力这个方向。

券商中国记者:今年Sora问世后,算力产业已经在近期领跑市场,未来还能保持这种强势吗?

金梓才:首先,Sora作为文生视频的模型,如果进入大规模推广阶段,它对算力端的消耗是非常大的,这会显著推高市场对海外算力高增长的预期天花板。另一方面,Sora的推出也会明显推动海外厂商文生视频模型竞赛,作为基础设施的海外算力板块,其高增长的持续性和确定性有望进一步增强。

券商中国记者:当前国内算力产业发展情况是怎样的?有哪些进步和困境?

但国内AI长期高速发展态势是必然,所以当英伟达退出后剩下的算力缺口,给了国产GPU厂商很好的切入机会,在与下游客户磨合过程中,国产GPU厂商的升级迭代速度得到提升。长期维度来看,看好国内算力产业发展,在GPU的供给格局上,国产GPU会逐渐缩短与英伟达等全球领先GPU的差距,在国内市场取得较大份额。

做行业轮动是适应A股市场的选择

券商中国记者:你是做科技股投资出身,但后来也买过化工、养殖、电力,形成了行业轮动的投资风格,以至于有声音质疑你风格漂移,你怎么回应这个问题?

金梓才:A股市场有两大特征:一是股价波动比较大,而且容易情绪化;二是大部分上市公司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制造服务环节,对终端的定价权相对较弱,所以基本面的波动也比较大。

从自身的行业投资实践来看,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当聚焦于单一风格或行业无法给投资者提供长期回报时,就可能需要去做一些行业轮动、周期轮动。以2016年和2023年为例,这两年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市场上缺乏兼具确定性和成长性的大的产业趋势,这时为了优先保证投资的确定性,就会寻找一些胜率比较高的方向,包含化工、养殖、电力等非成长板块,这并未偏离我们以产业研究为基础的价值发现的投资理念。

市场环境和风格总在不断变化,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打造一个适应各种市场环境、各种市场风格的基金产品,能有效帮助投资者获得长期收益。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

第一,我们敢于走相对难的路;第二,不断完善方法论,争取在不同的产业周期中,抓住周期的底部和顶部;第三,也许过程中产品会有业绩波动,但我们始终坚持朝着为投资者获取长期回报的方向努力前进。

券商中国记者:面对近两年市场风格、行情热点快速轮动,然后迅速泡沫化的市场,你作为行业轮动型选手是怎么应对的?

金梓才:我们团队的总体投资框架强调“行业景气+个股空间+动态优化”缺一不可、三位一体,其中“动态优化”就是为了适应市场风格、行情热点的切换。

动态优化是指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对什么样的公司有阿尔法要有清晰认知,并根据外部环境与行业自身变化去做调整。动态优化的核心是对基本面的把握,力争在股价预期不高的时候做配置,这是我们想要追求的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另外,从团队投资框架建设本身,我们应对这种市场行情是有一定优势的:首先,我们在投资框架和理念的打造上是贯穿很多行业的。我们把行业层面的框架提炼出来,研究出来的规律可以应用到很多行业。其次,我们非常强调核心思维,总结最核心的东西。所以不管面对任何的机会、任何的行业,都会力求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把握投资的本质。最后,我们团队内部有自我批判的反思思维。

券商中国记者:追踪产业景气度的核心思维是什么?

金梓才:实际上就是如何筛选出一个上行的行业的问题,对这个问题强调三点——空间要大、确定性要高、性价比要合适。

未来要提高对产业节奏的把握能力

券商中国记者:因为重仓AI,你在去年的业绩压力比较大,特别是下半年遭遇了比较大的回撤,你怎么看待自己去年的投资?有哪些反思或者总结?

金梓才:去年的投资让我意识到了在应用自身框架上的一些遗憾,比如对产业景气发展节奏的把握。在去年的AI行情中,AI应用一开始并没有业绩,而且发展也没有那么快,所以当时配置了一些应用层面的公司回撤相对较大。实际上我们对景气行业的方向判断和选择都是对的,唯一缺憾是对节奏的把握稍微欠缺。我们未来肯定会继续迭代更新投资框架,尽量给投资人带来更好的持有体验。

同时,我也一直在思考,在宏观经济承压,市场没有明显景气向上主线,市场波动主要围绕事件估值波动而对盈利不敏感的背景下,我们中观景气行业轮动框架是否还适用呢?

我们的答案是:这个投资框架并没有失效,仍然适用。但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定义的景气就是指中长期趋势的产业景气,周期至少以年度为单位的,而不是短视地追逐市场热点。虽然短期市场可能围绕事件催化来搏弈预期,但长期终究会有比较明确的产业行业趋势去帮助我们把握投资方向。

券商中国记者:你是怎么把握行业板块、产业周期的轮动节奏的?

金梓才:首先,对主要产业做重要性排序,比如AI、新能源车、光伏、化工、消费等产业中,当前最有空间的产业趋势肯定是在AI;其次,需要判断产业周期的位置,对于一些主题投资、概念炒作,没有商业模式也讲不清楚产业前景的投资机会,我们不会参与,只有等到产业规模化后才会介入挖掘阿尔法;最后,判断股价和基本面有没有错位,找到业绩持续兑现且能和股价形成良性驱动的投资阶段,规避股价已经泡沫化的最后阶段。

我们常常复盘过去的投资,看哪些细节可以做得更好。比如,我们发现对产业周期是否高点、股价是否透支的精准判断尤为重要。举个例子,2021年我们的基金一度有非常不错的收益表现,但当时重仓行业的上涨可能是由一些不可持续的因素在驱动,导致后期表现逐渐出现泡沫化,股价提前见顶,我们因为晚走一个月,回吐了一定涨幅。当一个不可持续的非基本因素给行业带来超高景气度增长时,市场是很聪明的,会提前预判见顶。

所以,当市场情绪酝酿到“疯狂”程度的时候,恰恰需要我们保持冷静,去做一些逆人性的思考和选择。要做到逆人性,就需要更深度的研究,需要勇于跳开自己看好的板块,寻找其他板块的投资机会,这样才能把行业轮动、周期轮动的节奏把握得更好,收益率才能有望进一步提升。

券商中国记者:怎么看待高景气赛道的高估值问题?对于估值的容忍度是怎样的?

金梓才:估值是个相对概念。估值的本质是对未来增长程度的反应,高景气赛道虽然静态看估值很高,但动态看,远期业绩是爆发式增长的,估值消化能力特别强,折现回来再去算它的估值,也就不那么贵了。反之再便宜的公司,如果未来业绩是下滑的,虽然静态看很便宜,但未来的盈利贴现回来看,发现其反而估值很高。

因此,估值一定是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不能刻舟求剑。因此我们对于估值的容忍度是比较高的,我们更在乎的是回归到行业景气本身,回归到公司未来成长性本身。

今年有望迎来主动权益投资大年

券商中国记者:近年来,A股市场经历了从核心资产到高景气赛道再到小微盘的行情演变,你是如何认识这一轮市场变化的?

金梓才:这种变化本质上还是围绕大的宏观经济周期展开的。在2018年中美摩擦之后,国内经济弱复苏、供给端收缩、产业龙头集中度提升,这样的宏观背景配合产业变革带来了核心资产走强;2021年以后,由于流动性放宽,国内经济和海外经济同频复苏,此时以新能源为代表的高景气行业的盈利增速特别亮眼,独树一帜,因此形成了市场一致预期,带来了高景气赛道行情;2022年以来,疫情等因素扰动导致经济再次承压,但流动性一直宽裕,市场对长期增长陷入担忧,因此只能寻找“对盈利不敏感,对估值敏感”的所谓小微盘股票。

券商中国记者:这两年A股的散户化特征、游资风格比较明显,今年还会这样吗?是否会对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形成挑战?

金梓才:这个现象在去年是比较明显的,因为2023年年初,市场对基本面预期过高,导致去年整体进入了一个预期不断向下修正的过程,很多机构重仓股明显下行。但今年会发现,有一些公司已经走出了典型的“机构长牛股”特征,比如在春节后,有相当一些公司率先上涨,然后横盘震荡后慢慢创下历史新高,这就是典型的“机构长牛股”特征。

所以,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股票市场是否有足够多值得投资的公司。其实在任何市场都是一样的,如果既有长期的基本面,又有短期的业绩确定性,长期来看机构投资者大概率能跑赢散户。

今年有可能是主动权益投资的大年,只要一些主要的机构重仓股能把基本面守住,把科技阵地守住,就有望形成主动权益基金取得良好收益的契机。

责编:汪云鹏

校对:李凌锋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让人工智能赚钱:未来的商机1、无人机人工智能的行业文章 2、人工智能智能家居 人工智能(AI)作为一种前沿技术,正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中。它具有高效、精确、迅速等特点,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AI赚钱的潜力远远不止于此。本文将探讨如何让人工智能成为一个赚钱的产业,并说明其巨大的商机。 http://www.hlwwhy.com/article/7116927.html
2.如何探索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机会股票频道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潜力的投资领域之一。对于寻求高增长机会的投资者而言,深入了解并探索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机会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揭示如何在这一前沿领域中找到有价值的投资标的。 1. 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 https://stock.hexun.com/2024-07-26/213728645.html
3.浅谈2024年经济形势与未来行业发展趋势,普通人还有哪些机会?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及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图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本文将分析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探讨主要挑战与机遇,并对未来的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个人的简单预测,内容仅供参考,数据源于网络,如有错误欢迎纠正,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评论区交流。https://www.jianshu.com/p/60de7e5e5f6d
4.不要只知道AI了!还有这个行业的投资机会同样值得关注还有这个行业的投资机会同样值得关注 在很多投资者把目光都聚焦在AI主题上时,其实今年6月以来还有一个行业同样表现不俗。 那就是汽车行业。 6月以来,沪深300指数微涨1.85%,而汽车指数大涨14.49%,相比大盘有明显的超额表现。 数据来源:wind,日期范围为2023-06-01至2023-07-05。指数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https://wap.eastmoney.com/a/202307062772224226.html
5.一文读懂AI+行业的投资机会0330张博划重点一、AI+行业分析 二、苹果XR近期发布,产业链重点 三、江波龙——信创存储+汽车存储 本篇文字内容仅是知识素材的打包整理,正确的打开方式还需点击音频,配套学习使用。添加妙妙子微信huxiuvip302,入群有机会与张博老师进一步交流。 一、当日行情分析 半导体芯片持续活跃,其中存储芯片方向领涨。同有科技、普冉股份、江波龙https://www.huxiu.com/article/990125.html
6.李迅雷:AI估值并不便宜,可以找龙头,当下三个低估品种值得投资3.对于当下的投资机会,我觉得低估的品种还是值得投资的,因为我发现A股总体指数的估值水平在过去几年不断下移,但今年明显有止跌的迹象,这是总体指数上,具体到行业,还是看性价比,具体有三个方向… 4.面对AI的发展,还是要找一些行业龙头,发现一些未来有潜力的优秀公司。因为现在整体AI相关的估值水平其实并不便宜,盲目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88774
7.2024年通信行业投资策略:以AI为主攻,聚焦三大赛道(2)2025 年赛道二:海缆行业迎来复苏,投资价值凸显 江苏海风大丰国信项目积极推进中,期待未来二期竞配,同时进入到十四五末 期,国内各地招标并网或迎来加速,市场信心有望逐步提升,【海缆】作为海风产业 链较确定性环节,有望核心受益。我们认为,我国海风发展具有以下三大推动力:(1) 供需端:我国东部沿海省份用电负荷大,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11327e11126271c8db539adb309.html
8.AI技术创业有哪些机会?根据您的观察,ai提供了哪些机会?上面描述几点仅是一些可能的创业机会,未来AI技术的发展将不断拓展应用领域,创业者可以针对自身兴趣和技能选择适合的领域进行创业。 二:智能产品和服务 针对不同行业的需求,开发定制化的AI解决方案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创业机会。以下是一些行业领域,可以考虑开发定制化的AI解决方案: https://blog.csdn.net/hefeng_aspnet/article/details/137222804
9.区块链的“去信任”到底去的是什么信任?高承实的财新博客区块链与人工智能、云计算一同作为新技术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隶属信息基础设施范围。新基建可以认为是我们国家政府部门为了应对此次疫情出台的产业政策,这将在短期内给区块链行业带来大量的项目建设需求和大量投资,有可能一改区块链行业一直处于的低迷状态。 第三个因素就是深化要素市场改革文件的印发。今年4月9日,中共https://gaochengshi.blog.caixin.com/archives/240328
10.2024三、行业现状与特点 10第三章人工智能发展调研 11一、技术发展动态 11二、应用场景拓展 13三、产业链协同发展 14第四章投资战略分析 16一、投资环境评估 16二、投资机会识别 17三、投资风险与策略 18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19一、研究结论 19二、企业发展建议 21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投资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23193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