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妈妈起诉儿子返还370万房款律师解读法院为何支持社会关注

北京一位单亲母亲为儿子购买婚房后,认为儿子多年未尽孝,将其告上法院,要求返还370万元购房款。近日,北京东城法院结合在案证据,认定购房款性质为借贷,儿子应当予以返还。

倾其所有为海归儿子购置婚房

2022年,为了解决女儿的上学问题,小杨通过亲戚向杨女士转达了三个解决方案,其中一个就是“把通州的房子卖了,让我妈拿着她原来卖房的钱再换一套房,我再攒钱买一套房。”小杨还表态,考虑将母亲起诉至法院以解决问题。为了避免自己无家可归,杨母向法院起诉,要求小杨返还当初给付的370万元的购房款。

父母资助房款属于常态,就该理所当然?

购房款是否系赠与双方各执一词

小杨则认为,母亲从来没有说过这是借款,自己也没有表示过要借款,且母亲也没有证据证明其主张,所以双方的借款合同不成立。此外,自己结婚前,杨女士作为母亲,为儿子置办房产是风俗习惯,所以从社会常理出发,法院依法应当认定这370万元,是母亲的自愿赠与行为。

法院:儿子未尽到赡养义务不应将购房款认定为赠与

根据法律创作者@娟姐看法的普法知识:

首先,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需就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予以证明,否则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虽然母亲杨女士主张是借款,但其却未能提供借条或者聊天记录等证据证明自己的说法。儿子小杨也未能举证证明是无偿赠与。即属于双方各执一词,都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自己主张的情形。

随后法院搬出盖度性证据证明标准以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来审理此案。

具体而言,儿子小杨主张无偿赠与,但在通过亲属向母亲杨女士提出三个解决方案时,三个方案中都明确提出“母亲可以拿回370万元购房款”。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对于赠与事实的证明标准高于一般待证事实,需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且根据社会普遍认知标准来判断,这370万元是属于有附加条件的赠与行为,即母亲赠与的前提是要能与儿子一家人共同生活为条件的。

民法典第661条规定,赠与可以附义务。赠与附义务的,受赠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

由于小杨未能履行母亲的赠与附加条件,所以母亲杨女士是有权利主张返还的。

其次,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4条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法定义务。

据此,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如果母亲杨女士倾其所有资助儿子小杨买房,而小杨却不履行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法院仍将出资行为推定无偿赠与性质的话,显然对母亲杨女士一方来说是显失公平的。

最后,民法典第6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综上,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在儿子小杨未能举证证明其主张的情况下,就应当承担举证不力的所有后果,故法院依法判定其应当归还母亲370万元。

网友热议:令人寒心!赠予房款要附加条件

此事在网友中引发热烈讨论,不少网友大骂这位儿子“白眼狼”,认为他的行为太令人寒心,“子不孝,天理不容”,支持母亲追回房款。

网友们也对资助孩子买房的行为进行了一番讨论,认为“全凭长辈意愿”,虽然是目前社会的常情,但并非社会常理。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却不该被视为理所当然。

此外,还有网友支招,“但凡赠与孩子的房产,都要附加条件,否则受伤的是自己”。

岁月静好是片刻,一地鸡毛是日常。婚姻、家庭生活中,柴米油盐、婆媳矛盾,本就是生活常态。希望大家都能学会冷静处理,别去伤害那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

(海报新闻编辑张玉清综合自北京东城法院、北京青年报、光明网等)

THE END
1.父母给儿子买房现在后悔能怎么办法律问题大全父母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收回曾经出资所购的房屋。当子女严重侵害父母或者父母近亲属的合法权益;对父母有赡养义务而不履行;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时,父母就可以法院起诉,主张收回自己所出资购买的房屋。 全部4个答案 > 父母付钱买房写儿子的名字,现在想收回怎么办? 父母出资买房写孩子名一般不能要回来。我国实行不动产https://china.findlaw.cn/ask/jz/zt_83300/
2.法院工作到“家”,父母替子还账法院工作到“家”,父母替子还账 11月25日,某房地产公司向湖北省建始县人民法院提交申请,邓某已清偿债务为由撤回起诉,建始县人民法院当即裁定准许撤诉,一件追偿权纠纷结案。 2018年8月30日,邓某与某房地产公司签订合同,购买某房地产公司开发的商品房一套,房价款60余万元,除了首付款,余款40余万元通过在某银行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1/id/8220929.shtml
3.儿子儿媳离婚分房产,父母主张房产是自己借名买房可行吗?本案争议焦点是姚父、马母与姚儿就涉案801房是否存在借名购房合同关系? 首先,涉案801房登记在姚儿名下,姚父、马母与姚儿之间未签订书面的借名购房合同,现三人均确认存在口头的借名购房协议,鉴于三人之间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本案纠纷涉及陈儿媳的权益,而姚儿与陈儿媳之间又存在离婚纠纷,故本案不能单纯依据姚父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981472.html
4.父亲要求儿子返还赠与的买房款?闹上法庭如何解决?综上,法院判决,被告应向原告返还赠与的买房款等合计47万余元。该案判决已生效。 图源自网络与本文无关 普法君有话说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本案中,父亲出售名下唯一住房,所得款项用于为子女在异地购房,隐含未来与子女共同居住的前提条件,是附义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zU2MDkwMw==&mid=2650540291&idx=1&sn=1d96d57c488937807972b9f2d6075a78&chksm=883f2eabbf48a7bd1a41090632bb76cae8d1ae9742313730af930899d9acae042450aeb08f7c&scene=27
5.独生子2年多未尽孝,母亲要求返还370万购房款胜诉!得知儿子小杨的微信内容,杨母彻底心寒了。她担心如果小杨以排除妨害为由起诉自己,会落得个无家可归,便向东城区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小杨返还购房款370万元,以备将来养老之用。 庭审现场 父母资助子女不是理所当然 庭审中,杨母和儿子小杨对于钱款的性质各执一词。杨母认为自己从未表明370万元是赠与小杨的,应认定为借https://www.hntv.tv/50rd/article/1/1711713302991544322?v=1.0
6.母亲起诉儿子返还370万购房款,法院支持房产资讯于是,母亲决定起诉儿子,要求返还购房款作为养老基金。庭审中,双方对款项的性质存在分歧。母亲认为这是借款,而儿子认为是赠与。法院最终认定儿子应返还370万元购房款。法官表示,虽然父母为子女购房是常态,但并非法定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义务。如果父母资助子女购房,而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将出资行为视为赠与,显然不公平。在https://news.fang.com/open/47996993.html
7.父母为子女婚后购房,离婚时出资款还能要回吗?法院这样审理当前,为了分担子女的经济压力,父母为婚后子女出资购房的情形比较常见。在没有明确约定出资性质时,这类出资款是借贷还是赠与?如果是赠与,是赠给自己孩子的还是赠给夫妻俩的?一旦子女离婚了,可否要求子女的配偶返还? 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法院近日审结了老齐夫妇诉儿子儿媳返还购房款案,解答了这些问题。 https://m.gmw.cn/2023-02/07/content_1303276075.htm
8.举案说法—父亲过世,继母起诉我,想要回父亲给我买房的房款1,购买涉案房产的财产在父亲总资产中仅占一小部分,且是父亲在与原告婚前取得的,原告要求被告返还房屋首付款和按揭供款的一半,相关款项不属于父亲与原告的夫妻共同财产,2父亲总资产过亿,涉案两套房的300多万元购房款,相对于总资产而言比例太小,不应如原告陈述的认定为无权处分,3,在行为性质上应定性为父亲对子女的https://www.jianshu.com/p/540fecf1e8e8
9.父母出资为子女买房,事后能以该出资是借款主张返还吗?答案是答案是:必须要有该出资是借款的证据才能主张返还,否则视为赠与。案例:父母出资为子女购房,父母一方不能就出资为借贷提供充分证据的情形下,一般都应认定该出资为对子女的赠与。最高院对“父母为子女购置不动产出资性质的举证责任应当如何分配”的问题,明确:父母为子女购置不动产出资,事后以借贷为由主张返还,子女主张https://www.douyin.com/note/7379082737581378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