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父母赠与儿子儿媳购房款,可因儿子儿媳离婚而撤销

案例索引:姚凤莲与莫超杰、吴丽丽赠与合同纠纷案【(2021)桂04民终118号】

审理法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裁判要旨:敬老慈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所倡导的价值观。父母负担养育慈幼,子女成年应自立生活,父母继以关心关爱,子女受之应感念之,但并非父母应当的法律义务,子女应图感恩。受高房价影响,年轻的子女在生活中面临的经济压力大,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父母出资为子女购房为常事,目的在于帮助子女渡过经济困窘期,同时亦希望子女能够在父母年老之时尽心赡养、共享天伦之乐。子女受之应感念之,应尽心孝顺和赡养父母,同时应当避免子女成家反而使父母陷于经济困窘之地,此为敬老应有道义。本案中,姚凤莲、莫东林出资时,与莫超杰、吴丽丽系父母、儿子儿媳的亲情关系,出资时未签订书面的赠与合同,仅口头约定了赠与符合一般社会常理。在此情况下,要求就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口头约定内容提供证据存在较大的举证难度。

法条链接:

第六百六十三条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审理法院:张家口市中级人民法院

裁判要旨:赡养老人是子女的法定义务,张润枝年事已高,体弱多病,正值需要子女赡养之际,温庆与张素瑜已离婚,温庆仍处于家庭破裂的阴影之下,平时对张润枝较少探望、关心,导致张润枝生活困难、情感缺失,温庆没有达到赡养母亲张润枝的基本标准,导致张润枝请求撤销赠与。因赠与款项由张素瑜与温庆共同接受,且双方在离婚时已进行了分割,故一审法院根据本案实际情况,判决张素瑜返还赠与款项35万元,温庆返还赠与款项85万元,并无不当。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21)桂04民终118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姚凤莲,女,1954年8月7日出生,汉族,住广西梧州市万秀区。

委托诉讼代理人:梁雄元,广西广合(梧州)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莫超杰,男,1985年10月5日出生,汉族,住广西梧州市长洲区。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吴丽丽,女,1985年8月24日出生,汉族,住广西梧州市长洲区。

上诉人姚凤莲因与被上诉人莫超杰、吴丽丽附义务赠与合同纠纷一案,不服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长洲区人民法院(2020)桂0405民初1356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21年2月3日受理本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姚凤莲上诉请求:1、撤销原判,改判两被上诉人共同将20.06万元的赠与款返还给上诉人;2、判决两被上诉人承担本案诉讼费用。事实与理由:1、姚凤莲和莫东林给20.6万元购房款和装修款,是基于莫超杰和吴丽丽是其儿子和儿媳妇的身份,以及两老人日后居住在该房屋,由两被上诉人在生活上照顾。故该款应认定为两位老人附义务的赠与款,本案的案由应是附义务的赠与合同纠纷,而不是不当得利纠纷;2、姚凤莲和莫东林赠与款项的受赠人是莫超杰和吴丽丽,莫超杰和吴丽丽离婚后,房屋判归吴丽丽所有,不再让姚凤莲居住,吴丽丽也没有赡养姚凤莲的义务,莫超杰也无法用该房屋履行赡养姚凤莲的赠与约定,故姚凤莲有权撤销赠与,要求莫超杰和吴丽丽返还赠与款项;3、吴丽丽是作为姚凤莲儿媳妇的身份才能接受赠与,但其在接受赠与不久就离婚,房屋不再让姚凤莲居住,其不承担返还义务违背了社会善良风俗。综上,请求二审法院依法查明事实并予以改判。

莫超杰答辩称,一审判决是错误的。由于吴丽丽违反约定没有履行离婚执行案件的和解协议才引起本案纠纷,吴丽丽在一审中也承认该笔钱的存在,故其应当与莫超杰共同偿还。

吴丽丽答辩称,1、本案不存在上诉人主张的赠与行为,一审法院查明的事实已明确上诉人提供的证据无法证实其与吴丽丽之间存在附条件的赠与关系,吴丽丽在离婚后对上诉人也不存在赡养义务,因此本案案由不应定为附义务的赠与合同,上诉人主张吴丽丽不履行赠与合同所附的义务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2、被上诉人莫超杰作为上诉人的儿子,为协助上诉人在诉讼中得益,其明知上诉人的诉请与事实不符,却没有意见。因此,一审判决莫超杰应返还20.6万元给上诉人合理合法,被上诉人吴丽丽对莫超杰自愿承担的返还款项义务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3、吴丽丽在与莫超杰离婚后,对上诉人不存在赡养义务,上诉人与吴丽丽之间没有附条件的赠与行为,吴丽丽也没有侵害上诉人的行为,故上诉人主张吴丽丽不负返还款项的义务违背社会善良风俗没有依据。综上,一审判决查明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请求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姚凤莲向一审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判令二被告共同返还原告购房出资款人民币20.6万元。

本院查明事实与一审法院查明的事实一致。

本院认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取得利益而使他人受损失的事实,附义务赠与合同是指赠与人以受赠人向赠与人或第三人负担一定义务为条件的赠与合同。本案讼争的款项是姚凤莲作为父母为儿子莫超杰和儿媳吴丽丽支付的购房首期款及装修款,姚凤莲主张该款项是要求莫超杰和吴丽丽共同赡养父母作为条件才赠与其买房的,吴丽丽亦辩称案涉款项是姚凤莲对其与莫超杰买房的赠与。因此,本案不属于不当得利纠纷,而应为附义务赠与合同纠纷。一审法院将本案案由定为不当得利纠纷不当,本院予以纠正。

综上所述,姚凤莲的上诉请求理由成立,应予以支持,一审判决定性错误,实体处理不当,本院予以纠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撤销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长洲区人民法院(2020)桂0406民初1356号民事判决;

二、被上诉人莫超杰应偿还购房出资款50000元、被上诉人吴丽丽偿还购房出资款50000元给上诉人姚凤莲。

上述金钱给付义务,义务人应于本案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履行完毕,逾期则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的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权利人可在本案生效判决规定的履行期限最后一日起二年内,向一审法院申请执行。

二审案件受理费4390元,由被上诉人莫超杰负担2195元,被上诉人吴丽丽负担2195元(二审案件受理费姚凤莲已预交4390元,判决生效后由莫超杰、吴丽丽各返还2195元给姚凤莲)。

THE END
1.父母给儿子买房现在后悔能怎么办法律问题大全父母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收回曾经出资所购的房屋。当子女严重侵害父母或者父母近亲属的合法权益;对父母有赡养义务而不履行;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时,父母就可以法院起诉,主张收回自己所出资购买的房屋。 全部4个答案 > 父母付钱买房写儿子的名字,现在想收回怎么办? 父母出资买房写孩子名一般不能要回来。我国实行不动产https://china.findlaw.cn/ask/jz/zt_83300/
2.法院工作到“家”,父母替子还账法院工作到“家”,父母替子还账 11月25日,某房地产公司向湖北省建始县人民法院提交申请,邓某已清偿债务为由撤回起诉,建始县人民法院当即裁定准许撤诉,一件追偿权纠纷结案。 2018年8月30日,邓某与某房地产公司签订合同,购买某房地产公司开发的商品房一套,房价款60余万元,除了首付款,余款40余万元通过在某银行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1/id/8220929.shtml
3.儿子儿媳离婚分房产,父母主张房产是自己借名买房可行吗?本案争议焦点是姚父、马母与姚儿就涉案801房是否存在借名购房合同关系? 首先,涉案801房登记在姚儿名下,姚父、马母与姚儿之间未签订书面的借名购房合同,现三人均确认存在口头的借名购房协议,鉴于三人之间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本案纠纷涉及陈儿媳的权益,而姚儿与陈儿媳之间又存在离婚纠纷,故本案不能单纯依据姚父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981472.html
4.父亲要求儿子返还赠与的买房款?闹上法庭如何解决?综上,法院判决,被告应向原告返还赠与的买房款等合计47万余元。该案判决已生效。 图源自网络与本文无关 普法君有话说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本案中,父亲出售名下唯一住房,所得款项用于为子女在异地购房,隐含未来与子女共同居住的前提条件,是附义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zU2MDkwMw==&mid=2650540291&idx=1&sn=1d96d57c488937807972b9f2d6075a78&chksm=883f2eabbf48a7bd1a41090632bb76cae8d1ae9742313730af930899d9acae042450aeb08f7c&scene=27
5.独生子2年多未尽孝,母亲要求返还370万购房款胜诉!得知儿子小杨的微信内容,杨母彻底心寒了。她担心如果小杨以排除妨害为由起诉自己,会落得个无家可归,便向东城区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小杨返还购房款370万元,以备将来养老之用。 庭审现场 父母资助子女不是理所当然 庭审中,杨母和儿子小杨对于钱款的性质各执一词。杨母认为自己从未表明370万元是赠与小杨的,应认定为借https://www.hntv.tv/50rd/article/1/1711713302991544322?v=1.0
6.母亲起诉儿子返还370万购房款,法院支持房产资讯于是,母亲决定起诉儿子,要求返还购房款作为养老基金。庭审中,双方对款项的性质存在分歧。母亲认为这是借款,而儿子认为是赠与。法院最终认定儿子应返还370万元购房款。法官表示,虽然父母为子女购房是常态,但并非法定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义务。如果父母资助子女购房,而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将出资行为视为赠与,显然不公平。在https://news.fang.com/open/47996993.html
7.父母为子女婚后购房,离婚时出资款还能要回吗?法院这样审理当前,为了分担子女的经济压力,父母为婚后子女出资购房的情形比较常见。在没有明确约定出资性质时,这类出资款是借贷还是赠与?如果是赠与,是赠给自己孩子的还是赠给夫妻俩的?一旦子女离婚了,可否要求子女的配偶返还? 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法院近日审结了老齐夫妇诉儿子儿媳返还购房款案,解答了这些问题。 https://m.gmw.cn/2023-02/07/content_1303276075.htm
8.举案说法—父亲过世,继母起诉我,想要回父亲给我买房的房款1,购买涉案房产的财产在父亲总资产中仅占一小部分,且是父亲在与原告婚前取得的,原告要求被告返还房屋首付款和按揭供款的一半,相关款项不属于父亲与原告的夫妻共同财产,2父亲总资产过亿,涉案两套房的300多万元购房款,相对于总资产而言比例太小,不应如原告陈述的认定为无权处分,3,在行为性质上应定性为父亲对子女的https://www.jianshu.com/p/540fecf1e8e8
9.父母出资为子女买房,事后能以该出资是借款主张返还吗?答案是答案是:必须要有该出资是借款的证据才能主张返还,否则视为赠与。案例:父母出资为子女购房,父母一方不能就出资为借贷提供充分证据的情形下,一般都应认定该出资为对子女的赠与。最高院对“父母为子女购置不动产出资性质的举证责任应当如何分配”的问题,明确:父母为子女购置不动产出资,事后以借贷为由主张返还,子女主张https://www.douyin.com/note/7379082737581378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