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利好政策促购房需求持续释放

业内专家认为,这些政策的出台降低了个人所得税以及购房契税支出,使得交易成本更加合理,同时更好满足居民的置换需求,尤其是改善性住房的置换需求,增强了市场参与者的信心,对于稳定市场预期以及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沪京深三地已跟进

“9月底以来,北京从‘适时取消’到‘及时取消’,再到本次‘取消’,提法上经历了多次调整。”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本次政策落地,涉及的税费主要包括增值税和契税,具体变化与此前三部门的减税政策保持一致。

“本次税收政策调整是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体现了这几个城市对调控房地产市场、稳定市场预期的决心。”有业内专家分析表示,此次税收政策的调整取消了个人出售非普通住宅2%的所得税,以1%的标准核定征税,扩大了交易税优惠覆盖面,或将有助于释放改善性住房置换需求。同时,对符合年限的住房免征增值税,降低了个人转让住房的交易成本,简化了税收流程,有利于提高二手房与新房之间的流通速度。在陈文静看来,此前北京二手房交易中,非普宅需要按差额缴纳增值税,对于购房者而言是一笔较高的支出成本,也受此影响,北京二手房的成交结构中大面积户型占比较低。此次税收政策优化后,满两年的住房成交时均可免征增值税,对于有意愿购买改善类次新房的购房者而言,购房成本可有较大程度的降低。另外,针对契税政策的优化,也能有效降低改善型第二套住房的购房成本,加速改善置换客户入场。

“取消普宅标准为一线城市市场持续修复提供进一步支撑,市场活跃度有望继续提高,也将助力全国市场止跌回稳。”陈文静说。

能省多少钱?

“北京市普宅标准取消后,只要是满两年的住房,出售时就免征增值税。”一位房地产业内人士说。

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介绍,面积在90平方米到139平方米的二套房购置,享受此次契税减免政策的利好更大,税率从3%降至1%,而这个面积段可以覆盖到目前京沪大部分改善型需求。另外,京沪等地很多早年买房群体房产增值额较大,新政免掉增值税,叠加契税、个税等影响,带来的一次性降成本效应非常明显。

那么,本轮税费调整后,购房者能省多少钱?举例来说,北京市民韩女士想置换一套面积为130平方米的房子,房款约800万元。政策调整前,该住宅被认定为非普通住房,6年前房东以500万元购入,韩女士需缴纳增值税15万元。政策调整后,这笔增值税可全部节省。在个人购买住房契税方面,如果韩女士想要买的这套房是家庭唯一住房,政策调整前契税是12万元,调整后为8万元,节省4万元;如果是第二套房,调整前契税是24万元,调整后为8万元,节省了16万元。综合来看,韩女士税费最多可节省超30万元。

多项利好稳楼市

实际上,除了本次税收政策,多项楼市利好政策近期相继落地。例如,在金融支持方面,在9月24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统一房贷首付比例等一揽子房地产金融政策。

广州的放宽人才“入户”条件也被视为一个积极信号。11月18日,广州发布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广州市户籍迁入管理规定(修订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提出新增安居乐业、投资纳税两种入户政策。其中,新增安居乐业入户政策是本着合理有序、渐进适度的原则,兼顾“增量”“存量”需求,实施区域差别化安居乐业入户,对在白云区、黄埔区、花都区、番禺区、南沙区、从化区和增城区7个行政区内,拥有合法产权住宅房屋且在本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满1年的人员,可申请入户。

“该项政策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房地产市场需求释放,有利于带动这些区域的存量房去化。”市场专家分析认为,这项政策短期内能够带动有入户需求的购房者入市,加快广州市商品住宅库存的去化。同时,中长期也将为广州带来持续的住房需求。

李宇嘉表示,近期有关部门和地方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动增量政策落地见效,向市场传达了积极信号。10月份,重点城市新房和二手房市场带看量、认购量都出现明显反弹,部分城市增长幅度超过50%甚至翻倍。

“总体来看,一揽子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措施显效,10月份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随着各项政策效能进一步释放,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动能将增强。因此,我们对房地产市场后期走势保持乐观的态度。”11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负责人付凌晖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对于下一步市场走向,香港信和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海南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廖群表示:“当前房地产市场出现回升,现在人们所关心的是反弹、回升和企稳能否持续。”在他看来,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是稳增长的关键抓手,将促使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双双反弹。

“整体来看,近期出台的多项政策对市场产生了积极影响,加上近期多部门频繁发声稳定楼市,居民置业信心开始恢复,核心城市市场回稳态势明显。”中指研究院研究副总监徐跃进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短期来看,在一揽子增量政策带动下,市场积极变化有望延续,叠加年底各开发商冲刺业绩,四季度新房市场或有进一步改善,预计四季度销售面积同比降幅将继续收窄。

THE END
1.多地国企收购存量房“加速度”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后,部分地区已出台鼓励当地国企收购存量房用作保障房的相关政策。而对于如何消化存量房产,中指研究院认为,当下有三种经验和模式,分别为国企收储未售新房、“以旧换新”和“非居改租”。 https://www.vipcrgk.com/n/171651060951498.html
2.全部落地“降税”,二手房交易活跃度提升自财政部11月13日“购房降税”新政出台,以降税为主体的新一轮楼市政策不断落地。 过去一周,随着11月22日广州正式官宣,至此,四大一线城市全部落地取消普宅与非普宅标准,并调整相关配套税费政策。 从效果来看,“购房降税”新政以来,一二手房成交端虽然没有体现出明显的提振效果。不过,无论是新房项目http://wyxfdc.com/news/show-11200.html
3.5·17″楼市新政!部分城市成交数据好转,房价何时见底?房产3605.17新政落地后,市场情绪进一步修复,部分项目成交好转,根据中指监测,上周(5.20-5.26),南京新房共认购877套,认购量为今年以来周度第二高水平,环比增长37%。 武汉:在5月6日“新汉十条”落地后,叠加房交会举办及快速跟进下调首套、二套房贷利率等,市场情绪有所回升,新房成交规模也有所增长,政策落地后(5.7-5.26),https://www.house360.net/218256.html
4.史上最大力度!“5·17”楼市新政满月大考,成效如何?房地产政策的宽松基调将继续维持下去,6月楼市成交可期。 中金公司发布的研报称,当前房地产政策正以超过历次周期的强度进行发力,总需求相应地阶段性企稳,市场信心显著增强。在房地产行业的新形势下,市场结构正在加速演化,新房和二手房的总供给压力逐渐显现,房地产周期的惯性有所增强。https://www.zgswcn.com/news.html?aid=196549
5.2024上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总结与下半年趋势展望房产资讯在此背景下,4月30日政治局会议定调楼市政策方向,提出“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5.17房地产“一揽子”新政聚焦稳市场、去库存,6.7国常会再次明确“对于存量房产、土地的消化、盘活等工作既要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又要稳妥把握、扎实推进”。多项政策落地后部分核心城市二手房成交率先好转,但新房https://news.fang.com/open/50597524.html
6.房地产周报:重磅政策频出销售仍待改善股票频道我们认为,政治局4 月30 日首次提出的“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为后续政策发力的重点指明了方向,“以旧换新”将成为消化存量房产的重要抓手,“改建或收购存量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将成为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重要举措。央行此时出台多项金融支持政策,对于降低居民购房成本,改善市场预期https://stock.hexun.com/2024-05-21/212924124.html
7.房地产“5.17新政”2024年5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自然资源部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力,向房地产市场接连打出来一系列“组合拳”,目的在于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稳定房地产市场。 这一系列政策组合被市场称为“5.17新政”,主要包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央行决定降低个人房贷首付比例、取消房贷利率下限、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以https://www.jianshu.com/p/377b641da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