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应如何通过法律途径实现救济

第一条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第六十三条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

用人单位逾期仍未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并可以申请县级以上有关行政部门作出划拨社会保险费的决定,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划拨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账户余额少于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要求该用人单位提供担保,签订延期缴费协议。

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且未提供担保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社会保险费。

第八十三条用人单位或者个人认为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的行为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用人单位或者个人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依法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核定社会保险费、支付社会保险待遇、办理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手续或者侵害其他社会保险权益的行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2.单位应承担职工因未缴社保而造成的损失

案例要旨:在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依法负有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单位未及时为职工缴纳社保,导致职工不能报销产检费用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案例要旨:用人单位应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因用人单位没有及时缴纳而导致劳动者不能正常使用医疗保险,且自行支付了全部医疗费用的,用人单位对应当由医疗保险统筹支付的部分承担赔偿责任。

4.劳动者起诉请求单位为其办理社保的不属于法院受案范围

案例要旨:劳动者向法院起诉请求单位为其办理职工医疗保险,而非要求该赔偿其因无法享受医疗保险待遇而遭受的损失的,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内。

5.用人单位应赔偿劳动者因未缴社会保险费而导致的医疗费损失

案例要旨: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系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自愿放弃作为抗辩其社保费用缴纳义务的理由不能成立,理应承担由于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所导致损失的赔偿责任。

6.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的,应对由此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案例要旨: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购买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用人单位没有履行法定义务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是违反法律的行为,这使得工人丧失社会保险待遇。由此造成的损失,应当由用人单位承担。

专家观点

1.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办理社保手续造成劳动者损失,劳动者要求赔偿的案件,法院应予受理

鉴于《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及一些地方法规都赋予了劳动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的专属管理权、监察权或处罚权,因此,在界定社会保险争议范围和管辖分工上,人民法院既不能越俎代庖,又不能敷衍塞责,必须从合法、务实的角度加以明确和界定。我们研究认为,用人单位、劳动者和社保机构就欠费等发生争议,是征收与缴纳之间的纠纷,属于行政管理的范畴,带有社会管理的性质,不是单一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社保争议。因此,对于那些已经由用人单位办理了社保手续,但因用人单位欠缴、拒缴社会保险费或者因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等发生的争议,应由社保管理部门解决处理,不应纳入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对于因用人单位没有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劳动者不能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的,则属于典型的社保争议纠纷,人民法院应依法受理。

2.“社保经办机构不能补办社保手续”的举证责任

本条(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三)第一条)规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关于本条的举证责任完全由劳动者一方承担呢

其一,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明材料,这就以明确的表述肯定了“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规范说的观点。即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中不论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对自身提出的主张都负有举证责任。若劳动者或用人单位提出了主张但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则原则上应当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就本条的举证责任而言,社保经办机构不能补办社保手续是一种法律事实,对于这一法律事实的举证责任,按照有关法理应由劳动者一方承担。但劳动者欲证明这一事实,只有向社保管理部门申领书面证据,而社保管理部门由于种种原因一般不会出具这样的书面材料。如果就此对劳动者加以苛刻的要求,甚至以此作为不予受案的理由,则不利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劳动者能够证明用人单位没有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导致其损失即可,至于证明社保经办机构是否能够补办的举证责任,则不应作为是否受案的标准。如果用人单位能够证明社保经办机构还能够补办,人民法院应不予受理该劳动争议案件,而应告知劳动者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解决。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的问题...

【解决方案】**********【具体操作】**********

严选律师快速响应隐私保障专业解答

我把活包给他,他自己受伤了,我要赔偿吗

因家里有事请假未批准,几天没去上班了,公司算自动离职不给上个月的工资合法吗?

工亡赔偿咨询,想问一下法律规定了哪些,怎么赔偿

就是我找寒假工的时候还没拿到工作就被先收取了900的费用,合理吗

通过华律27万律师大数据准确匹配,严选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实现从看问题>问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THE END
1.法律援助的救济途径和期限法律常识在线法律知识查询法律援助机构受理申请后,应当按照法律援助的条件进行审查,并在七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给予法律援助的书面决定。申请人如果对不予援助的决定有异议,可在接到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向主管该法律援助机构的司法行政部门(司法局)提出出。申请人对司法行政部门作出的书面审查意见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司法行政部门书面审查意见之日起https://www.lawpa.cn/changshi/386893.html
2.法律救济的主要有行政申诉行政复议民事诉讼等行政法律咨询专题法律快车网“法律救济的主要有行政申诉行政复议民事诉讼等”法律咨询专题:行政诉讼案件申诉,你好离婚案可以向上一级申诉吗 最佳答案:你好,如果对一审判决不服 可以向中级法院上诉https://www.lawtime.cn/askzt/zt_7697320.html
3.法律救济途径有哪三种邓普云律师精选解答法律救济的方式主要有:行政复议、行政裁诉讼、国家赔偿。具体情况如下:1、诉讼渠道:诉讼救济,也称司法救济,是指相对人就特定的侵权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救济,人民法院依法对纠纷做出公正裁决,为相对人提供救济。2、非诉讼渠道:①行政救济渠道,主要是指行政申诉和行政复审制度;②其他救济渠道。 法律依据 《中华https://m.64365.com/tuwen/389597.aspx
4.法律救济途径徐来福律师法律短视频法律救济途径,具体如下: 1、行政复议。一般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2、行政裁决。通常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律授权和法定程序https://www.110ask.com/video/12292750453750970742.html
5.法律救济途径有哪些法律救济途径有以下途径: 1、诉讼渠道:诉讼救济,也称司法救济,是指相对人就特定的侵权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救济,人民法院依法对纠纷做出公正裁决,为相对人提供救济。 2、非诉讼渠道:行政救济渠道,主要是指行政申诉和行政复审制度;其他救济渠道。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和规范人民法院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的https://www.findlaw.cn/wenda/q_38535550.html
6.法律救济途径有哪些(精选5篇)法律关系不同,发生纠纷后的法律救济途径也是不同的。合理的中小学教师任用制度,能减少任用纠纷的发生,而任用制度中的具体规则,则是国家机关处理中小学教师任用纠纷的依据。因此,有效解决中小学教师任用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必须在明确中小学教师身份,合理构建中小学教师任用制度的基础上,适当安排解决纠纷的救济手段。https://www.360wenmi.com/f/filegits271d.html
7.法律救济途径有哪三种爱问知识人法律救济的方式主要有:行政复议、行政裁诉讼、国家赔偿。具体情况如下:1、诉讼渠道:诉讼救济,也称司法https://iask.sina.com.cn/b/law1yxrECLbkj6Z.html
8.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有哪几种地区 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有哪几种 【导读】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主要有哪些?更多教资考试信息,备考干货,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重庆教资考试网。 教资考试交流群:939824119 备考题库:金标尺教师APP 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主要有三种,即司法救济、行政救济和社会救济。其中,司法救济是指当宪法和法律https://m.jinbiaochi.com/qgjszg/news_97452.html
9.教师法律救济的途径一般分为几种?(多选)教师法律救济的途径是指(多选)教师法律救济的途径是指教师认为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请求解决或补偿的渠道或方式。一般可分为( )A.司法救济 B.行政救济 C.社会救济 D.自力救济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教师法律救济的途径是指教师认为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请求解决或补偿的渠道或方式。一般可分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8ec607d1c6637dcd9366cfc14b823f79.html
10.探析教师权利及其法律救济叫而在我国当教师的权利受到侵犯时,法律救济途径单一。现行《教师法》中只是规定了教师具有申诉的权利,对其他救济途径没有提及,在一定 程度上限制了教师权利的法律救济。 2.教师申诉时限规定模糊 现行《教师法》中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利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https://www.fljg.com/news/335302.html
11.税务法律救济渠道法律救济方式包括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 一、行政复议 (一)救济内容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简称申请人)认为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书面或口头向税务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二)救济途径 对各级税务局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其上一级税务局申请行政复议。 https://sichuan.chinatax.gov.cn/art/2020/1/9/art_14113_268615.html
12.这起非诉行政案件被执行人如何行使救济途径理由是现行的法律及司法解释中对于非诉行政执行案件当事人的法律救济途径未作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非诉行政执行案件往往是成批量的,人民法院的审查也仅仅是书面的,只有明显违法才能裁定不许强制执行。实践中行政审判庭的审查往往比起规定的标准还要宽松,且人民法院作出的准予强制执行的裁定一经送达立即生效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1/02/id/441989.shtml
13.没有人选择法律救济,法律凭什么选择你?如果人们对“恶”存在误解而过度使用私权利救济,例如女生误会别人摸她而大喊有流氓,这时应该群起而攻之吗?按住他或关上车门不让他下车并报警会不会是更好的选择?所以我认为法律救济肯定是我们首选的救济途径。 更新一个观点:我觉得王永强的紧迫性危险是他自己积极追求的。在他的观念里刘文经是要去上车取刀的,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01815507/
14.论紧急状态下的公民知情权保护110网律师[②]详而言之,公民在紧急状态下的知情权包括:对紧急状态的发展情势的了解,对紧急状态下国家和政府的非常态权力行使的主体、条件和限制的知悉,对公民的不可克减的权利受到非法侵害时的法律救济途径和对公民获得帮助的相关信息的了解。 二、紧急状态下公民知情权保护的必要性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578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