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课程思政融入法学教育之中新华日报

法治中国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关键是要加强法治人才队伍建设和提高全体公民法治素养。而高校法学教育是培养法治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播法治理念的重要方式。因此,在高校法学教育中,传授法律知识和思想教育同样重要。高校法学课程思政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将法学课程与思政内容相互融合,挖掘法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为全面依法治国培养大批“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扎实法学根底”的高素质法治人才。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教学目标。新时代,高校法学教学融合思政教学,要树立法学专业课程思政理念,不断完善教学目标。首先,从高校管理者到法学专业教师,都应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明确教学目标。法学教育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紧贴新时代国家对法治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明确培养德法兼备的法治人才。因此,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学,强化思政教育对法律教学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教学相辅相成,培养一批爱国的法治建设的践行者。最后,优化培养方案,将思政课程设置为通识课程,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拿到一定的学分。在宪法、刑法、民法、专利法等法律专业内容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特点,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等思政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丰富高校法律专业课程的思政内容。提高法律专业的思政教育效果,要注重从法律专业中挖掘思政元素,优化课程设置。首先,要注意从法律专业中挖掘思政元素,比如讲授民法,民法典中的公序良俗原则,就能延伸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良好风俗的内容;比如法理学课程,在讲授法律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过程中,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律信仰。其次,不断丰富法律教学的思政内容,紧跟社会法律热点,在法律专业教学中分析社会问题、强化思政教育。比如,将电影《第二十条》融入刑法教学中,“法不能向不法让步”,不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的规定,更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生动案例。最后,挖掘法学学科蕴含的思政元素的科学系统性。法学各课程都蕴含有思政元素,但不同课程的思政内容有一定的差异性,要基于学科整体高度和学科基本特征进行系统挖掘,推动法学课程思政整体效能的提升。

(作者单位: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

尊敬的读者:

感谢各位一如既往的信任和关爱,更感谢各位长期以来的支持。

该数字报电子版半年内的所有报纸版面为免费阅读,其他版面开始收费阅读。更权威的资讯,更便捷的形式,更周到的服务将大幅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THE END
1.探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大学生法治素养例如,在提高思政教师的招聘要求,进行严格的考核制度,确保教师具备专业的知识储备和技能,严禁不合格的教师混入。另外定期对高校的思政教师进行专业培训,进行多样化的教学训练,增强思政课的趣味性,提升教师的法律知识和法治素养,丰富了思政教学课堂的同时提高了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3]。https://www.fx361.com/page/2022/0516/10311502.shtml
2.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docxPAGE 2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一、课程简介《道德与法治》是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教育对象:初中生。开设目的: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提高学生品格的培养、树立法律意识、了解国情国策、认识社会生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主要内容:《道德与法治》课程将道德、心理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807/5022100004004321.shtm
3.这堂法治思政课是孩子们最好的儿童节礼物“法治就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每个人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你们应该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培养法治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5月27日下午,新疆鄯善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李星在鲁克沁镇中心学校,为孩子们送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法治思政课。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5/id/7957885.shtml
4.关于道德与法治实践报告范文七篇综合文档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是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深入实际、深入社会,对完成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总结报告。引领财经网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道德与法治实践报告范文【七篇】,欢迎品鉴! 道德与法治社会实践报告篇1 [摘要]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方面,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难点。要充分发https://www.027art.com/fanwen/wendang/15705615.html
5.推进《中华法治文明》课程思政的实践思考在《中华法治文明》课程讲授过程中,课程团队坚持教书与育人并重的授课思路,始终致力于将思政内容融入教学全过程,积极采取多元举措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一、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蕴含丰富法治思想和深邃政治智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https://cssn.cn/fx/xjpfzsx/202406/t20240617_5759163.shtml
6.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法学教育教学全过程明确思政教育的地位、环节和形式,在课程目标、课程重点难点、课程导入、课程考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其二,精确把握法学课程教学对象。充分考虑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思考如何让学生主动接受教学内容。其三,精心设计法学课程教学内容。法学专业课通常会涉及相关的法律文化、职业道德、理想信念等方面http://e.mzyfz.org.cn/paper/2045/paper_54757_11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