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长清区开展大中小学“法治主题”思政课展示研讨活动

2024年6月27日,济南市长清区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法治主题”优质课展示研讨活动在华曜济南实验学校成功举办。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法学专家、山东交通学院法学专家、区公检法司职能部门、长清区教体局宣传法规科,区教学研究中心、“杏坛说法”律师团及全区中小学全体思政课教师共同参加了此次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分领导致辞、课堂展示、评课交流、专家引领四个环节进行。全程活动由华曜济南实验学校苏敏老师主持。

双团队包括大学、中学、小学联合组成的思政教师教育团队及公检法司,律师协会联合组成的法治社会建设团队。两支队伍密切携手,全程参与备课选题、磨课研讨、上课评价等环节,小课堂折射大社会,小切口展现大格局,切实让思政课走新、走深、走实。长清区教体局借势借智借力长清大学城和区司法部门及律师协会,形成了强大的思政教育和教育思政的团队力量。

致辞真切开宗明义

华曜济南实验学校校长陈忠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作为一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华曜济南实验学校秉持着创新与务实并重的理念,致力于构建系统、连贯的思政教育体系。学校将小、初、高三个学段的思政教师整合为一个大教研组,实施小初高一体的思政课教学研究和教学。将法治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多项活动中,形成思政教育无缝衔接、螺旋式上升的教学体系。目前,学校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立体、多维的思政教育大环境。

宣传法规科科长王峰在致辞中指出,大中小思政课法治教育一体化,就是在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中塑造青少年的法治意识。本次活动是长清区贯彻落实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的创新实践,是落实“五位一体”共同推动法治教育的生动实践。在公检法司等职能部门的大力配合和律师协会的业务指导下,区教体局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普法活动。他们联合拍摄了家庭教育、防欺凌、防网络陷阱等多部普法情景剧、开展法治主题讲座、进行法律知识竞赛等。长清法治教育创新模式被中国教育报专题报道,还得到了市法学会和市教育局的肯定表扬。王峰对华曜济南实验学校思政教学创新与务实并重的理念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区教体局联合公检法司等职能部门定期帮助思政课程教师开展法治教育、实现资源共享,不断推动我区法治教育走深走实。

课例展示路径探索

石麟小学韩丽老师、华曜济南实验学校樊蕾老师、岳渎高中孙明卷老师通过不同学段的教学联动,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具体学情,遵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思政教育思维方式设计课程,分别展示了小学、初中、高中三节优质课例。

韩丽老师执教的《寻访国家机构》,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抽丝剥茧似的教学设计环环相扣,让学生把抽象的国家机构知识内容,通过亲身走访、探讨、与专家互动等形式变得形象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孙明卷老师执教《心中有数上职场》,通过创设人物情境,以“李云”为人物主线贯穿课堂环节,通过课堂辩论赛、情景剧等活动,和学生一起探讨了关于明明白白工作,清清楚楚维权的那些事,干货满满,使学生真正做到心中有数上职场。

课例点评赋能成长

王燕老师认为韩老师的课是大单元教学的一种典范,很好地落实了法治观念这个核心素养,韩老师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王传辉老师认为韩老师的课从项目式学习入手,基于新课标和学生经验,通过设计寻访活动可操作性实地探访,联系生活实际经验,为抽象的知识找到落脚点,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济南市长清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王文霞检察官用“惊艳”两个字赞扬了韩老师的课。一是为老师的讲课过程惊艳,另一个是为孩子们的表现感到惊艳。同时王检察官还强调将法律知识与日常生活实践和正确的三观树立结合起来,将达到更好的效果。

王刚老师用一个“精”字赞扬了樊蕾老师的课,他认为樊老师的课设计精心、学生和教师表现精彩、课件精致,展现了教研组集思广益的精华。

王翠玉老师表示樊老师的课形式新颖,议题式和情境式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做到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的问题紧贴中考题型,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山东天齐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区教体局法律顾问史晓猛律师表示樊老师的课符合法律人认知上的逻辑体系,肯定了学生较强的法律素养的表现,并且强调2035年我国基本建成法治国家的目标和培养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新时代好少年,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山东天齐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李琦律师强调孙明卷老师的课非常有意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这些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明明白白工作、清清楚楚维权,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专家引领高屋建瓴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政法学院吴雪莲书记首先对华曜学子的表现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对优秀青年教师的风采给予了肯定。吴书记认为把公检法等实务部门邀请到大中小思政一体化的活动中来的这种模式是一种创新。吴书记也提出了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如何让数字化新技术赋能课程思政的问题,值得大家共同思考探究。吴书记认为这种法治育人的模式做到了全员、全面、全程育人,在全省都是创新之举!

长清区教体局不断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加强专业引领,发挥示范作用,构建法学专家与思政教师联动协调机制,搭好舞台,完善“一体化共建育人”工作,形成校地合作、校校合作新模式。通过此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法治主题活动,学生的法治意识得到显著提升,法治信仰得到进一步树立。同时为教师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科学衔接和教学方式的交流互鉴提供搭建沟通、学习、成长的大舞台。

THE END
1.探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大学生法治素养例如,在提高思政教师的招聘要求,进行严格的考核制度,确保教师具备专业的知识储备和技能,严禁不合格的教师混入。另外定期对高校的思政教师进行专业培训,进行多样化的教学训练,增强思政课的趣味性,提升教师的法律知识和法治素养,丰富了思政教学课堂的同时提高了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3]。https://www.fx361.com/page/2022/0516/10311502.shtml
2.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docxPAGE 2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一、课程简介《道德与法治》是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教育对象:初中生。开设目的: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提高学生品格的培养、树立法律意识、了解国情国策、认识社会生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主要内容:《道德与法治》课程将道德、心理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807/5022100004004321.shtm
3.这堂法治思政课是孩子们最好的儿童节礼物“法治就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每个人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你们应该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培养法治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5月27日下午,新疆鄯善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李星在鲁克沁镇中心学校,为孩子们送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法治思政课。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5/id/7957885.shtml
4.关于道德与法治实践报告范文七篇综合文档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是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深入实际、深入社会,对完成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总结报告。引领财经网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道德与法治实践报告范文【七篇】,欢迎品鉴! 道德与法治社会实践报告篇1 [摘要]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方面,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难点。要充分发https://www.027art.com/fanwen/wendang/15705615.html
5.推进《中华法治文明》课程思政的实践思考在《中华法治文明》课程讲授过程中,课程团队坚持教书与育人并重的授课思路,始终致力于将思政内容融入教学全过程,积极采取多元举措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一、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蕴含丰富法治思想和深邃政治智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https://cssn.cn/fx/xjpfzsx/202406/t20240617_5759163.shtml
6.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法学教育教学全过程明确思政教育的地位、环节和形式,在课程目标、课程重点难点、课程导入、课程考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其二,精确把握法学课程教学对象。充分考虑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思考如何让学生主动接受教学内容。其三,精心设计法学课程教学内容。法学专业课通常会涉及相关的法律文化、职业道德、理想信念等方面http://e.mzyfz.org.cn/paper/2045/paper_54757_11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