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考研心理学模拟题(11)

2023考研专业科目复习中,想要快速熟悉题型,掌握答题技巧,需要考生进行大量的练习。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23考研心理学模拟题(11)”,希望大家能在练习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总结,提升答题技能。

2023考研心理学模拟题(11)

一、单选题

1.神经元中对信息进行整合,然后通过轴突将信息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的是()

A.树突

B.胞体

C.突触

D.反射

2.病人的沉睡和动物的假死体现的是()

A.外抑制

B.超限抑制

C.消退抑制

D.分化抑制

3.心理是神经系统的机能,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脑的()

A.精神活动

B.意识活动

C.反射活动

D.机能活动

4.吃了糖以后接着吃桔子会觉得桔子酸,这是()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同时对比

D.继时对比

5.刺激停止作用于感受器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而保留片刻的现象是()

A.闪光融合

B.视觉对比

C.后像

D.联觉

B.真动知觉

C.似动知觉

D.错觉

7.人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整体反映的知觉特征是()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8.在日常经验中感到,形象材料比抽象材料保持牢固,这种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

A.双重编码理论

B.加工深度说

C.图式理论

D.知识分类学习论

9.痛觉的生物学意义在于()

A.它可以增强一个人的意志力

B.它使我们感到生活的真实

C.它能使我们更快地适应环境

D.它对机体具有保护性的作用

10.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是()

A.绝对感觉阈限

B.差别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觉能力

11.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

A.注意分散

B.注意分配

C.注意转移

D.注意广度

12.实验表明,学习材料的中间部分记忆效果较差,原因是受到()影响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干扰抑制

D.双重抑制

13.在刺激物作用下,人脑独立形成具有社会意义的新形象的过程是()

A.有意想象

B.随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

14.不随意想像的特殊表现是()

A.灵感

B.原型

C.梦

D.顿悟

15.巴甫洛夫发现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除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规律、扩散和集中规律以及条件反射的抑制规律外,还有()

A.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B.两种信号系统

C.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

D.动力定型

16.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可以调节和促进活动,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则可破坏和瓦解活动,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

A.适应功能

B.动机功能

C.组织功能

D.信号功能

17.中国女排奋力拼搏,终于获得五连冠,表明中国女排具有的意志品质是()

A.自觉性

B.果敢性

C.坚韧性

D.自制力

18.引起动机的内在心理条件是()

A.感觉

B.思维

C.需要

D.性格

19.“活泼好动”是下列哪种表现()

A.能力

B.兴趣

C.气质

20.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抑制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21.詹姆斯一兰格情绪外周理论认为()

A.情绪的生理机制不在外周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B.认知在情绪的发生中起着决定的作用

C.情绪与动机有密切的联系

D.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

22.具有情境性、反应性、简略性特点的是()

A.书面言语

B.独白言语

C.对话言语

D.内部言语

23.“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的是()

A.一个人的气质在一生中是比较稳定的

B.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是难于变化的

C.环境改变了,人的气质也不会发生变化

D.环境改变了,人的气质也会随着发生变化

24.有爱就有恨;有喜悦就有悲伤;有紧张就有轻松,说明情绪和情感()

A.具有两极对立的特性

B.具有不可调和的特性

C.两极是不相容的

D.两极是绝对对立的

25.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示中,以加强和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这个过程在皮亚杰学说中叫做()

A.图式

B.同化

C.顺应

D.平衡

26.皮亚杰认为思维的结构具有()

A.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

B.整体性、转换性和适应性

C.整体性、转换性和平衡性

D.平衡性、适应性和自调性

27.皮亚杰认为,数理逻辑经验是()

A.先天遗传来的

B.后天习得的

C.主体通过自己的动作获得的

D.客观事物本身具有的属性

28.儿童大脑各区的成熟程序是()

A.颞叶→枕叶→顶叶→额叶

B.顶叶→颞叶→枕叶→额叶

C.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D.枕叶→顶叶→颞叶→额叶

29.艾里克森认为幼儿期(4岁~7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B.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C.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D.获得亲密感,克服孤独感

30.初中生同伴关系的显著特点是()

A.交友范围开始缩小,最要好的朋友一般只有一两个

B.交友范围扩大,最要好的朋友很多

C.平行性集合关系显著

D.同伴关系依从性达到高峰

31.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这种学习方法属于()

A.精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做笔记策略

32.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的心理学家为()

A.布鲁纳

B.桑代克

C.斯金纳

D.奥苏贝尔

33.带领学生深入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的直观教学形式为()

A.形象直观

B.言语直观

C.模象直观

D.实物直观

34.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问题的知识称为()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陈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35.学习课文时分段、总结段落大意属于()

A.复述策略

B.理解一控制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36.在学习分数后学习百分数,这种学习最宜用模式进行教学。()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发现学习

37.在电视上经常可以看到小狗算算术的表演,聪明的小狗可以通过叫声来告诉大家计算的结果。实际上小狗是通过观察主人的表情来进行表演的,这种心理学效应叫做()

A.霍桑效应

B.罗森塔尔效应

C.安慰剂效应

D.顺序效应

38.在一次司法审判中,将一名无辜者判定为有罪,这在信号检测论中被称作()

A.击中

B.漏报

C.虚报

D.正确拒绝

39.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是以为横轴。()

A.虚惊概率

B.击中概率

C.漏报概率

D.正确否定概率

A.0.8

B.0.6

C.0.5

D.0.4

二、多选题

1.以下属于条件反射有()

A.吃食物流口水

B.谈虎色变

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D.望梅止渴

2.感觉的属性包括()

A.它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B.它是对过去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C.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D.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3.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这是()

A.同时对比现象

B.相继对比现象

C.彩色对比

D.感觉适应现象

4.下列说法中不科学的是()

A.痛觉反映一个人意志力强弱

B.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

C.痛觉比较容易适应

D.痛觉反映了一个人的灵敏程度

5.柯尔伯格将儿童道德判断发展划分为()

A.前道德判断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习俗水平

D.后习俗水平

三、简答题

1.简述伊扎德的情绪理论。

2.简述反应时研究中的速度与准确率权衡现象及SAT范式。

3.简述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的构成及特点。

四、综合题

1.试比较心理实验设计中被试问设计和被试内设计的优缺点。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2023考研心理学模拟题(11)”,希望各位考生能通过有效的练习掌握题型,熟练运用方法来进行解题。

THE END
1.审判的哲学探索法律正义与道德判断之间的界限简介审判的哲学:探索法律正义与道德判断之间的界限 在一个充满争议和不确定性的社会中,法官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法律体系中的执行者,更是道德和伦理价值观的裁决者。然而,法官如何做出这些决定?这一过程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情感、逻辑分析以及对“正义”的深刻理解。 法律正义与道德判断 在讨论法官作为“judghttps://www.nm1h3ohm.com/liu-xue-yuan-xiao/446413.html
2.道德律动思想的法则探索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思想、道德和法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影响个体的行为,还塑造了社会的整体格局。在这一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观后感”,深入思考这些概念之间相互作用的奥秘,并试图找到它们共同构建一个文明社会所必需遵循的规则。 https://www.trlukighv.cn/dao-jia-gu-shi/102310.html
3.#专家认为麦琳被过度解读##再见爱人4越界了吗#和娱理对话时,周逵人格分析和道德审判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一种理解和探索,旨在发现行为背后的心理和社会动因,而后者则带有强烈的价值判断,试图对个人的道德和价值作出裁定。 人格的意义不在于完美,而在于如何在复杂性中寻找成长的空间。审判终结了理解,而理解才能让人更接近真实的人性。”https://weibo.com/5737990122/P1cv281OH
4.在有限的理性中,人如何找到自己的可能性?—新京报而这种把握又是以决定论或者说宿命论(fatalism)的方式进行的。总而言之,如果将笛卡尔式的理性贯彻到底,那么就既不需要宗教(因为自然科学就足以把握神),也不需要道德(因为反正人的行为都是被自然过程事先决定的)。人因此陷入了虚无主义。 面对着理性的这种危机,当时的人们提出了各种方案。除了雅各比本人那种在(笛卡尔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732681679168453.html
5.媒体审判下的舆论狂欢:庆阳女生跳楼事件为例因此,对于涉及司法的社会性事件报道,相关媒体有责任提高法律意识,在尽可能保证信息源的全面、真实的基础上保持冷静客观的叙述和发表克制自持的观点态度,避免以个人情感倾向错误引导社会舆论,导致道德审判先于司法审判,让大众被非理性的情绪裹挟滑向极端和失控的边缘。http://media-ethic.ccnu.edu.cn/info/1007/2856.htm
6.网络语言暴力(精选十篇)道德审判通常是指社会舆论往往以道德标准对新闻事件进行评判。如在“史上最毒后妈”事件中对后妈陈彩诗用“毫无人性”、“禽兽不如”等词进行恶性攻击。在几乎所有的网络热点事件中,对当事人进行口诛笔伐的大学生们都扮演着网络“包青天”的角色,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审判官的地位,以侮辱性、攻击性的暴力言辞批评责骂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zui9qga.html
7.审判之手法官的道德与责任审判之手:法官的道德与责任 在司法体系中,judge不仅仅是法律的执行者,更是一个维护社会正义、保障公平正义的重要角色。以下六点论述了judge这一职位所面临的挑战和要求,以及他们如何通过道德和责任来履行自己的职责。 法律知识与专业能力 一个好的judge必须具备深厚的法律知识和卓越的专业能力。他需要对法律条文有精准https://www.yzmywulm.cn/liu-xue-yuan-xiao/422149.html
8.无关法律,这是一次道德和良心的剖析(坠落的审判)影评在法律上桑德拉没有任何错误与问题,世俗法庭对她的审判完全是一场多数人的暴政和闹剧,影片中所有主要出场人物全都是立体丰满的,连镜头和台词较少的法官和丹尼尔的陪护都是立体的,唯独检察官这一角色无比刻板且单薄,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导演故意为之,为了凸显这场审判的可笑与讽刺,讽刺女性在如今社会环境下的困境。一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845362/
9.道德审判与法律追责2022年对外遇行为的严格打击道德审判与法律追责2022年对外遇行为的严格打击 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婚姻作为人际关系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内涵和价值一直是学者、法律工作者和普通公众关注的话题。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于婚姻中的忠诚义务以及如何处理伴侣间的不忠行为持有不同的看法。在这背景下,2022年的婚内出轨新处罚措施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系列政https://www.qmso18vkw.cn/jun-lei-gong-xiao/414362.html
10.刻章救妻:也许法律可以审判他,但道德不可刻章救妻:也许法律可以审判他,但道德不可以谴责他#刻章救妻#好男人#真爱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300738435?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11.2017新闻传播学考研考点?之网络舆论(白皮书)在中国网络舆论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个自我纠结的道德困境。 首先,这种道德困境表现为道德审判这样一种网络舆论的普遍模式所带来的矛盾,那就是目标的争议性与过程及手段的非理性之间的冲突:一方面,用集体的力量形成道德上的审判,成为网络舆论的一种普遍模式。在任何问题上,网民似乎都会习惯性地建立起一个道德框架,并https://www.kaoyan365.cn/xinwenchuanbo/81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