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中的法律思想及时代价值

《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经典之作,其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涉及政治、经济、哲学、法律、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其中所揭示的法律思想深刻而独到,如果说《德意志意识形态》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基石,那么,《共产党宣言》这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所体现的法律思想就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批判各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法律思想的结晶。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部纲领性文献中,批判了资产阶级国家和法,全面阐释了资本主义的法律本质和法的内容的决定因素,并且对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法律状况进行了科学的预设和构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重温《共产党宣言》,深刻理解《宣言》中的法律思想,对指导我国坚持用“三个自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重要价值。

一资产阶级法律的物质制约性和阶级意志性

二人的自由发展的无产阶级法律观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通过对资产阶级社会矛盾的揭露和批判,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他们谈到:一切统治者,为了其自身的利益,总是用法律使整个社会服从他们发财致富的条件,无产阶级要获得自由和解放,必须废除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方式,废除保护和保障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一切,同时,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建立代表广大人民意志真正平等而自由的法律。宣言指出:“各个世纪的社会基础,尽管形形色色,千差万别,总是在某些共同的形式中运动的,这些形式,这些意识形式,只有当阶级对立完全消灭的时候才完全消失”[1]51-52。这些意识形式当然包括作为上层建筑组成部分的法律。

第一,从总体上讲,“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1]52这里的民主就是新型的代表广大人民意志的民主。这一条为无产阶级指明了斗争方向,“每一个力图取得统治的阶级,如果它的统治就像无产阶级的统治那样,预定要消灭整个旧的社会形态和一切统治,都必须首先夺取政权,以便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最普遍的利益,而这是它在初期不得不如此做的”[3]38。也就是说,无产阶级要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在整个革命的运动中,就要代表大多数被压迫的工人阶级利益,工人阶级一无所有,他们没有自己的私利,在革命中,他们革命最坚决、最彻底,无产阶级要联合起来,推翻腐朽的资产阶级统治,建立自己的政权,工人阶级只有自己掌握了国家政权,上升为统治阶级,当家做了主人,才能制定代表自己利益的法律,才能有民主权利和自由,民主是个好东西,马克思谈的民主是真正体现人民意志的民主,而不是资产阶级的虚伪的民主。

第二,是消灭造成一切社会异化的祸根———“私有制。”“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1]45,因为私有制,在资本主义社会一切都异化了,资产阶级为了追逐自己的私利,在法律条文里写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只有从根本上消灭私有制,即采取剥夺、没收、废除资产阶级社会剥削人民的一切物质基础,将其收归国家所有,如征收高额累进税,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等等,在这个剥夺资产阶级的运动中,无产阶级失去的是锁链,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第四,重视法律在教育方面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憎恨资产阶级社会对儿童的摧残,提出对儿童实施公共的和免费义务教育,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马克思设想的无产阶级是为全人类谋福利的事业,要设身处地为为未来社会发展着想,制定保护儿童的法律,重视儿童的教育培养,实现儿童的健康而全面的发展。

第五,解放妇女和儿童。在资本主义社会,妇女和儿童是受压迫最深的,马克思恩格斯始终把妇女和儿童的解放放在整个人类的解放之中,要求消灭对妇女和儿童压迫的经济基础,从而消灭妇女被当作单纯生产工具看待的地位,消灭父母对子女的剥削等等,为此,马克思恩格斯写道:“不言而喻,随着现在的生产关系的消灭,从这种关系中产生的公妻制,即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卖淫,也就消失了。”[1]50马克思恩格斯上述思想,是他们在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对未来社会法律的预设,有一定的远见性,为无产阶级争取解放找到了新的法律世界观。这也体现了他们提出的:“人的一切法律、政治、哲学、宗教等等观念归根到底都是从他们的经济生活条件,从他们的生产方式和产品交换方式中引导出来的,由此便产生了适合于无产阶级的生活条件和斗争条件的世界观……现在这个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正在全球环行。”[4]全世界无产阶级正是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法律观指导下,建立了适合本国国情,体现本国人民全体意志的法律。

三《共产党宣言》中法律思想的时代价值

综上所述,正如恩格斯在1883年序言中写到的:“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1]9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马克思在致力于人类解放事业中,在制定无产阶第4期张红艳:《共产党宣言》中的法律思想及时代价值83级行动纲领的《宣言》中,面对时代赋予的使命,在《宣言》中对资产阶级法的本质和资产阶级虚幻的法律共同体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以及对无产阶级法律进行了构想,深刻领悟《宣言》中的法律思想,对指导我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就目前我国面临的国际和国内形势而言,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拥护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祖国统一的爱国者是国家的真正主人,我国的法律是体现全体人民共同意志的法律,对此,制定和完善我国的法律时我们要立足于现实,一要以人为本,制定真正体现人民意志的法律;二要正视矛盾,健全民主、自由、公平、正义的法律;三要着眼未来,建立适应国际社会新秩序发展的法律。

(一)以人为本,制定真正体现人民意志的法律

(二)正视矛盾,健全民主、自由、公平、正义的法律

(三)着眼未来,建立适应国际社会新秩序发展的法律

总而言之,“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2]176,国家在制定法律、法规时,要体现人民的意志和意愿,符合历史赋予的使命;公民在行使各项社会事务的权利时要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记者招待会的开场白谈到的要忠诚于宪法、要敬畏法律,一切按规律办事,以最大的正能量造福人类社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548.

[5]黄秋生,崔景明.马克思本体论批判的逻辑进路[J].云南社会科学,2011(3):102-105.

[6][英]霍布斯:《利维坦》Ⅱ第30节[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7][英]约·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上卷[M].北京:商务印图书馆,1991:229.

[8][意]彼得罗·彭梵得.罗马法[M].黄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4-6.

THE END
1.法律的意义和价值行业资讯法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对社会的指引、评价、预测、强制和教育作用上。这些作用共同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公正,保障了人们的权益。 指引作用: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方向,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从而引导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 http://www.anlihk.com/detail/id/103/cid/44
2.法律的本质和作用法律的本质和作用 今天05:34 法律的本质是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其目的是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法律的作用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的规范作用 指引作用:法律对个体行为起到指引作用,包括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1702964132690914988.html
3.法律人类学关注法的四个维度从研究对象或议题的角度来讲,法律人类学主要关注法的四个维度:本质、功能、意义、价值。这四个维度的分类不仅为法律人类学的研究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框架,而且对于凝练中国法律人类学的研究方向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第一,法的本质维度。这里的“本质”主要涉及“法律是什么”以及“法律的概念”。本质维度是人类学最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8/t20240829_5774411.shtml
4.法律与正义的现实关系呼伦贝尔新闻通过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实现正义平衡,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 总的来说,这部作品以学术的严谨和深刻的思考,为我们解析了法律与正义的复杂关系,具有丰富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罗翔以其独特视角,引领我们走近法律的本质,探寻正义的内核,值得一读。http://www.hlbrdaily.com.cn/news/102/html/360001.html
5.蒋传光:马克思主义法学为什么是有意义的?马恩原典导读: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原理,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科学地揭示了法律的产生、本质和发展规律,形成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如经济决定法律,法律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法律的历史性,法律的阶级性,法律与国家的内在一致,私有制下的违法必然等。在马克思主义法学中,承载法律本质的价值观和实现法律价值的法治观,对当http://www.marxistjuris.com/show.asp?id=713
6.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十九、法律的作用1.法律的规范作用。(指引作用、教育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是从法律规范调整人的行为这一特征来分析法律所起的作用;2.法律的社会作用是从法律的本质和目的角度分析法律的作用。①法律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的作用,这是法律社会作用的核心;②法律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指法律对于关系整个社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7.法律的本质是什么?法律即解释 棘手案件 原则和政策 自由主义 作为整体的法律 不同的学派对法律的本质有着不同的理解。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712533/answer/3127501538
8.2023版思想道德与法治学习资料思维导图模板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底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它是社会主义所坚持和追求的价值理念。 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 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独特优势,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底蕴的集中体现。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https://www.processon.com/view/65781ec4c4eeff58c96e85cd
9.犯罪本质的义务违反说论纲秩序价值是刑法的首要价值,而秩序的维持就要求特定义务的适当和及时履行。而义务的不履行或者不适当、不及时履行——义务违反是导致秩序破坏的原因。这也决定了犯罪的本质是对法定义务的违反。 5、从法律秩序被破坏逻辑顺序看义务违反说的正当性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关系经过法律调整在特定的主体之间产生了特定的权利义务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514736.html
10.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道德是一种以指导人的行为为目的、以形成人的正确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在本质上是知行合一的。道德把握世界的方式是从人的需要出发,从特定的价值出发来改造世界,对世界进行价值评价。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精神,是特殊的意识信念、行为准则、评价选择等方面的总和,是调节社会关系、发展个人品质、提高精神境界等活动的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11.和谐是法律价值的首要取向法律价值,是主体通过认识、评价和法律实践促使法律适应、满足和服务于主体的内在尺度而形成的法律对主体的从属关系。这种从属关系并不是先验的或意识领域的,而是在法律实践中主体积极地、能动地作用于法律的结果,是客观的现实。它在本质上仍然是体现并凝聚在法律中的社会关系,即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6/10/id/222322.shtml
12.司法考试《法理学》基础知识:法的价值(精选9篇)2、从价值上而言,法律是自由的保障,法律本质上以自由为最高价值。 3、自由是判断法律善恶的标准之一。良法应当是自由之法。 4、自由体现了人性最深刻的需要,法律必须承认、尊重、维护人的自由权利。 5、法无禁止即自由(公民);法无授权即禁止(政府)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j0s1otbh.html
13.《法学导论》读书笔记(4)法律科学与法律思维 (三)权利 1.利益还是意志力量? ——权利的前法律本质与法律本质(“权利实际是以权利人的权利内容为确定方向而给权利人的意志打开了自由之路。” “权利人在多数情况下都对权利的内容享有利益。”) 2.自利的利益与道德上的人格利益(义务) https://m.douban.com/note/705838091/
14.思修学习笔记记录纵向三德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4.人生青春之问 4.1人生观的主要内容(12选择) 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现的。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了什么或者,人生态度回答了人应当如何活着,人生价值回答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4.2人生目的 https://blog.csdn.net/qq_50218610/article/details/125730961
15.三校名师:2006年司法考试测试卷一及答案a.法律原则不预先确定明确的、具体的假定条件,更没有设定明确的法律后果,在适用时具有较大的余地供法官选择和灵活适用b.法律原则根源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现实中,是法律价值的基本承担者c.法律原则不具有强制的作用d.法律原则是一种衡平性的规定 3、关于法的价值,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法的价值不是以人https://www.diyifanwen.com/kaoshizhuanti/sifakaoshishitiku/0761713085930716_6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