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翔新书《法律的悖论》首发法律圆桌会引热议娱乐频道

12月16日,罗翔法律普及新书《法律的悖论》线下首发暨“你的正义就是我的正义吗?”主题法律圆桌会在北京举办。该活动由图书出品方果麦文化,以及西西弗书店和北京国贸商场共同策划。

现场合照

本次圆桌会从主持人到嘉宾,全员“法律人”。B站知名法律UP主法山叔担任主持,果麦文化法律产品线四位重要作者齐现身,分别是中国政法大学的陈碧、赵宏、李红勃和罗翔教授。

《法律的悖论》展现罗翔思考问题的完整脑回路

作为这次圆桌会的主要嘉宾之一,罗翔本月刚刚推出潜心创作两年的《法律的悖论》。

《法律的悖论》,罗翔著,果麦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出品,2023年12月版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许会遇到或听过类似的热点或讨论:法律要讲感情吗?邪恶才犯罪,还是犯罪才邪恶?自愿被人杀死,凶手算犯罪吗?罢工向老板讨钱,是一种敲诈吗?

针对上述网络广泛讨论的话题或争议,罗翔在新书中通过深入分析法律中14类经典的对向案件,巧妙地辨析法律中的盲区,揭示法治的核心,并引导读者探讨和思考法律中的悖论。

罗翔上一部作品,法律随笔《法治的细节》出版于2021年,获得第17届文津图书奖。相比于它讲案件、抛观点的行文方式,《法律的悖论》不仅涉及案件与观点,还展现罗翔思考问题的完整脑回路,希望让读者看懂法律思维的底层逻辑,辨析情理法的艰难平衡,像法律人一样思考。

法律圆桌会对谈热点议题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法律圆桌会嘉宾作者均来自中国政法大学,都是罗翔的同事、朋友。他们常年坚持普法写作,从各自的专业出发,以不同的法律视角解读热点议题。

陈碧主要研究领域为侦查学、证据学,著有《正义的回响》;赵宏主要研究领域为国家学、比较公法、个人信息权的公法保护等,著有《权力的边界》;李红勃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理学、人权法和教育法,著有《法律通识》。除罗翔作品外,以上提及法律普及读物也均由果麦文化出品。

4位作者的作品

当被问到程序正义与结果正义哪个更重要时,李红勃认为,近代以来建立了程序正义的观念,正义经过理性的环节,让大家摆脱感性或者冲动,让我们置入一种理性化的状态。

李红勃

他认为,通过程序,你会发现法律不是满足一种绝对意义上的真或者假的绝对正义,而是各方之间寻求一个最大化的共识,选择一个最不坏的结果。如果没有公道理性的程序,结果的正义如同水中花,镜中月,根本不能实现。

罗翔提出,法律思维不是慕强思维。他认为法律人最重要的思维方法还是要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你是那个人,你最接受哪种观点?

罗翔

“因为你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可能你就是那个最low的人。”他说,“如果你不知道你投胎来到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你希望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一个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世界?还是即便再low,你作为人最基本的权利也能得到保障的世界?”

罗翔还提到,很多法律人总觉得理性要高于感性,认为民众太过于感性。但是,他个人有限的思维认为,理性和感性是不矛盾的。所以,他非常喜欢阿奎那这段话:凡在理性中的,无不先在感性之中。

罗翔表示,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公平和正义的出厂设置。这也是为什么苏格拉底说:我们不可能灌输正义,我们只能激活大家的正义。

针对舆论希望女性被害人以完美形象出现,不然被害就是她的错的类似争议,陈碧指出,这些指责都可能是对于女性的刻板印象。

陈碧

陈碧认为,我们如果能够慢慢地接受这些女性的不完美,也许就能够认识到:在性骚扰、性侵案件里面,女性的主体地位。

赵宏

在读者互动环节,中国政法大学国际经济法专业学生、《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五季选手许文婷提问:唐山打人案除了增设女性视角,法律对于女性的保护还可以做什么?

陈碧回应,判案落定之后,多讨论多反思。她指出,案件之后,可能法律人或者其他专业人士就会一起解决这种困惑和议题。案件过后,新闻上热搜,以后不会就这么消失。“我们应该记住它,这样就找到了这个案件的价值和意义。”

THE END
1.看了法律男神罗翔教授的《刑法学讲义》,才知道以前当法盲的日子白出版书籍《刑法学讲义》《圆圈正义》等。罗翔教授可谓法律界的一束光,幽默风趣地讲述段子一样的案例,又对本来专业难啃的术语名词,解释得非常接地气儿,在网络上爆红。他在B站的昵称是“罗翔说刑法”,一天粉丝就破了百万,现在粉丝还在不断增加。罗翔教授在B站的昵称是“罗翔说刑法”友情提示:在看罗男神的视频时候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780789/
2.《罗翔老师说:法律要倾听民众的声音,但要超越民众的偏见。总之,罗翔老师说:“法律要倾听民众的声音,但要超越民众的偏见。”这句话不仅是对法律本身的要求,也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期待。让我们一起学习、遵守、理解、运用法律吧!让我们一起为建设一个更加文明、公正、美好的社会而努力吧! “没有正义就没有稳定。”这是罗翔老师在《刑事诉讼法》中的另一句名言,也是他对社https://www.jianshu.com/p/f2b7cfe9f069
3.罗翔著《刑法中的同意制度》:法治天平应向女性适当倾斜,这正是《刑法中的同意制度》是罗翔教授的一部重要著作,该书深入探讨了刑法中关于同意制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在这本著作中,罗翔教授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分析和对法律规定的解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刑法中的同意制度。罗翔教授在书中详细介绍了刑法中的同意制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他解释https://www.acfun.cn/a/ac43229564
4.2022读书笔记13:《法治的细节》6.孝子能否逾越法律? 当法律判断与道德判断发生冲突。这涉及法律中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在定罪量刑中法律判断要优于道德判断。 人类对正义的追求必须在规则之下,通过规则筛选出人们可以接受的有限正义。 7.脑死亡、植物人与死亡 在刑法理论中采取了医学上关于死亡的标准,也就是综合判定说,具体的解释是:以心跳停止、呼https://m.xiaohuasheng.cn/blog?id=96873f01772155e7
5.法制日报法律人的理智和多数人的情感罗翔 对于法律人的理智和多数人的情感这个话题,我想从刑法中的规范评价谈起。规范评价是司法者基于某种价值立场对事实问题的评价,在刑法中,几乎所有的事实概念都需要规范评价,甚至连明确的数字概念也离不开规范评价。比如,甲1980年2月29日出生,1994年3月1日犯故意杀人罪,他是否要负刑事责任,这就需要进行规范评价。https://news.cupl.edu.cn/info/1015/8577.htm
6.罗翔专访:“很多的荣光,不过是草船借箭”A罗翔:我觉得每个人内心深处一定都有对正义的渴望吧。所以为什么苏格拉底说学习是一种回忆,为什么大家会在经历一些事情的时候感到很难受、感到不正义,那一定是有个参照系叫正义。只有当你那个参照系被打乱之后,你才会觉得这个东西不正义。 相比其他职业,法律人当然更强调公平和正义,更想用精确的术语来表达出这种公平和https://static.zhoudaosh.com/B3E2D461A24DD699843AEFA957A586A2F0298836AF37ED93255450C41774BBD4
7.读《圆圈正义》有感现实中,无论我们用任何仪器都无法画出一个真正完美的圆,但“圆”这个概念本身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把“圆”看成是一种关于正义的隐喻,那么每一个画“圆”的决定都是一种与正义有关的追求。我们无法实现完美的正义,正如我们不能画出完美的圆圈。 《圆圈正义》这本书拓宽了我们思考问题的广度,罗翔老师通过将实际案http://zjyz.jsjc.gov.cn/wenhua/202206/t20220616_1399259.shtml
8.“法律不是冰冷的逻辑”——从电影《第二十条》看刑法中的正当防卫影评还提到,《第二十条》不仅是一部法律题材的电影,更是一部属于每个人的生活片,会影响一个人的是非观和正义感。 法律不是冰冷的逻辑。最高检用通俗的话语解释了“正当防卫”:“被打了为什么不能还手?见义勇为有什么错?被反复折磨、欺辱,面临重大人身安全,为什么不能勇敢反抗?正义应该有自己的底气。当人们在保https://www.cbbn.net/folder34/folder131/folder132/folder205/2024-02-19/4X7kRQYInULaDuQx.html
9.网红法学教授罗翔:“学法的人不要当刺猬,要做狐狸”南方plus南方周末:是不是就是此前你说的“法律学多了就不把自己当人了”? 罗翔:对,把自己当成高等人了,傲慢、非常喜欢做技术主义解构。但是我觉得学法的人,要谦卑包容,不要当刺猬,要做狐狸,因为法律永远是一种平衡的艺术,要在诸多对立观点中寻找一种更为不坏的选择,而不是总是咄咄逼人,强调逻辑。比如强调逻辑,我更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5/04/c3489050.html
10.?罗翔:法律要尊重民众的情感,但要超越民众的偏见你说自己是清白的,没人相信。你说你是被冤枉的,舆论不这么说。这种时候,你怎么办? 你需要一个律师,捍卫怒属于当事人的权益。 但并不代表律师就会成为当事人的一条狗,律师真正的使命和价值是——在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追求法律的正义。 在很多人看来,罪大恶极之人不需要辩护律师,这是民意,当民意达到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014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