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轻松幽默的语气、丰富多彩的案例故事、富于思想智慧的分析,试图以一个社会生理学家或病理学家的视角,初步解剖分析古代中国法律观念,试图破解中国法律文化的遗传密码,并试图阐明传统法律智慧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启示。
本书特别有助于青年学子初步理解中国文化、法制与社会的“遗传”特征。它可以作为各类高校哲学、法学、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甚至包括理工科)本科生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的参考读物,更可以作为上述专业研究生修习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时的教学参考读物;也特别适合其他国学或文化爱好者阅读。
作者简介
范忠信,1959年生,湖北英山人。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委员兼科研处长、法律文化研究院院长、法律史重点学科负责人、博士生导师,现为杭州师范大学法制中国化研究中心主任,并为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曾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和奖章,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当代中国法学名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著有《情理法与中国人》(合著)、《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中西法文化的暗合与差异》等多种。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多种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
郑定,1963年生,湖北英山人。先后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法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自1986年起在人民大学工作,曾任法学院院长助理、副院长、《法学家》杂志副主编,兼任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著有《中国法制史研究通览》、《台湾的经济发展与法律调整》、《情理法与中国人》(合著)等。2007年10月26日病逝,卒年44岁。
詹学农,1959年生,湖北英山人。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获史学学士、法学硕士学位。先后任职于郑州大学、国家民政部和中国新兴集团,现为中国嵩海实业总公司副总经理。参编了《中国乡镇政权建设》、《灾害管理》等书,发表论文数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