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促进法“确有立法必要”,专家称需回应这六大诉求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进程有望加速,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管理者合法权益有望获得专项法律保护。那么,民营经济促进法,应坚持什么原则?回应什么诉求?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的一年里,仅中央各部委出台的涉及民企发展的“定心丸”政策就超过100条,多地目前也已出台了地方性民营经济促进条例。这些政策对提振民营经济信心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保质期相对较短,“药效”有限,加之许多“定心丸”政策倡导性与原则性较强,可操作性较弱,部分民营企业家甚至产生了“耐药性”。

刘俊海说,“民营经济促进法”应该回应民营经济发展“地位平等、共同发展、公平竞争、互惠合作、平等监管与平等保护”六大诉求,确认民营企业的平等法律地位、政治地位与社会地位,为民营经济提供长效有力的法治“定心丸”。

1月9日,国家发改委民营经济发展局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加快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此前一日,全国人大财经委的审议报告称,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法“确有立法必要”。

坚持“竞争中立”

建议稿称,必须明确地位平等、共同发展、公平竞争、互惠合作、平等监管与平等保护六大民营经济法治原则,这六大法治原则是实现竞争中性原则中国化、时代化的核心内涵。

所谓中国特色“竞争中性”原则,首先体现对“两个毫不动摇”的严格落实,不允许产业政策凌驾于竞争政策之上。

就公平竞争原则而言,建议稿进一步称,国家应通过反对垄断优势与不正当竞争,方能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法治生态环境。

四川大学法学院经济法研究室主任、创新与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袁嘉对第一财经分析称,民营企业发展不需要被“特别优待”,但需要恢复一个制度和法律上能够确保“竞争中立”的大环境,获得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破除市场准入壁垒以及融资等环节的一系列制度性障碍。《民营经济促进法》可以充分回应民企公平竞争的诉求,在此基础上打击包括行政垄断在内的各类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

从法律定位上来说,袁嘉认为,民营经济促进法应当属于经济法范畴。基于此,民营经济促进法应当强调“法无明文禁止即可”的民商法重要立法原则。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建议通过“负面清单”制度,以更细的颗粒度明确哪些行业,例如哪些非自然垄断行业和新兴行业,是放开民企进入的。

2018年12月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正式发布以来,已在全国范围确立了市场准入环节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清单之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市场主体可以依法平等进入,实现了“非禁即入”。但受一些部门保护主义与地方保护主义的干预,民营经济在市场准入方面仍然受到诸多限制。

建议稿用一章篇幅介绍了“平等准入”。其中提到,民营经济组织均可以依法平等进入未列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行业、领域、业务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因所有制形式不同,设置或者变相设置差别化市场准入条件或不利于民营经济组织的歧视性条件。

建议稿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与民营经济组织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开展合作的,应当在具体合作项目实施方案中明确项目基本情况、回报机制、风险分担机制等事项,不得对民营经济组织设置不平等的条件。

平等保护、平等监管

国家发改委民营经济发展局有关负责同志近日表示,要使各种所有制经济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杜绝选择性执法和让企业“自证清白”式监管,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稳定预期。

刘俊海认为,之所以要“杜绝选择性执法和让企业‘自证清白’式监管”,是因为地方层面存在违背法律规制的监管乱象,也意味着“平等监管”“平等保护”等法治原则尚待进一步落实。

根据建议稿,民营经济促进法是以维权、护法、促发展为基调的一部综合性法律,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这些合法权益包括民营经济组织的财产权、经营权、公平竞争权等合法权益及其经营者的人身权、财产权、创新收益权和经营自主权等。

“无民事责任,必无刑事责任。有民事责任,未必有刑事责任。”刘俊海进一步解释说,“先民后刑”模式有利于维护法律秩序的统一性,提高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稳定性、透明性、公平性与可预期性。

此外,建议稿提出财产纠纷纠偏纠错机制。去年两会期间,全国工商联提交的《关于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提案》还提出,要将侵害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权益的冤错案件纠偏纳入法治轨道。

为避免一人犯罪殃及整个企业或企业集团,建议稿提出,依法需要对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的涉案财物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性措施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明确财产权属,不得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采取强制性措施,应当保护民营经济组织及其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减少对其正常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

此外,长期以来,民营经济多以粗放式发展为主,导致部分民营经济组织法治意识淡薄,在企业合规经营、企业内部腐败监管等方面存在不足。近年来,民营企业腐败问题处于高发状态。

建议稿也回应了这一现象,指出“民企反腐”应该是“法治反腐”,并要“标本兼治”。具体而言,民营经济组织要加强刑事合规体系建设,这有利于严格区分并切割企业犯罪与企业家个人犯罪,降低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犯罪风险。民营经济组织需要形成有效自我监督和风险防控机制,提高自我治理能力,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外商有外商投资法,国有企业有企业国有资产法,但民营企业缺少一部专门性法律。”刘俊海说。

2022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民营经济发展受到挑战。为稳定民企预期,浙江、广东珠海、辽宁抚顺、山东烟台等多地纷纷通过地方立法为当地民营企业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从法律上把平等对待要求落下来的最佳策略是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刘俊海说。

在袁嘉看来,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制定,势必会给地方政府造成较大影响,进而倒逼其转变一些传统的、有违公平竞争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长期以来,地方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存在一种天然的“绑定”关系,加之在政府项目招标过程中,如果引入民企,地方政府往往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风险,前述二者共同导致民企在政府招投标过程中可能遭遇不公平对待。

受访业界人士均认为,现阶段,国家出台专门性的法律以保护民营经济的合法权益,有其迫切性,条件也已成熟;与此同时,也不能指望一部法律“包打天下”,待《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地实施后,还应与其他法律一起,共同促进民营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THE END
1.宪法的六大原则是什么宪法的六大原则是党的领导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法治原则。 《宪法》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https://law.iask.sina.com.cn/jx/sh/dhsAKDqMbO1S.html
2.行政法的六大基本原则行政法的六大基本原则在2004年国务院10号文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是作为依法行政的六大基本要求的角度提出的,后来学界认为这六项要求恰恰是贯穿于整个行政法现象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行政法的六大原则是对以下法律制度原则的概括和总结。如,对《行政许可法》依法设定和许可实施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https://china.findlaw.cn/zs_1122313.html
3.行政法六大基本原则,始真考过!来学~按照《全面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相关规定,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诚实守信、高效便民和权责统一六大原则。 一、合法行政原则 合法行政是行政法的首要准则,其他基本原则都是合法行政的延伸和扩展。 (1)法律优先(法已规定不可违) https://zhuanlan.zhihu.com/p/142727018
4.律师向企业提供合规服务的六大板块孙智红律师六大板块的专业领域,以几大部门法为基础,包括民法、商法、经济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其中主要法律应用领域为公司法领域、劳动法领域、合同法领域、知识产权相关法律领域、财税领域,以及婚姻法、继承法、民事诉讼法、民法总则等。 关于刑法,笔者认为,对于长期坚持合规建设的企业,企业内部已经形成合规工作原则,适应合规工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970363.html
5.证券法的六大基本原则!证券法的核心是什么?证券法的六大基本原则!证券法的核心是什么? 证券法调整在中国境内从事的股票、公司债券和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的发行和交易活动。同时证券法未规定的,适用公司法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政府债券的发行和交易,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 证券法的基本原则https://mip.vobao.com/news/946898323954592500.shtml
6.《计算未来人工智能及其社会角色》读书笔记(计算未来)书评在那之前需统一社会原则和价值观,用以管理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应用,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最佳实践经验,在这之后才是政府出面的好时机,由政府参照以前形成的实践经验,来制定法律和监管条例。目前,我们或许可以将六大道德原则(见正文部分)作为起点,来指导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利用。我们既不能在尚未弄懂将要面临的问题之前,轻率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873822/
7.人民邮电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适用法律意见的六大法律亮点对此,《意见》规定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的管辖原则,即除一般情况由犯罪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或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外,对因网络交易、技术支持、资金支付结算等关系形成多层级链条、跨区域的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案件的管辖,多个公安机关都有权立案侦查案件的管辖,在境外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案件的管辖https://www.njupt.edu.cn/2016/1226/c215a100924/page.psp
8.上海松江九亭镇——“投资宝地”沦为“违建”,奈何?一、诚实守信原则是我国行政法六大基本原则之一,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行政信息真实原则;第二是保护公民信赖利益原则。该原则是我国行政法约束政府具体行政行为的基本原则。上海久富经济开发区为松江区九亭镇2000年前后设立的工业企业开发区,为松江区九亭镇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上千家中小企业基于对基层政府的信任,从https://www.cqwq01.com/article/1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