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省委政法委联合南方网推出《“典”亮法治文化》栏目,生动讲述中国优秀传统法治文化故事,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典故:
为确保司法案件公平公正,中国古代对司法官员违法办案的行为予以严肃对待。西周时期,《尚书》规定了司法官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容易犯的五种弊病,所谓“五过之疵”。一是“惟官”,指与案犯有同僚关系,即倚仗权势;二是“惟反”,指利用职权、打击报复案犯,即挟私报复;三是“惟内”,指与案犯之间存在亲属关系,即庇护亲属;四是“惟货”,指索要钱物、徇私枉法,即收受贿赂;五是“惟来”,指与案犯有相互勾结或往来关系,即受人请托。按照当时的规定,司法官员犯有上述五种行为的,将与案犯接受同等的惩罚。
点评:
中国古代禁止司法官员徇私枉法的规定,展现了督导各级官员恪尽职守,以保吏治清廉的制度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这对司法责任的落实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汲取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精髓,遵循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的权力运行规律,持续丰富司法责任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