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发布9起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3月1日发布九起依法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典型案例,其中,既有强奸未成年人等刑事案件,也有涉及未成年人抚养权、健康权、社会保障给付等民事、行政案件,还有家庭教育令等新型案件,最高法表示,发布这些案例,是要彰显人民法院坚持依法严惩各类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不手软、坚持依法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不松懈的鲜明立场和坚定决心。

其中的一起典型案例显示:2013年至2019年,被告人张某某在担任某省某小学教师期间,利用教师身份,先后将多名女学生(均系幼女)带至宿舍内实施奸淫。

最高法在阐释该案意义时表示,被告人张某某身为人民教师,本应为人师表,却利用教师身份,多年持续奸淫多名在校未成年女生,致使被害女生的纯真童年蒙上阴影,对她们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严重践踏了社会伦理道德底线,性质极其恶劣,罪行极其严重,应依法惩处。人民法院历来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坚持零容忍态度,尤其是对那些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或者便利条件性侵未成年人的犯罪,坚决依法从严从重惩处,该判处死刑的坚决判处死刑,绝不姑息。

THE END
1.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典型案例综合考虑本案的事实、情节,于某某系未成年人,认罪、悔罪态度较好,已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得到被害人谅解;于某某在校期间表现良好,一直担任班级学生干部,连续三年被评为区、校级三好学生;此次犯罪与家庭关系紧张、与父母存在沟通障碍有一定关系等。于某某的主观恶性及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人民法院决定依法从轻处罚,以https://www.court.gov.cn/zixun/xiangqing/288721.html
2.案中的媒介审判与伦理困境探析(一)报道应依法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在李天一案中,媒体除了应该遵守如公平公正、客观、真实、平衡等一般的伦理规范外,更应该站在高度的专业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的角度,谨慎报道未成年人涉嫌严重犯罪的案件。涉及法律案件的新闻通常有许多敏感因素,这就要求媒体人具备相关法律知识与法治素质。如没有特殊情况,不能报道能推http://media-ethic.ccnu.edu.cn/info/1010/1284.htm
3.南京市中级法院发布2022年度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典型案例玄武区法院采用多元纠纷化解方式,联合多部门共同发力,将家庭教育、心理疏导、救助帮扶相结合,积极化解家庭和社会矛盾,保护未成年人利益。 本案中,承办法官与公安、检察、民政、妇联、社区工作人员共同走访调查武某的成长经历、性格特征、生活现状等情况,并邀请法学及心理学教授共同参与联席会议,听取案件代理人及相关部门工http://www.cfgw.net.cn/2023-05/31/content_250467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