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保法之社会保护:让全社会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保法”),进一步压实了有关社会主体的保护职责,扩充保护措施,加大了保护力度。此次修订的未保法中,有社会保护专章共计22条。

城市公共交通对未成年人实施免费或者优惠票价,鼓励大型公共场所设置母婴室,旅馆、宾馆、酒店等住宿经营者接待未成年人入住,或者接待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共同入住时,应当询问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联系方式、入住人员的身份关系等有关情况……

在中小学周边开网吧生意兴隆?

【典型案例】据新华社报道,江西南昌、九江等地小卖部、文具店老板发现了新商机,在中小学边上做起“手机网吧”的生意,一小时一元钱,租手机给中小学生玩游戏。

【法条】第五十八条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经营者,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游艺娱乐场所设置的电子游戏设备,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

【专家解读】无论是传统的电脑网吧,还是案例里投机取巧的“手机网吧”,都给未成年人造成诱惑,不利于身心健康。很多未成年犯管教所关押的未成年犯罪人员在犯罪之前都曾去过网吧,也有不少在网吧接触过暴力游戏等。未成年人对网络内容的辨别能力弱,容易受网络信息的影响,而营利性质的网吧对网络内容缺乏筛选过滤。因此,学校周边不得设置类似场所,案例中的小卖部、文具店老板的做法明显与未保法的规定相违背。

孩子的聊天记录家长随便看?

【法条】第六十三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非法删除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或者其他网络通讯内容。

【专家解读】未成年人也有隐私权,家长、老师不能偷看孩子的信件和网络聊天记录。上述案例里,孩子已经13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除非有证据表明孩子是在和违法犯罪的人聊天,或者聊天内容有危险,否则家长、老师、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偷看。

有前科还能当老师吗?

【典型案例】据封面新闻报道,刘某林系贵阳中加新世界国际学校六年级语文老师。网友爆料,2006年10月,在余庆县龙溪镇勤勇小学任教的刘某林,曾因猥亵一名15岁的六年级女生,犯强奸罪被贵州省余庆县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对此,贵阳市观山湖区教育局官员回应称,当地联合调查组前往学校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刘某林在入职材料中造假,得以蒙混过关。

【法条】第六十二条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应当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查询应聘者是否具有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违法犯罪记录;发现其具有前述行为记录的,不得录用。

【专家解读】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应当每年定期对工作人员是否具有上述违法犯罪记录进行查询。通过查询或者其他方式发现其工作人员具有上述行为的,应当及时解聘。

无论是公立校还是私立校,有过违法犯罪记录的人都无法再回到跟未成年人有密切接触的行业,比如教师,校外培训机构,对未成年人具有保护、救助、照顾职责的单位,都属于入职查询和从业限制的范畴。

过去,刑法对违法犯罪人员从事教师行业也有从业禁止规定。例如,有过性侵害或猥亵未成年人“前科”的人,检察院起诉到法院之后,法院在判决的时候,除判处刑罚之外,还会额外判处五年内不得从事教师职业。

未保法是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对于跟未成年人密切接触的有关单位,从业限制没有期限,是终身不能再从事,这是最大的变化。另外,该规定不需要法院判决,而是用人单位必须按照法律去执行,主管部门必须对这些行业进行监督。如果没有做到,要给予相应处罚。

转发儿童软色情表情包违法?

【典型案例】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某生活方式类APP上,有小朋友的照片被P成了软色情表情包,比如一个学龄前小女孩躺在床上,被P上了“来吧!禽兽!我准备好了”等带有性暗示的文字,而推广文案的表述则为:“邀请你床上狂欢。”

【法条】第五十二条禁止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或者持有有关未成年人的淫秽色情物品和网络信息。

THE END
1.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典型案例综合考虑本案的事实、情节,于某某系未成年人,认罪、悔罪态度较好,已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得到被害人谅解;于某某在校期间表现良好,一直担任班级学生干部,连续三年被评为区、校级三好学生;此次犯罪与家庭关系紧张、与父母存在沟通障碍有一定关系等。于某某的主观恶性及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人民法院决定依法从轻处罚,以https://www.court.gov.cn/zixun/xiangqing/288721.html
2.案中的媒介审判与伦理困境探析(一)报道应依法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在李天一案中,媒体除了应该遵守如公平公正、客观、真实、平衡等一般的伦理规范外,更应该站在高度的专业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的角度,谨慎报道未成年人涉嫌严重犯罪的案件。涉及法律案件的新闻通常有许多敏感因素,这就要求媒体人具备相关法律知识与法治素质。如没有特殊情况,不能报道能推http://media-ethic.ccnu.edu.cn/info/1010/1284.htm
3.南京市中级法院发布2022年度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典型案例玄武区法院采用多元纠纷化解方式,联合多部门共同发力,将家庭教育、心理疏导、救助帮扶相结合,积极化解家庭和社会矛盾,保护未成年人利益。 本案中,承办法官与公安、检察、民政、妇联、社区工作人员共同走访调查武某的成长经历、性格特征、生活现状等情况,并邀请法学及心理学教授共同参与联席会议,听取案件代理人及相关部门工http://www.cfgw.net.cn/2023-05/31/content_250467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