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首个!深圳法律服务界倡议发起全球法律智库

深圳新闻网2023年12月30日讯(记者张玲张宇杰通讯员崔晓丹)粤港澳大湾区正着力打造涉外法律服务高地,以高水平涉外法治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涉外法律服务提供新的“大湾区方案”,深圳同样在行动。

全球法律智库在论坛上正式启动,这是大湾区首个由深圳法律服务界发起成立的跨界跨域法律智库,凝聚法律服务界、学术界、企业界等多方智慧,将以大湾区“小切口”撬动涉外法治“大场景”,用法律语言讲好湾区法治故事。

论坛现场。(张玲摄)

深圳涉外法律服务“以变应变”行业大咖热议新机遇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在加速重构,此时恰是中国参与规则制定、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机遇。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性和急迫性,法律服务行业也在思索如何“以变应变”。

深圳涉外法律服务经过多年前沿探索,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体系。12月29日,“涉外法治与深圳法律服务的实践探索”论坛以“创新”为关键词,邀请各界人士就涉外法治展开前瞻性思考。

此次论坛由深圳市委依法治市办、深圳市司法局主办,华商律师事务所承办,市律师协会、福田区司法局、前海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合会为支持单位。

论坛座无虚席。(张玲摄)

深圳市委依法治市办副主任、市司法局局长蒋小文在致辞中强调,新的历史时期,建设同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要求相适应的涉外法治服务体系和能力,为城市发展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市的重要任务。

就如何推动深圳涉外法律服务业创新发展,蒋小文指出,要增强大局意识,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积极参与涉外法治工作,拓展涉外法律业务,提升服务水平和竞争力,推动深圳涉外法律服务走在全国前列;要强化改革创新,积极参与涉外领域立法和国际规则的制定,在重点涉外领域深耕细作形成优势,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打造一批国际一流的律师事务所;要深化合作交流,提升法律服务业跨领域合作水平,加强与全球华语律师、国际知名律所的交流,学习借鉴港澳和国际强所的经验,形成开放性法律服务市场新格局。

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外交部国际法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武汉大学特聘教授黄惠康在论坛上作“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时代逻辑——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主旨发言,他详细解读了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顶层设计、保障和服务高质量对外开放、专业人才培养和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等内容。

黄惠康表示,新形势下,要一体推进涉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服务和国际司法合作,发挥广东和深圳的优势,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的涉外法治人才队伍、一流的国际仲裁机构、一流的涉外法律服务机构,持续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全面提高涉外工作法治化水平。

华商律所主任高树接受深圳新闻网记者采访。(张宇杰摄)

华商律师事务所主任,深圳前海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合会执行会长高树作“深圳律师涉外法律服务的新担当新作为”主旨演讲。高树表示,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一带一路”枢纽城市,业已形成了具有大湾区先行示范区特色的涉外法律服务体系。高树认为,当前要树立国际视野,以开放、共建、共享理念,对深圳涉外法律服务进行体系优化和机制创新,形成涉外法律服务一盘棋,同时完善深港合作和大湾区法律服务体系,推动大湾区“2+9”一体化,形成高层次法律服务共同体,提供内外法治助力,用法律讲好深圳的国际故事。

深港合作新展望大湾区律师执业有这些变化

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一国两制三法域”的独特优势,大湾区律师执业试点更为粤港澳大湾区涉外法律服务增添了新的力量。截至2023年11月底,共有378名港澳律师领取了律师执业证书,其中215名港澳律师在深圳执业。试点运行以来,是否有新变化和突破?

“最近我和内地律师同事收到了来自广东省高院的判决书,成功帮客户取得17.58亿的重大案件胜诉判决。”香港大律师龚静仪是首批在深执业的大湾区律师,她选择加入了华商律师事务所,在她看来,如今大湾区律师和内地律师的合作越来越专业化和深度化。

论坛圆桌对话环节,10位粤港澳大湾区律师,以及有外国执业经历的深圳律师,围绕“深港合作与大湾区律师业高质量发展”“国际法律服务的实务推进和合作展望”,进行交流研讨。大家畅谈实践经验,多视角论述以高质量涉外法律服务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性,针对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及外国企业来中国投资的法律服务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对进一步推动深圳涉外法律服务走在全国前列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操作性强的观点和建议。

做涉外法治的实践者全球法律智库启动

全球法律智库启动。(主办方供图)

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发挥不同法域、不同规则的特点,助力涉外法治?12月29日,全球法律智库在论坛启动,这是大湾区首个跨域跨界法律智库,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立足大湾区的优势和独特上,做涉外法治的实践者,唱响中国法治声音、传递中国法治能量、输出中国法治智慧、讲好中国法治故事、书写中国法治样本。

论坛中,由深圳法律服务界倡导发起“全球法律智库”。该智库未来将聚焦于输出“一带一路”产业与法律服务行业的前沿观察、提供国别政策法律变动与投资争议观察报告、积极宣讲与推广中国的涉外法治政策,定期发布律师行业的变动与趋势报告,以及促进创新业务的交流与合作。

“法律是最好的国际语言,全球法律智库是一站式、多功能的涉外法律服务平台,将与各方合作,聚焦涉外法治发展趋势,主动参与涉外法治体系建设。”高树介绍,全球法律智库是一个开放型智库,诚邀法律机构、研究机构和社会各界人士一同参与,以合力构建开放包容的涉外法律服务新生态,打造辐射粤港澳大湾区、面向世界的国际一流涉外法律服务高地。

THE END
1.重庆光界律师事务所光界在民事诉讼和仲裁领域拥有专业知识强、诉讼经验丰富的专业律师 刑事辩护代理是光界所最重要的服务内容。本所提供刑事辩护,或代理刑事案件,为当事人主张权利,现更致力于公民个人的法律意识 在劳动用工和人力资源管理及使用等领域进行专业的法律指导和服务,促进社会用工合法合规 http://www.cqguangjie.com/default.asp
2.上海步界律师事务所上海步界律师事务所是一家由华东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的专家、教授发起成立的,有着深厚专业背景与资质的现代化律师事务所。步界一直严格遵守国际公认的律师执业规则,力求为国内外客户提供高效率、多方位的法律服务。 步界拥有一支以法学专家为骨干、专业过硬、经验丰富的中青年律师队伍。步界律师一半以上是来自http://www.bridgelawfirm.com/aboutus.asp
3.律师界是什么意思律师界的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律师界 释义 legal profession 法律职业; 行业词典 法律 the barhttps://m.iciba.com/%E5%BE%8B%E5%B8%88%E7%95%8C
4.医疗事故罪审理引发业界关注医学新闻4.法律界声音 适用医疗事故罪应慎之再慎 中国医师协会法律事务部负责人邓利强介绍,《刑法》过去没有医疗事故罪,当时医生的身份是国家干部(技术干部)。因医疗行为的严重过失导致患者死亡或者严重残疾,如果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话一般比照重大责任事故罪或**罪定罪量刑。 https://m.iiyi.com/xw/d-28-207721.html
5.如ChatGPT有图像功能,会带来哪些法律难题上面说的还都是ChatGPT在语言文字方面的潜力,我更关注的是ChatGPT的图像功能及其对法律界的影响。尽管现在ChatGPT的图像功能还没有像语言文字这样展开,但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ChatGPT图像功能一定会如期而至,给我们带来同语言文字一样的震撼。 人类对语言文字的认识更普及,评价标准也更规范,也更具有共识。但是人类http://www.legalweekly.cn/whlh/2023-03/02/content_8827549.html
6.刘姝威为董明珠呛声证监局“选择性执法”是否存在在证券市场的非交易时段,上市公司高管能否提前向股东披露业绩等敏感信息,这在法律界也存在一定争议。 威诺律师事务所律师杨兆全则向第一财经记者称,提前违规披露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应该受到监管机构的处罚,情节后果严重的,甚至要被追究刑事责任。这次监管机构只是发出了警示函,处理非常轻。警示函对公司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1902111041051320.html
7.广州市律师协会2016年度会员奖励决定27.《中国法律职业共同体探究》论文 ——广东明和理律师事务所 邓国荣 28.《广东法律界如何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服务》论文 ——广东金轮律师事务所 陈联书 29.《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研究》论文 ——广东金轮律师事务所 朱少波 30.《王宝强婚变,资深家事律师教你涨姿势》论文 https://www.gzlawyer.org/info/d76ab186a9a14bb3aff0496ce4a875bc
8.山沟沟里抢亲他犯的哪宗罪陕西横山抢亲案一审法庭之外,法律界一些人士也各有看法: 其一,纠集他人动用砍刀,采用暴力手段,拦路抢走他人合法妻子,如果不定罪难以平民愤; 其二,寻衅滋事罪属于原来刑法中的流氓罪的一种,客观要件随意性很大,对象是不特定的,但抢亲案中的动机和目的很明显,就是抢亲,但刑法上又没有抢亲这个罪名,因此寻衅滋事罪不能成立。 https://news.cctv.com/society/20071224/102384.shtml
9.促進公義及社會和諧的資深大律師潘熙憑藉為社會服務的堅決信念,以及多年來在法律界的出色表現,潘熙早前獲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委任為資深大律師,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城大法學士畢業生。委任資深大律師的程序相當嚴謹,申請人除要獲兩位資深法律界人士擔任推薦人外,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還會諮詢大律師公會主席、律師會會長,以及過去三年曾審議申請人處理案件的法https://www.cityu.edu.hk/aro/alumnistories/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