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女”张玉霞:法律不仅仅保护弱者,但我选择站在弱者那边浦江头条澎湃新闻

张玉霞从小有个侠女梦,长大后用法律这把“剑”帮助弱势群体。

“读书的时候,我就把每一部金庸小说都看了30遍以上,一直想要当一个侠女,梦想着(成为)武侠世界里那些飞檐走壁、锄强扶弱、劫富济贫的侠士。”张玉霞说,现实生活中,法律就像一把剑,可以用来维护公平正义,保护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法学专业的张玉霞,正在实践着自己的侠女梦:从事法律援助,为聋哑人提供刑事辩护,为遭遇家暴和性侵的妇女和未成年人维护权益,为外来务工人员挽回经济损失,为弃婴争取合法权益……

“法律不仅仅保护弱者,但我选择站在弱者的那一边。”这是张玉霞经常说的一句话,她曾获得全国最美志愿者、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2019年,她又获得“2018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标兵”称号。

成为“免费的律师”帮农民工打官司

2003年,张玉霞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公司从事法务工作,一干就做了5年多。

“那时候我从学校步入社会,这是一份有着稳定的案源和不错收入的工作,但最后我还是放弃了。”张玉霞说,这份工作致力于维护企业的权益,而她的梦想并不在此。

2009年,张玉霞进入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开始从事法律援助,做一名公益律师。“这份工作改变了我的性格。”张玉霞说,她从小性格内向、话不多,家里人还曾带她去看医生,误以为她得了自闭症。她当然没有自闭症,只是话不多,直到如今,她除了工作,依旧喜欢待在家里搭拼图和积木,不喜欢过多的应酬。

张玉霞说,多年来公益律师的从业经验,使她的内心变得强大,而且从帮助弱势群体的过程中,她感受到了强烈的职业满足感。

她至今仍记得帮农民工王晓丽打过的一个官司。

“她在美发屋洗毛巾,因一次意外车祸骨折,随后被单位开除了。”张玉霞说,王晓丽没有签过劳动合同,申请法律援助为自己维权时,她以为“免费的律师”不一定会尽心尽力,但最后她看到,官司赢了,企业认定了劳动合同,给予她应有的赔偿。

“我以为律师都是帮有钱人打官司,现在我相信了,法律是公正的。”王晓丽的这句话让张玉霞至今难忘。

十年来,这种职业满足感支撑着张玉霞承办了超过1300起法律援助案件,接待了超过一万名法律援助来电来访受援人,其中包括数十起十人以上的劳动纠纷案件。张玉霞为广大外来务工人员挽回的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万元,收到受援人的感谢信70余封、锦旗90余面。

学手语为聋哑嫌犯提供刑事辩护

“因为选择站在弱势群体一边,一方面,他们的法律意识淡薄,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较低,沟通存在一定难度,另一方面,挡在弱者前面,意味着我的对手很强大,恐吓毁谤也不少见。”张玉霞说。

从2011年起,张玉霞作为律师嘉宾,开始参与上海电视台《新老娘舅》和《一呼柏应》节目,主要为一些中老年人维权,她点评犀利,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她说,自己的手机和微博,曾经被对方当事人用“呼死你”软件谩骂或骚扰了几个月,还有各种打击报复和恶意诽谤。

身边有亲人劝她放弃公益律师,有人问她,每天听到那么多负能量案件,是否会过得很压抑。而她选择一笑了之,她说,“我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人,没有任何犹豫,也不在意外界的看法,我选择相信法律,相信正义和公平,邪不压正。”

在张玉霞眼里,通过法律武器维护弱势群体的权益,她觉得离自己的“女侠梦”便近了一步,“助人,会让我变得更勇敢更强大,那些弱者身上的闪光点,能让我感受到自己的价值,给我力量去帮助更多这样的群体”。

她解释说,学手语,主要是为聋哑犯罪嫌疑人提供刑事辩护,这是法律援助案件的一项重点内容。她先后考取初级和中级手语翻译资格证。

“聋哑人因为语言障碍,没办法向很多人表达自己的内心,在办案过程中,如果我能直接和他们对话,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帮他们建立信心,等他们刑满后,也能帮助他们回归社会,过上自食其力的生活。”她说。

多重身份帮助弱势群体

张玉霞感慨,从业十多年来,她真切感受到中国法律体系在不断完善。

她称,自己承办的“弃婴朵朵案”,让她看到法律完善给弱势群体带来的曙光。这是上海首例行政机关起诉剥夺未成年人生母监护权的案例。

“法律的一次进步,最终朵朵的生母因遗弃罪被判有期徒刑一年,监护人资格也变更为上海市儿童福利院,让原本领养难的朵朵,可以找到一个新的家庭。”她同时表示,未成年人案件当事人除了需要法律上的帮助,更需要解决深层次的诱因及矛盾,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回归到正常健康的生活。

基于此,在静安区司法局、区人民检察院的联合支持下,“张玉霞未成年人工作室”应运而生。在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的帮助下,“张玉霞未成年人工作室心理服务点”在该医院挂牌设立,为所有未成年人案件中的当事人提供免费心理援助。

“作为律师,我们需要有这份社会责任感。”她说。

她习惯了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习惯了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她知道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有一致的方向:帮助弱势群体。

THE END
1.民法典的律动生活节奏中的和谐基调在一个国家法律体系中,民法典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为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规范性框架,从而保障了个人权利和自由,同时维护了公共秩序。民法典对生活的意义在于其对于社会稳定的影响,使得人们能够在尊重他人权利的前提下,自由地发展。 二、保护弱势群体:弱者的守护神 https://www.cjan6a6c.cn/xue-shu-huo-dong/440056.html
2.法律要保护弱者,因为强者可以通过法律以外的手段保护好自己,对弱者法律要保护弱者,因为强者可以通过法律以外的手段保护好自己,对弱者而言,通常法律就是唯一的依靠了。男女两性关系中,通常女性是弱者。男人出门要保护好自己,是主观可以做得到的,女人出门要保护好自己,靠主观未必做得到。//@不明真相的群众:回复@炒股深圳买房:1,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https://xueqiu.com/5135726117/194264792
3.法律从来都不是保护弱者和老实人的今天看见一位法官分享的真实案例,公司倒闭三人走投无路网上开店卖雪茄年销售额600万,因为卖的是真烟利润5%。在广州每人每年分10万,三个人分别是退伍军人要给六岁女儿做换肾手术https://www.jianshu.com/p/37a59ef6659a
4.交通事故中的保护弱者制度,真的保护了弱者吗?法规每个开车的人都知道,大城市里生活的开非机动车的或者行人也大部分都知道。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中为了保护弱者,采用以人为本的立法态度,如果机动车和行人或者非机动车相撞,哪怕机动车没有过错也要承担一定的连带责任。具体如下: 第七十六条的第(二)项“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http://fw.mwfw.cn/fagui/236128.html
5.保护弱者法律能走多远/姚建宗人道的法律应当特殊保护“弱势群体”,但这里的“弱势群体”也应有个相对明确的界定,否则范围随意扩大,也就不存在所谓的“特殊保护”。由于城乡差别的存在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打工妹”在用工关系中显然处在“弱势”的位置。对这些“弱者”,法律是否应给予特殊保护?如果应当,那么这种保护应如何体现? 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408
6.保护弱者原则范文7篇(全文)而公平和正义作为法的根本价值, 要求对于社会关系中的弱者一方进行保护, 从而使弱者一方在法律关系的实现和维护中得到必要的法律支持, 形成符合法的根本价值正确评价的法律关系。 在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中, 出现一些由于自然或社会原因而导致利益实现困难的当事人情况, 这些当事人属于“天然的”处于弱势地位的当事人,https://www.99xueshu.com/w/ikey1shc1d7k.html
7.保护弱者原则(精选五篇)弱者保护理论 篇2 法律保护弱者,自古以来就是最重要的立法的宗旨之一。弱者利益保护的理论渊源主要是法的正义思想和人权思想,保护弱者利益是实质正义的要求,是对法律关系当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一方当事人的人文关怀,是公平原则的体现,是平衡双方利益的需要。我们不能仅仅强调形式正义而忽视了对实质正义的追求。正如约翰·迪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pqi0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