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s气体的主要特性来源及危害检测的法律依据毒性VOCs的检测范围,以及VOCs气体检测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总结。

从环境监测的角度来讲,指以氢火焰离子检测器检出的非甲烷总烃类检出物的总称,主要包括烷烃类、芳烃类、烯烃类、卤烃类、酯类、醛类、酮类和其他有机化合物。

这里重点要说明的是:VOC和VOCs其实是同一类物质,即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的英文缩写,由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一般成分不止一种,因此VOCs更精准。再者,在日常交流过程中,人们习惯性将s省去,就造成了部分朋友搞不清VOC和VOCs。

TVOC是TotalVolatileOrganicCompounds的缩写,即总挥发性有机物。世界卫生组织(WHO,1989)对TVOC的定义是:熔点低于室温,沸点范围在50~260℃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一、VOCs的基本特性

1.VOCs的定义

VOCs的学术定义:是指在正常状态下(20℃,101.3kPa),蒸气压在0.1mmHg(13.3Pa)以上沸点在260℃(500℉)以下的有机化学物质。

2.VOCs的特性

●均含有碳元素,还含有H、O、N、P、S及卤素等非金属元素。

●熔点低,易分解,易挥发,均能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在阳光下产生光化学烟雾。

●常温下,大部分为无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或特殊气味。

●大部分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种类达数百万种,大部分易燃易爆,部分有毒甚至剧毒。

●相对蒸气密度比空气重。

3.VOCs的分类

VOCs按其化学结构,可以分为:烃类(烷烃、烯烃和芳烃)、酮类、酯类、醇类、酚类、醛类、胺类、腈(氰)类等。

常见的VOCs种类及成分

种类

成分

脂肪烃

甲烷、乙烷、丙烷、环己烷、甲基环戊烷、己烷、2-甲基戊烷、2-甲基己烷;

芳香烃

苯、甲苯、乙苯、二甲苯、正丙基苯、苯乙烯、1,2,4-三甲基苯;

卤代类化合物

三氯氟甲烷、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1,1,1-三氯乙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烷、氯苯、1,4-二氯苯;

酚、醚、环氧类化合物

甲酚、苯酚、乙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

酮、醛、醇、多元醇

丙酮、丁酮、环己酮、甲醛、乙醛、甲醇、异丁醇

腈、胺类化合物

丙烯腈、二甲基甲酰胺

酸、酯类化合物

乙酸、醋酸乙酯、醋酸丁酯

多环芳烃

萘、菲、苯并芘

其它

甲基溴、氯氟烃、氯氟碳化物

(1)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工艺尾气,如石油炼制工艺,石油化工氧化工艺,石油化工储罐生产工艺;

(2)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的开采和储运过程中可有大量VOCs气体产生;

(3)煤、石油、石油制品、天然气、木材、烟草燃烧时的不完全燃烧产物,废弃物焚烧时产生的烟气,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的未完全燃烧的烃类物质;

(4)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如油漆、喷漆及其溶剂、木材防腐剂、涂料、胶合板等常温下可释放出苯、甲苯、甲醛、酚类、二甲苯、甲醛等多种挥发性有机物质;

(5)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化妆品,有机农药、除臭剂、消毒剂、防腐剂、各种洗涤剂的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可产生酚类、醚类、多环芳烃等挥发性有机物质;

(6)各种合成材料、有机粘合剂及其他有机制品遇到高温时氧化和裂解,可产生部分低分子有机污染物;

(7)淀粉、脂肪、蛋白质、纤维素、糖类等氧化与分解时产生部分有机污染物。

2.2VOCs的危害

VOCs种类众多,其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的危害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大多数VOCs具有刺激性气味或臭味,可引起人们感官上的不愉快,严重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恶臭气体指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并引起人们不愉快的气体物质。

(2)VOCs成分复杂,有特殊气味且具有渗透、挥发及脂溶等特性,可导致人体出现诸多的不适症状。还具有毒性、刺激性及致畸致癌作用,尤其是苯、甲苯、二甲苯及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最大,长期接触会使人患上贫血症与白血病。另外,VOCs气体还可导致呼吸道、肾、肺、肝、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造血系统的病变。随着VOCs浓度的增加,人体会出现恶心、头痛、抽搐、昏迷等症状。

(3)VOCs多半具有光化学反应性,在阳光照射下,VOCs会与大气中的NOx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二次污染物(如:臭氧等)或强化学活性的中间产物(如:自由基等),从而增加烟雾及臭氧的地表浓度,会对人造成生命危险,同时也会危害农作物的生长,甚至导致农作物的死亡。由光化学反应所造成的烟雾,除了能降低能见度之外,所产生的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PAN)、过氧苯酰硝酸酯(PBN)、醛类等物质可刺激人的眼睛和呼吸系统,危害人的身体健康,伦敦、东京等城市都相继出现过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

(4)某些VOCs易燃,如苯、甲苯、丙酮、二甲基胺及硫代烃等,这些物质的排放浓度较高时如果遇到静电火花或其他火源,容易引起火灾。近年来由于VOCs造成的火灾及爆炸事故时有发生,尤其是常发生在石油化工企业。

(5)部分VOCs可破坏臭氧

层,如氟氯烃物质。当其受到来自太阳的紫外辐射时,可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氯原子,从而对臭氧层中的臭氧进行催化破坏。臭氧量的减少以及臭氧层的破坏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量增加。紫外线对人类皮肤、眼睛及免疫系统有较大的危害。

VOCS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作业等环境中无处不在,因此对于VOCS的检测和治理应加强和普及。深圳市无眼界科技针对这一问题,研发生产了VOCS检测仪,可以精确、实时的检测VOCS的浓度。深圳无眼界科技研发生产的VOCS检测仪,符合国家的VOCs检测法律,使用放心、安全、精确。

三、VOCs检测的法律依据

1、安全生产法规

(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第18条: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应当在生产、储存和使用场所设置报警装置。

(2)《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5.3.1.c:对产生危险和有害因素的过程,应配置监控检测仪器仪表。

(3)《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2004)第6条: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安全生产条件:(十一)有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罐区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AQ3036-2010)

2、职业健康卫生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23条:对可能发生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

(2)《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6.1.6应结合生产工艺和毒物特性,在有可能发生急性职业中毒的工作场所,根据自动报警装置技术发展水平设计自动报警或检测装置。

(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

(4)《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2002年第352)第11条: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或者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设置自动报警装置。

3、环保法规

(1)《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2011,环保部)该文将“有机污染物自动监测系统”列为“支持关键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项目。

(2)《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2012,环保部)该文规定“工业VOCs排放逐步安装在线连续监测系统,厂界安装VOCs环境监测设施”。

(3)《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33号)(二十三)各地环保部门应加强对重点企业的监督性监测,并推进其安装污染源在线监测装置。

4、生产使用法规

(1)《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

(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第4.6.11条:在使用或产生甲类气体或甲、乙A类液体的装置内,宜按区域控制和重点控制相结合的原则,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探头。

四、毒性VOCs的检测范围

1、确定依据

(2)《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4.1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容许浓度:苯的PC-STEL为10mg/m3(2.87ppm)

(3)《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223-2009)5.3气体检测仪检测范围0~10倍PC-STEL,最小检测量≤0.5倍PC-STEL

2、苯的检测范围

(1)依据上述规定,苯的检测范围分别为:2.87ppm×3=8.61ppm≈9ppm(2)目前国际、国内苯检测器的实际测量范围:①固定式:0-10/20ppm②便携式:0-1,000/2,000ppm(主要用于测漏)

THE END
1.所有的法律制定都要以哪些为依据?在我国,所有的法律制定都必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依据。1、我国法律中具有最高地位和最高权力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3、《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https://m.64365.com/tuwen/aaaitpa/
2.法律依据是什么它们是法律适用的基础和依据,为保护社会秩序和维护公共利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从法律依据的定义、种类、作用以及法律依据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法律依据的定义 法律依据是指在法律活动和司法活动中,用于解决争议的基本依据。它是法律的核心和基础,是法律权力行使的依据和合法性的保障。法律依据的表达形式https://wenku.baidu.com/view/a6fcab0b02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24.html
3.2024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量刑法律规定4、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九十五条【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隐瞒境外存款罪】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可以责令该国家工作人员说明来源,不能说明来源的,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差额特别巨大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财产的差额部分予以追缴https://www.66law.cn/laws/1748836.aspx
4.关于固定资产最低折旧年限的法律依据有哪些来源?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https://wap.findlaw.cn/wenda/q_36780410.html
5.2024年巨额财产认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法律风云榜导读:巨额财产的认定主要涉及刑法中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以及相关的财产申报制度。认定标准不仅考虑财产的绝对数额,还关注财产的合法来源。 巨额财产认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在司法实践中,如果公职人员的财产明显超过其合法收入,且不能说明合法来源,那么这部分财产可能会被认定为“巨额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https://www.maxlaw.cn/top/20240329/11033929341150.shtml
6.国内生产总值法律依据 资料来源 核算方法 核算范围 核算单位 计算过程 质量评估 数据修订 核算频率 6中国情况 核算历史 数据发布 近年数据 7统计发布 8发展趋势 9气候影响 10词条图册 1含义概念编辑 含义 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https://baike.sogou.com/v6172.htm
7.磋商公告都只有一家供应商报名,转单一来源方式有什么法律依据问:发布两次磋商公告都只有一家供应商报名,转单一来源方式有什么法律依据吗?答:如果该项目不属于只能从唯一供应商处采购的情形,不得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对于题目中情形,应再次论证技术需求是否具有排他性,同时可采取推荐供应商的方式组织采购活动。法律依据为《政府采购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管理办法》第六条 采购人、采https://m.instrument.com.cn/bbs/d-8338731-1.html
8.工会经费计提比例是什么工会经费的计提比例为每月工资薪金总额的百分之二。 法律依据: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规定,工会经费的主要来源: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和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交的经费,其中这2%是工会经费的最主要来源。由此,据此规定工会经费的计提比例为2%。工会经费,是指工会依法取得并开展正常活动所需的费用,https://m.gaodun.com/chuji/1456321.html
9.刑事案件庭审点评范文(共17篇).docx三、法律责任分析(依据来源于档案资料和外围调查结果) (一)主债务人的法律责任分析:借款合同的有效性分析及依据;主债务的承担主体是否变更,变更的依据;主债务人是否改制(包括分立、合并等)、如其已经改制,是否有债务承接主体;主债务人承担法律责任的诉讼时效的分析(说明分析过程如:贷款发放时间、贷款金额、贷款期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64402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