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元元:对法律效力道德依据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法律效力;道德;实证分析法学派;自然分析法学派

一、法律效力的概念

法律的约束力和赋予力使其具有绝对权威,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规范人们的社会生活秩序。如果法律失去效力,法律条文就如一纸空文,从立法到执法将会困难重重、寸步难行。当前,我国法制建设的主要矛盾,实际上已经转移到了法律的有效实施及其实现上,法律的效力问题已成为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法律之所以具有法律效力,关键在于法律本身所具备的基本特性,即法律的“内在道德”。

二、实证分析法学派的法律效力观

(一)实证分析法学派效力观内涵

(二)实证分析法学派效力观缺陷

三、新自然法学派的法律效力观

(一)新自然分析法学派效力观内涵

(二)“法律”与“道德”的不可分论

(三)“恶法非法”的法律价值

(一)反法律万能论

(二)辩证道德、反恶法

道德具有根源于社会生活的内生性,其本质虽然是追求善、追求人格完善、公序良俗,但仍然有其自身的缺陷,只有辩证看待道德,积极完善法律本身不道德的恶法才能不断促进法律体系更加规制化。对法律进行善恶之分,就在于排斥恶法,宣扬善法。“恶法”从本质说不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及人类自身发展,对人类社会秩序的规范也是无意义的。人是有理性的、有思维的,对于客观事物可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法律的制定不能善恶不分,例行公事的执行,离开道德、离开价值只能是无源之水,难长存。

之所以对恶法摒弃,是因为这种观念会滋生“权利就是法”的腐败现象。因为任何立法者制定的法都必须通过司法者乃至执法者的理解,即使任何没有私心的司法者、执法者也难免会将自己的主观意志理解上升为法律。以此,法律在运行的各个环节,权利就意味着法律。如果承认恶法的合理性将意味着人民在法律面前的解除防备,人治主义必然会蜂拥而上。穗积陈重在对待恶法问题上提出了两种见解,其一是脱离国籍,其二是谋求法律改良。他认为,一国国民应坚持第二种态度,对待恶法,不要去肆意违反、破坏,而应该在忍耐中谋求改良的方法,记录法律弊害的原因,这是对待恶法最冷静、最理性的态度,也是最值得赞赏的。法律的制定也应该追求“形神合一”。“德行并用”自古就是治国方略,法和道德应该共同发挥作用,从外到内不断调整社会生活方式。亚里士多德认为:“已制定的法律得到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也提出“科学立法”的立法追求。如果一项法律是恶法,执法、司法也无从落实。所以,要坚持科学立法,依法治国,建立真正的法治国家。

参考文献:

[1]高翔.法律文本中的道德话语浅析[D].苏州:苏州大学,2016.

[2]张根大.法律效力论[M].法律出版社,1999:21.

[3]陈家恩.实证主义法学派与自然法学派的博弈及启示[J].怀化学院学报,2017(2).

[4]杨晓峰.西方自然法学派思想评述[J].法制博览,2016(05).

[5]张沁芊.关于恶法非法的探讨[J].法制博览,2016(3).

[6]张强,胡鑫.“恶法非法”与“恶法亦法”之思辩[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

[7]刘璐,韩娟.由“恶法非法”分析法律与道德关系中的尖锐问题[J].法制与经济·热点分析,2014(395).

THE END
1.所有的法律制定都要以哪些为依据?在我国,所有的法律制定都必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依据。1、我国法律中具有最高地位和最高权力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3、《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https://m.64365.com/tuwen/aaaitpa/
2.法律依据是什么它们是法律适用的基础和依据,为保护社会秩序和维护公共利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从法律依据的定义、种类、作用以及法律依据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法律依据的定义 法律依据是指在法律活动和司法活动中,用于解决争议的基本依据。它是法律的核心和基础,是法律权力行使的依据和合法性的保障。法律依据的表达形式https://wenku.baidu.com/view/a6fcab0b02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24.html
3.2024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量刑法律规定4、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九十五条【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隐瞒境外存款罪】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可以责令该国家工作人员说明来源,不能说明来源的,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差额特别巨大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财产的差额部分予以追缴https://www.66law.cn/laws/1748836.aspx
4.关于固定资产最低折旧年限的法律依据有哪些来源?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https://wap.findlaw.cn/wenda/q_36780410.html
5.2024年巨额财产认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法律风云榜导读:巨额财产的认定主要涉及刑法中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以及相关的财产申报制度。认定标准不仅考虑财产的绝对数额,还关注财产的合法来源。 巨额财产认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在司法实践中,如果公职人员的财产明显超过其合法收入,且不能说明合法来源,那么这部分财产可能会被认定为“巨额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https://www.maxlaw.cn/top/20240329/11033929341150.shtml
6.国内生产总值法律依据 资料来源 核算方法 核算范围 核算单位 计算过程 质量评估 数据修订 核算频率 6中国情况 核算历史 数据发布 近年数据 7统计发布 8发展趋势 9气候影响 10词条图册 1含义概念编辑 含义 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https://baike.sogou.com/v6172.htm
7.磋商公告都只有一家供应商报名,转单一来源方式有什么法律依据问:发布两次磋商公告都只有一家供应商报名,转单一来源方式有什么法律依据吗?答:如果该项目不属于只能从唯一供应商处采购的情形,不得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对于题目中情形,应再次论证技术需求是否具有排他性,同时可采取推荐供应商的方式组织采购活动。法律依据为《政府采购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管理办法》第六条 采购人、采https://m.instrument.com.cn/bbs/d-8338731-1.html
8.工会经费计提比例是什么工会经费的计提比例为每月工资薪金总额的百分之二。 法律依据: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规定,工会经费的主要来源: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和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交的经费,其中这2%是工会经费的最主要来源。由此,据此规定工会经费的计提比例为2%。工会经费,是指工会依法取得并开展正常活动所需的费用,https://m.gaodun.com/chuji/1456321.html
9.刑事案件庭审点评范文(共17篇).docx三、法律责任分析(依据来源于档案资料和外围调查结果) (一)主债务人的法律责任分析:借款合同的有效性分析及依据;主债务的承担主体是否变更,变更的依据;主债务人是否改制(包括分立、合并等)、如其已经改制,是否有债务承接主体;主债务人承担法律责任的诉讼时效的分析(说明分析过程如:贷款发放时间、贷款金额、贷款期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64402351.html